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导致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纪念空间的生产.在纪念空间修辞结构中,空间的景观设计往往与特定的空间使命系在一起,即通过集体记忆的制造来完成既定的国家认同.本文运用空间视觉修辞与民族志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旨在考察抗疫展是如何通过物的语言和空间的语法进行疫情叙事和记忆建构,进而完成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的.研究发现,抗疫展通过空间视觉构成、空间组合方式、主体互动方式,共同铺设了一个集疫情叙事和记忆建构为一体的展陈空间.抗疫展中,集体记忆的生成与延续不仅通过展品自身及空间叙事来书写,更重要的是抗疫展本身作为记忆的源泉,共同强化了参与群体的记忆实践与情感召唤.  相似文献   

2.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等文化记忆机构在记忆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集体记忆建构有助于促进文化认同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本文以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开展的抗疫展览信息实践为案例,结合深度访谈、现场观察、资料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全面剖析医学图书馆在抗疫集体记忆建构中发挥的作用。首先总结抗疫实物史料展中与集体记忆建构有关的展品的核心属性——中介性、社会物质性和时空性;然后在综合考虑抗疫集体记忆建构的三方主体策展者、捐赠者和参观者的基础上,探究其所涉及的主要信息行为;最后基于活动理论对GLAM抗疫集体记忆建构中信息实践的关键要素和流程进行深入挖掘,依据不同的活动结构将其分为四个子系统:内部协作系统、叙事交流系统、外部分工系统和双重框定系统,并对每个子系统在形塑集体记忆中所产生的信息实践进行分析。图7。表2。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文化智能的理论框架和阅读民族志的研究视角,将博物馆参观者留言行为视为一种带有社交目的的、与博物馆主导叙事进行对话的跨文化阐释实践。研究以河北博物院和国家典籍博物馆两次展览的纸质留言册为研究对象,辅以访谈的形式,提出以“动力-策略-效应”为框架的博物馆参观者跨文化阐释模型。其中,跨文化阐释动力为参观者解读并分享博物馆叙事的起点;跨文化阐释策略是博物馆参观者解读博物馆叙事的具体方法与技巧,既集中反映参观者的主体性,又具有强烈个性化色彩;跨文化阐释效应是参观者解读并分享博物馆叙事值得关注的结果 ;跨文化元认知则指参观者对文化差异与博物馆主导话语的反思。四个概念相互作用,形成与博物馆主导话语相对应的个性化叙事。  相似文献   

4.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是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之一。陈列在策划的过程中,尝试建构起一种重新诠释历史与文化的展陈体系,在湖南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将"人"的主线一贯到底,而"民族大家庭"是其中介绍当今湖南人构成的重要环节。"民族大家庭"的视角将看起来零碎、片段化的社会事实串接起来,立足于博物馆藏品现状、拓展研究成果(如运用体质人类学方法开展的湖南族群来源与构成研究等)及引入数字化遗产技术,使之重塑特殊的历史与多样性文化,并以线条化、网络化、视觉化、可互动的叙事方式传达给观众,希冀最大程度地反映真实的历史,从而引发人们对遗产、集体记忆与认同的共鸣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西方学界以"参观者导向"为核心的博物馆展览研究发端较早,1933年美国开展了第一项在博物馆展览领域的参观者行为调研。自此,参观者行为研究逐渐成为西方各类博物馆进行展厅规划、展品展陈,甚至建筑物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选取首都博物馆北京民俗展为样本,主要调研参观者在观展时的行为选择与行为变化。引入了美国史密森学会在上个世纪80年代调研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参观者时采用的观察法,即观察记录参观者的主要行为及各类行为在参观过程中的比例数据。这些数据将用以分析首都博物馆北京民俗展的不同展厅中参观者的行为变化规律,另外也会用以各展厅的传播效果比较。最后,基于参观者行为调研结果对各展厅展陈给出提升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展品的时空统一体特性,决定了博物馆艺术史叙事中不仅需要对展品的空间特性进行再现,更需要从总体上对艺术史实进行时间性的复原。尽管博物馆空间具有着可视化艺术史书写的先天优势,但其时间性表征的不足却严重影响叙事。跨媒介叙事理论能够有效的引导博物馆展陈中其“框架结构”对文学时间性的模仿;推进博物馆“主体内容”展览中以“表征历史故事”“同类图文应用”“建构观赏秩序”来弥合其时间性叙述的局限,实现借由观者“出位之思”对艺术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维感知。  相似文献   

7.
参观博物馆可以为您带来动力及特别体验。当参观者在展览区域走动时,他们能连续享受到直接的视觉体验。从这种角度出发,博物馆就是一个能让参观者在给定的建筑空间内与展品沟通和互动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Bataille认为,在一个博物馆内,建筑物甚至展品仅仅只是一个容器,博物馆真正的内容应该是参观者。这是因为参观者会主动寻找展品,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以其特定的物质载体构建了城市的文化精神空间。台湾地区的博物馆因其注重将在地的历史、人文古迹等打造成有机整体,根据建筑展开自身的叙事,博物馆本身也成为一种城市景观符号,参与城市空间的再造。台湾的博物馆,在突显在地特色上已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本文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台湾在地博物馆进行案例研究,从台湾的在地原乡迷思、集体记忆认同及博物馆虚实空间的建构三个方面入手,看台湾博物馆何以借助地方文脉实现对城市形象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现代博物馆需要建立用展品讲故事的脉络,使展品与参观者之间产生联系,引导参观者的思考,使其收获共鸣和感动。本文列举了欧洲科技类博物馆中较为常见的三类“故事式陈列”典型案例并加以分析,尝试展现它们背后的展览策划思路,即重新诠释展品、重新诠释科技史人物、以及运用“小人物”“小故事”展现“大时代”“大主题”这三种编排故事的模式,以期为中国的博物馆展览设计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展览的叙事性设计是目前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深圳改革开放史》与《香港故事》两大陈列作为深港两地各自的唯一官方通史类展览,在叙事性设计方面做得都很出色,并分别代表了宏观叙事模式与微观叙事两种模式,前者立足宏观历史背景,阐释宏大历史主题和历史发展道路,后者讲述普通市民生活以及对生活有重要影响的社会事件。分析两种叙事模式的利弊与成因,对当下博物馆历史类展陈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博物馆与传统珍品收藏所的根本区别之一,即“藏品转化为展品”。对于科学博物馆来说,其展览品质和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藏品转化为展品的深度和质量。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笔者提出“图文转化”“多媒体转化”“机械与机电互动转化”和“叙事场景转化”四种藏品向展品的转化模式,旨在充分激活藏品功能,挖掘出其中的信息内涵并呈现给观众,最终实现展品展陈及博物馆教育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12.
颜涵 《北京档案》2023,(4):30-32
侨批档案是构建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借助叙事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利用侨批档案构建集体记忆的效能。论文以纪录片《你从海上来》为例,从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四个层面总结出侨批档案叙事策略,并诠释集体记忆构建过程中侨批档案叙事在增加身份认同、弘扬侨批文化、扩大记忆影响三个方面的现实价值,为侨批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深度构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音乐综艺是一种汇集艺术性、文化性、价值引领性为一体的节目形态,近年来展露出以怀旧为核心的叙事转向。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音乐综艺如何透过自身的内在叙事与艺术手段,进行怀旧叙事、整合集体记忆,进而塑造身份认同的价值逻辑与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是当今学界的热点话题。创伤博物馆因为记录、展示的都是灾难性的创伤记忆,是记录人类"负文明"进程的载体,而成为20世纪中叶以来,博物馆界最令人瞩目的新兴博物馆类型之一。博物馆如何能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再现创伤记忆,叙述不愿被触碰的伤痛,本文即对创伤博物馆的独特表征美学展开探讨。通过对创伤记忆的基本分析,提出其展示策略中的基本元素——为观众营造历史的"真实在场感"。接着,从记忆叙事的真实性和观众体验的真实感两个层面对"真实在场感"的内涵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内涵的把握,继而提出当前国内、外创伤类博物馆为观众营造"真实在场感"所使用的五种展陈策略,并重点对这五种方式的优劣势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强化建筑空间、展品与参与者的互动,充分调动人的体验感知维度应是展陈设计的重点。以日本建筑师六角鬼丈设计的感觉博物馆为例,以激发体验者的视、听、触、味、嗅之"五感"为设计策略,采用艺术化的手法,综合运用空间、光影、声音、触感、气味、材料等手段,充分激发人的感知维度,使参与者在博物馆游览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该设计思路对于中国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邱巍 《东南传播》2022,(11):108-110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媒介形式的出现正在改变人类集体记忆的留存方式,尤其是承载个人记忆的口述史纪录片采用平民化的历史叙事,将个体、私人的经历转化为受众共通的集体记忆,拼凑、还原、呈现历史真实;同时以集体之名,唤起情感共鸣,实现受众认同。从媒介的生产行为即纪录片本身的创作角度出发,以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为支撑,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将乡土情怀视为大众共通的集体记忆,借助媒介建构历史真实、连接个人与社会记忆,进而以情感为桥梁达成受众认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案例,从话语研究的视角阐释了综合性博物馆非遗活态展的策展理念,并探讨了非遗活态展对综合性博物馆打造多元文化空间的促进作用。该馆在策展过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活态保护"的非遗保护原则,开展"活态展"的创造性展陈实践,试图贯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构的非遗话语体系和我国传统文化语境对非遗项目的文化阐释;化解了传统博物馆以专家为主导的策展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活态叙事之间的矛盾;加强了社群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关联;形成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综合性博物馆中的互补,助推了综合性博物馆朝着"全遗产观"下的现代博物馆转型,打造与区域、社群深度互动的文化传承空间。  相似文献   

18.
从近几年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群像叙事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影视剧中群像叙事的方式是通过描写一大批人物,从而对一个时代或集体进行缩影式呈现。集体记忆建构是塑造和维护共同体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影视作品这一重要载体,可以实现集体记忆的建构,从而生成指向未来的“文化记忆”。《觉醒年代》是群像叙事的代表作,本文将结合该剧探析群像叙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李庚 《现代传播》2019,(11):98-101
与国家民族历史叙事的紧密对应关系,使年代剧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具备了特殊的身份认同功能。因而,完成富有当代文化特质的意义生成,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对于年代剧的创作以及研究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考察当前国产年代剧的创作实践,可以看到电视剧文本主要通过三种层面的意义生成机制,有效达成了其关于个体、民族、国家和社会层面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表征。其一,采用编年体叙事框架,把较长的历史时段作为故事依托;其二,以"家国同构"的内在话语逻辑,将"小人物"与"大历史"相关联;其三,选择将"个体叙事"与"宏大叙事"相缝合的叙事策略,用两性情爱话语的"错位叙述"呈现个体复杂而幽微的日常生活世界,以此折射历史的变革,从而实现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构。  相似文献   

20.
在海外华人中,群体意义上的集体记忆普遍缺失,海外华文媒体对国族认同的叙事因而走向了中心舞台,用各种方式唤醒华人的集体记忆.只有"借助集体记忆,借助共享的传统,借助对共同历史和遗产的认识,才能保持集体认同的凝聚性"①,达到展现民族文化、构建国族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