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是一名留守儿童,是我们班里的"老小"。"老小"这个名字是老师起的,每次听到老师同学们这么喊我,就觉得好像是家人在我身边一样,心里暖暖的。我还有23个哥哥姐姐,他们叫"老大、老二、老三……老二十二、老二十三",这些名字都是老师按照我们年龄的大小起的。老师说,她姓"老",让我们都跟着她姓"老",就像是她的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2.
<正>女儿一天天长大了,我们最希望她拥有的,是每一天的快乐。快乐与个性有关,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让她拥有一种好性格,这样她才能不怕困难、没有烦恼。女儿今年5岁,已经跟着我们开始走南闯北了。她从西北内陆的兰州一直到杏花春雨江南的杭州,这个跨度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心理空间来看都是相当大的。换了一个城市生活,也换了一个生活空间,还要换一帮朝夕相处的小朋友,她肯定会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我们想借这个机会锻炼她,让她学会怎么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适应环境,这样她的性格才能慢慢完善起来。我告诉她,一定要努力当个坚强的"橡皮头"。这个有意思的名字吸引了她,她笑容满面地答应下来。  相似文献   

3.
我的“她”     
我的父母和长官非常肯定地说,她比我出生早。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否正确,只知道我的一生中没有哪一天我不属于她,不受她的驾驭。她日夜都不离开我,我也没有打算立刻躲开她。因此,我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牢固的……但是,年轻的女读者,请不要忌妒……这种令人感动的关系给我带来的只是不幸运。首先,我的“她”日夜不离开我,不址我干活。  相似文献   

4.
她和她的名字一样动人,第一眼见到她便喜欢上了她。她刚一出现在操场上,我们便都惊叹她好漂亮;况且她还玩篮球,一看就给人以活泼好动的感觉。这就是老天的安排,她当了我们的数学老师。她走上讲台,轻盈得就像一只蝴蝶,于是她冲我们笑着开口了,笑得那么甜,说话如名字一般悦耳,  相似文献   

5.
善辩的我     
<正>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就像我的名字一样,能使(史)天空绽开灿烂的笑脸(天晴)。不过,我有时也会像六月的天、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在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有让人头疼的时候。妈妈说我太能抬杠,我觉得她说的不确切,这叫善辩。  相似文献   

6.
位置     
文章中的“她”虽然没有出现,但是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看到“她”的成熟,“她”的可爱。所以作者在回忆中感慨良深,并学会在没有“她”的日子里,好好珍惜“她”所带给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7.
她叫初棠,母亲告诉她这名字是当年祖父起的。祖父在医院病房内抱着还皱着皮的婴孩.良久才说了一句话:“这娃的额头和她真像。”“她”自然是指祖母。据说在解放前,她祖母是上海一家歌舞厅的歌女.诗词歌赋无一不通,虽不是台柱,但也名动一时,迷倒了不少富家公子。祖母的艺名叫海棠。  相似文献   

8.
颜元财 《考试周刊》2015,(19):167-168
<正>极为女性化的名字"燕子"与她本人的中性着装桀骜的形象反差很大;以很好的高分进入本校高中部却是在考试时荒唐地空了一面没写的马大哈性格反差很大;本以为班上有了一个高分高智商的宝贝,没想到竟然捧到手的是一块滚烫的红薯——这就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段真实的故事,经历了十年仍然清晰如昨的故事。那时我还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故事的主人公叫燕子。燕子有着一个极为女性化的名字,可惜对于她本人,即使  相似文献   

9.
正那个黄昏,初春的气味融在雨里,拖着受伤前肢的我狼狈地跌坐在公园角落一个废纸盒内。世间的一切仍在按照它们的规律生长和运转,而在我眼里,世界好像就要在此终结。直到她选择了我。"啊……是只受伤的小猫。"关于她的记忆,也从那个黄昏开始。Chapter A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和职业,当然这些无关紧要。每个清晨,她总是睡到闹钟响过第三次才起床,然后走进厨房拉开冰箱,拿出一瓶纯净水仰头咕噜咕噜喝  相似文献   

10.
<正>S小姐就和她的名字一样,太过随便,你记不得她的面容,穿什么样的衣服,有没有背包。她随便得完全没有存在感。和你刚刚擦肩而过的S小姐,是从这座城市的某一幢写字楼里走出来的。她方才经历了一场面试,感觉糟糕透了。简历放在包里,不小心折了角,印象分肯定要打折扣。天气太热,去卫生间时才发现,睫毛膏在眼睛下氤氲出了小片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寝室里,开始住着五个南方来的女生,一周后,我们班一个来自北方的同学,见我上面的铺位还空着,就想搬到我们寝室来,因为她发现我这人好说话儿。"回来度寒假的女儿,跟我聊天时说。"那你同意了?"我问。"我说我得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见,其实我是不愿意的。果然,  相似文献   

12.
转折     
"接下来,我来念一下票数。"老师清晰的话语,激起我们的期待与紧张。从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起,班长的名号便是我的,像是一顶发光的王冠,在我的头上戴了两年。我的班长之位是以前老师封的,现在,老师要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新班长。她顿了顿,说:"苏青,32票。"这是最高的选票数,但是,那个名字不是我。"贾林,21票。"这次被喊出名字的是我,与苏青差了11票。我落选了,我骄傲的头颅缓缓地低下去。  相似文献   

13.
我们总在年少时喜欢上这样一个人,这和轰轰烈烈与激情无关,甚至离爱情都那么遥远。她属于那种穿校服也很好看的人。黑白相间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宽松而又适宜;扎马尾辫,头发顺直黑亮;笑起来有酒窝,浅浅的。很多时候我都不敢直视她,因为她的眼睛太明澈,皮肤白皙,牙齿皓白,那时候觉得她好漂亮。我们一起上学,她坐在我旁边,我就这样悄悄地喜欢着她。明明是很可爱的女生,但是做数学题时,却常常感觉她好  相似文献   

14.
微来微往     
《母婴世界》2014,(4):12-13
本期精彩:“3.8微活动——为‘她’说一声谢谢”精华链接 在3月6日~3月9日期间,《母婴世界》微信公共平台举行了妇女节特别活动:“3.8微活动;为‘她’说一声谢谢”。活动期间众多微信网友踊跃参加,对那个“她”的祝福语如雪片般飞到咱的平台,小编可说是应接不暇呀!于是,我们从中挑选出5位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借由杂志平台把他们的祝福传递给他们心目中的那个“她”……  相似文献   

15.
新警察故事     
有一首歌写给同桌的“你”,这篇小文则献给前桌的“她”。“她”热情、活泼、善良、率真,有一点小调皮,又有一点小可爱,在我们少年的日子里似乎总有这样一个“她”,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来充实我们的回忆。  相似文献   

16.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她时代"频频亮相, "她"在进入"她时代"这个结构之后,意义发生了泛化,由原来的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变成了泛指女性群体的代词.本文试图从分析"她"的产生到"她"进入"她时代"后的用法,找出其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白梅     
白梅是我的堂姐。不看人。只听名字。你一定以为她长得很好看,仅名字就充满了诗情画意。然世问名实不副的事实在多得很,我的堂姐也是。她脚粗手壮,身材矮小,全没小人书上画的美女那般姣好的面貌;尤其,她那冬瓜似的脸上布满坑坑洼洼似的大大小小的麻子,叫人看着不顺跟!书上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照理,我们应该喜欢给了我们许多关照的梅姐。母亲生下我不久就去世了,留下父亲,两个哥哥和我4个男人。有人取笑,从我们家跑出的老鼠都是公的!但我们兄弟是那样不喜欢梅姐,她抱一抱,摸一摸,常会吓得我们大哭;她也会气得大哭。她的父母则常常为她急得哭泣,怕她当一辈子老姑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以"她时代""她经济"等族词为例探讨其语言学及社会语用基础,剖析这些语言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当今社会女性社会地位、消费心理、消费结构的变化,力图揭示围绕着"她消费"(女性消费、个性消费、网络消费)而形成的特有的"她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20.
老姜     
卢燕 《学前教育》2009,(4):53-53
老姜是我们的园长,今年,她刚从教研室调来。之前她经常来我们园听课、检查工作,听说她来当园长,大家都有点紧张。老姜刚来幼儿园,就让我们把班级每个孩子的照片和名字都发给她,如今,她已经能够叫出全园大多数孩子的名字了,小朋友们都叫她“芳芳园长”。老姜的皮肤很好,看上去又白又光滑,据说是每天喝豆浆的原因。她来到幼儿园后,笑着说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看上去脸色都黄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