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市场行业集中度指标(CRn)与产业空间集聚指数(β),对中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2002-2007年的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7年我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6位的省(市)主要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上海,该6个地区均隶属东部,中、两部则榜上无名,说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2002-2007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均呈增长趋势,而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却呈下降趋势.按其增幅大小顺序依次为: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2007年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球类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分别位居前三甲(β>0.1),其余4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也均大于0.05,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位于0.05及以下的体育用品制造行业则为无,表明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已非常显著.同时,就国内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与工业生产总值展开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工业总产值和体育用品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2013年12月31日前的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华公开专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华公开专利数量快速增加且以发明专利为主;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华公开专利数量不断增加,但整体存在发明专利匮乏的问题。启示:正确定位专利战略、强化专利实施和增加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77家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的财务数据,从中选取6项投入产出指标作为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模型和方法,对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生产经营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收益等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1)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偏低,属于DEA有效的企业(公司)仅12家,DEA无效的则多达65家,说明各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未达到投入和产出的最佳组合状态;(2)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的企业分别有17家、28家及32家,表明绝大部分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属规模无效状态,即该行业整体规模效率较低;(3)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高达54家。就投入角度而言,资产总计、销售成本、从业人数需改进的各为8家、2家与23家,从产出角度看,产成品产值、利润总额需改进的依次为27家和47家,销售收入则没有需要改进的企业。说明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普遍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问题;(4)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的经营效率和产成品产值、利润总额之间存在相对较明显的相关性,企业经营效率与部分投入产出指标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因果关联,反映出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应保持合理的投入产出结构及比例关系。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4.
绿色低碳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2015—2021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隐含碳排放,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隐含碳排放特征。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隐含碳排放呈现阶段性发展特征,体育器材设备制造业主导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隐含碳排放,体育用品制造业碳排放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育用品制造业碳排放主要集中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生产、加工环节。据此提出:应制定体育用品制造业减碳目标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减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体育器材设备制造为减碳重点,通过新材料研发和旧材料循环利用,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建立行业、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机制,以实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我国2009年至2012年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八类体育用品的出口贸易中,运动用球类器材器械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较弱;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产值与体育用品出口竞争力呈显著负相关;汇率与体育用品出口竞争力正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出口退税与体育用品出口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贸易差额与体育用品出口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指导意见,体育用品业将不断做大做强,我国在世界体育用品业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推动,企业如何优化好资本结构,做大企业价值,业已成为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利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经营绩效、行业规模和成长性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各子行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变系数下,经营绩效对各子行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差异显著,对运动防护用具和训练健身器材制造子行业的资本结构不产生显著影响,与其余三个子行业的资本结构呈负相关;行业规模与成长性对各子行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差异性较小。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最后对体育用品各子行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搜集国际乒乓球运动相关专利技术研发领域竞争情报信息,以服务于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研发机构及竞技体育的发展;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Bibexcel、Ucinet 6.0和CiteSpace II对从1963—2016年收录在《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数据库中的4 187篇国际乒乓球运动相关专利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专利技术的时间分布、学科领域、专利权人、热点技术领域及核心专利技术分布等指标特征。结果:1963—2016年国际乒乓球运动相关专利年度申请量整体上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研究领域涉及仪器、体育科学、工程设计、化学、计算机科学、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通讯技术等21个学科领域;专利权人主要分布在英国、日本和德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及中国的高校或个人;热点技术领域主要集中于乒乓球拍材质、胶板、球、球桌、球网、运动训练器材、场地材料设施、计量与控制设备、运动鞋、比赛照明装置等技术领域。乒乓球运动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中国高校体育的知识创新能力与成果,研究针对中国高校体育专利,对其申请趋势、申请内容、申请的法律状态以及高产机构集中与高产个人等方面运用专利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高校体育专利申请在数量上逐年上升,但整体质量不高,专利申请多为实用新型专利且失效专利过多;高产机构主要集中在综合性院校;专利申请领域主要集中在A63B类。建议体育类院校(系)加强发明专利研发,提高专利有效率和专利质量,从而提高高校体育知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休闲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休闲体育用品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快速复苏,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多年来形成的以耐克、阿迪达斯占据主流市场的格局正在逐步 瓦解,李宁、安踏、匹克、特步等一系列国内品牌正迅速崛起;户外休闲运动装备市场越做越大;休闲体育服装市场更趋时尚;休闲体育器材市场 商机无限;休闲运动场馆设施备受关注;休闲体育测量与评价市场前景广阔;对比国内外运动品牌2009 年业绩表现,不难发现体育用品行业初 现“国进洋退”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国内不同所有制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最强,其次为私营体育用品制造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集体所有制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则较弱,且这三者企业竞争力水平基本相当.针对目前国内本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整体偏弱的现状,提出加大新技术引进力度,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和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制度,是提升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张钦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3):273-274
通过对体育产业中各个行业产值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分析,提出在当今经济低谷中,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和体育培训业;扶持体育媒体业、体育旅游业及体育保险业等;适度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彩票业等来发展体育产业的建议,同时配以必要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必能继续平稳增长,给我国经济的增长作出应有...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公报数据,通过灰色系统GM(1,1)模型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子系统发展能力和体育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体育中介活动和体育培训发展势头最好,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和体育建筑发展能力相对不足,体育培训、体育中介活动、体育彩票、体育建筑和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的比重呈增加趋势,而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和体育用品、服装鞋帽销售比重呈缩小趋势。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产业呈缩小趋势,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产业结构呈高度化发展,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呈不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案例解析等研究方法,对区块链技术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融资模式中的应用进行探析。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国家实施"供给侧改革"战略的重要环节,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元素,但限于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结构单一、专业担保机构不足等问题仍非常突出。近年来,伴随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手段,也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融资提供了业务创新基础。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含义和主要特征进行介绍,阐释了区块链融资模型的基本构架及操作流程。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共识机制、时间戳记等特征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融资模式中的应用具备较多优势,如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可靠,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等。最后,针对区块链技术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企业融资案例中的应用过程展开理论分析,并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提质增效、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当前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服务化转型的紧迫性。从产业聚集、消费者与市场需求、科技进步与创新3个方面分析中国体育用品服务型制造的促进因素,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规律认识不清、作用于企业效益认识不足以及发展服务型制造服务能力不足等困境进行分析。总结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5条路径,即专业社会化服务平台路径、协同制造与服务创新路径、"互联网+"智能服务的定制化路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路径、完全去制造化服务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服务型制造政策体系、推广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示范、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创新互联网商业和服务模式、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等对策,以期为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浙江体育产业接轨上海提出了若干对策,认为浙江省应优先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力扶持中心城市的健身娱乐业;积极开发体育旅游业和竞赛表演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2007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经营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5个单项维度的评价结果显示:近5年来,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和上海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企业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及资产运营状况3个方面持续占据前6强,各纬度综合评价得分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而综合排序处于第7~22位的地区多属中、西部,其各纬度综合得分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在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两方面尤为突出;2003-2007年天津、湖南、河北、北京、安徽、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债务负担均存在走高态势,2004年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债务状况最为严重,共9个省(市)高出全国平均债务水平,且2005年至今各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债务负担未曾出现明显缓解迹象;山东、浙江与江苏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其他财务费用支出连续5年排名前三甲,而广东、福建和上海的其他财务费用支出综合排序明显下降.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福建、山东、江苏、浙江与上海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连续5年保持前6强,其中广东5次蝉联全国第一,而其余16个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说明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已出现"强者趋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即"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且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区域发展现状与国内"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相脱节.  相似文献   

17.
双碳"目标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有利于在政策层面适应国家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要求;在产业层面,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市场层面,革新体育市场供需关系;在企业层面,创新体育企业绿色经营模式;在消费层面,推动低碳体育消费。"双碳"目标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体现在体育用品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化、体育建筑向绿色建筑转化、体育场馆向智慧场馆转化、体育赛事向低碳赛事转化、体育健身向低碳健身转化等方面。"双碳"目标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存在着缺乏相应"宏观-中观-微观"政策支持、运行机制与产品标准不完善、体育低碳市场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尚未制定、体育企业研发低碳产品与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不强、大众对低碳体育消费的认识程度与参与意识偏低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提出政策引导,制定"宏观-中观-微观"低碳体育产业政策;产业推动,构建以低碳为导向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市场创新,探索建立以碳排放强度为要素的体育碳交易市场;企业转型,推进体育企业在生产、加工、制造与销售全链路低碳发展;消费驱动,促进政府、企业、居民、社会共同参与低碳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18.
诠释了组织学习的内涵及机制,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下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框架,试图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审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过程,进而提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和组织学习的阶段性策略,为尽快实现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