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     
<正>四名中国科学家当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日前在维也纳正式成立,4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该科学院终身院士。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成为某一专业领域全球性科学院的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是系统工程领域中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在首批当选的13名院士中,中国系  相似文献   

2.
国际     
正白春礼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4月17日,加拿大工程院致信中国科学院,祝贺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白春礼是国际知名的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2012年起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他于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目前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丹麦皇家文理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德国工程院等20余个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3.
《神州学人》2010,(7):19-20
前不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金融管理系旅英华人学者孙来祥教授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院士。他也是当选该院院士的第一位中国大陆旅英学者。  相似文献   

4.
国际     
<正>6位科学家当选IUGG首批会士日前,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公布全球首批79位会士名单,我国共有6位科学家入选。他们分别是:中国科技大学陈晓非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陈俊勇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运泰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吴忠良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李建平教授。IUGG成立于1919年,是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会之一。2013年,lUGG决定设立会士,以表彰在大地测量学或地球物理学国际合作中做出特殊贡献,并在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的数学物理部委员(今称院士)中,先后共有29名数学家,其中只有1992年当选的复旦大学数学教授胡和生是唯一的女性。这是我国第一位女性首次打破清一色男性数理院士的纪录。 中国与世界高层次的女数学家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数学的高认知水平中女性也次于男性。如中国参加数学国际奥林匹克(缩号为IMO)  相似文献   

6.
左铁镛国内外知名的材料学科专家。1936年生于北京,1958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历任中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91-1996年任国家教委科技司司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6年至今连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会长、国际太平洋科学学会(PSA)及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国际合作教育协会(WACE)理事等国内外重要职务。40多年坚持教学、科研工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13项,已培养30余名博士,其中1名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相似文献   

7.
张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学家。1999年,张杰由英国牛津大学回国组建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个20多人的团队已经成为激光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领域国际领先的团队之一。也正是鉴于他的学术成就,张杰教授于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8.
《邯郸学院学报》2005,15(4):F0003-F0003
登高临泽河,佳气挹赵都,和着金秋十月的脚步,本刊学术顾问,中科院院士林群教授莅临我院,10月29日至30日,在学院院长,本刊主编辛彦怀教授的陪同下对我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讲学活动。林群院士祖籍福建,现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我国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研究领域内著名的数学家,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9.
丘成桐,1949年4月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66年考入香港中大学数学系,1971年获博士学位.1976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1983年获国际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Fields)奖,1987年获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从1987年至今担任哈佛大学教授,国际微分几何学核心杂志——《理论几何学报》主编.  相似文献   

10.
<正>据美国《侨报》报道,在5月1日公布的84位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中,年仅40岁的华人女科学家庄小威当选,这也刷新了最年轻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的纪录。有统计,今年新当选的84位院士中,有26位是女性,远远超过了之前的纪录——2005年,当时有19位女性当选。此外,引人注目的是,今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仅为58岁,比去年下降了3.5岁。美国科学院院士是一类何种身份的群体?为何每年院士的增选备受世界科学界瞩目?创建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缩写为NAS)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由科学及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七绝二首     
1999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日前公布。其中,高等学校有66位教授分别当选为科学院院士(25位)、工程院院士(41位)。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辑部向有关高等学校和66位院士表示热烈祝贺!贺周济院士 周全敏锐好斯文,济世修身萦梦魂。往事若虚?..  相似文献   

12.
提起潘建伟,在国内的物理学界乃至整个科技界可谓是无人不晓的人物: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4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2岁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2岁获得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际量子通信奖”,  相似文献   

13.
1 999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7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5位 (占总额 55位院士的 4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位 (占总额 1 1 3位院士的37.2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门篇幅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  相似文献   

14.
1 999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7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5位 (占总额 55位院士的 4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位 (占总额 1 1 3位院士的37.2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门篇幅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7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5位 (占总额 55位院士的 4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位 (占总额 1 1 3位院士的37.2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门篇幅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16.
闵恩泽(1924.2.8-):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7.
闵恩泽(1924.2.8-):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科技奖励》2013,(8):11-11
陈运泰获2013年度AOGS艾克斯福特奖;张峰获美国生物医学大奖;崔占峰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第二十一届国际核工程大会召开;2013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开幕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9位 (占总额 5 6位院士的 5 1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2位 (占总额 81位院士的3 9.5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栏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9位 (占总额 5 6位院士的 5 1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2位 (占总额 81位院士的3 9.5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栏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