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圣宏 《陕西教育》2011,(1):111-111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听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学习方式。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认真倾听是_种习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进人社会将是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粟比前面的“听’驾耍更深—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听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人交往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小学生,正是良好学习习惯、能力养成的最佳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现象点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确实如今的课堂教师们愈益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格外关注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交往互动。然而我们也常常会发现表面热闹进行着的交往互动,其实效率低下,而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倾听。我们不妨回溯一下课堂常见的几个现象:  相似文献   

5.
王勤福 《教书育人》2005,(12):54-55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参与交往的一种交往行为,对话是教学交往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所谓对话,是指基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说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是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可见,交往沟通、对话言说是双方共同参与的行为,双方既是言说者又是倾听者,不是一方只作为言说者,或只作为倾听者,而应是双方相互倾诉、相互倾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说、读、写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30%、16%和9%。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倾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玉红 《教师》2013,(1):95-95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然而.会不会倾听与表达关系到能否与他人交往与对话.能否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创造.从而获得知识的共同拥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听”的美学意义在于学生是主动地听,有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学生必须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了解对方的意思。教师讲课时,学生应该专心致志地听,不能随意插嘴喧哗,左顾右盼,漫不经心,否则“听”就失去了“美”的存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有尊重对方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我主张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把听、说、读、写这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做好。在人们的交际中,听的时间远远超过说的时间,听的能力超过了说的能力。因为听意味着心灵的沟通,意味着眼睛的交流,意味着能够对讲者进行及时的反馈。西方有位心理学家讲过一句精彩的话:当你在倾听一个人的意见时,你要让他觉得此时此刻,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但我们的很多学生不会这样,我们的很多老师也不会这样。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把这种最基本的本领传授给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要点、辩论、讨论,去训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及时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能使学生一辈子都受益…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说”的要求.忽视了对“听”的指导。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倾听习惯.也不会倾听.这是造成交际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倾听的要求.培养倾听的能力是口语交际教学中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我主张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把听、说、读、写这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做好。在人们的交际中,听的时间远远超过说的时间,听的能力超过了说的能力。因为听意味着心灵的沟通,意味着眼睛的交流,意味着能够对讲者进行及时的反馈。西方有位心理学家讲过一句精彩的话:当你在倾听一个人的意见时,你要让他觉得此时此刻,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但我们的很多学生不会这样,我们的很多老师也不会这样。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把这种最基本的本领传授给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要点、辩论、讨论,去训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及时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能使学生一辈子都受益…  相似文献   

12.
张丽 《成才之路》2014,(5):30-31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小学生应该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听就是倾听,是学习的重要能力。倾听是我们获取知识,与人交往和了解社会等不可或缺的途径。倾听不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好的习惯。当我们与人沟通、交往时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是礼貌的表现,也是了解对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建立更深厚的友谊的基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确立后,教师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倾听”也随之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逐渐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这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说三分,听七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听”来的钢盔的故事足以说明善于倾听的魅力。只有会听才能真正会说,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进行有效的交流。那在课堂上,我们又该如何教会学生“倾听”的学习技巧呢?一、抓住典型,正确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答非所问,还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开口等,倾听能力较为薄弱。虽然,倾听是孩子获得的第一种语言技能,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已经发生。但如何做到善于倾听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我们教9币一定要正确认识倾听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倾听行为进行指导和调整。例如,有一次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坐在后排的几位学生在接头接耳,没有认真倾听作业要求,导致写作业时张冠李截、偷工减料。为此,我抓住典型,在班内进行了集中教育,并把我在网络上无意间看到的一则关于乔·吉拉德的故事,作为典型事例讲述给学生听。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乔·吉拉德在一次推销中因为没有自始至终倾听对方讲话的内容,认同顾客的心理感受,导致了原本洽谈顺利的客户最终变了卦。通过真实的故事教育学生、启迪学生,学生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一个人是否会听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听"显得更重要。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不喜欢倾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学生不会倾听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教师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一、倾听需要教师精心经营开放的课堂环境要建立陈述—质疑—解释的对话结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青年教师,要想得到学生对你的尊敬,需要较强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还应该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心,并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需求心理来关爱学生。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养,学生才会认同你、接近你,才会把你当做朋友、家人般尊敬和爱护。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必须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师生沟通体现在老师满腔热情地教育引导学生,体现在爱护、呵护学生,相互沟通;体现在师生间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精心营造。和谐的要旨是尊重。1.要善于倾听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倾听是一种容纳与尊重。会积极倾听的教师能够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能够用非口头与口头的暗示来表达对学生的共鸣和专心。比如点头、身子往前倾、微笑、蹙眉等身体动作,用之恰当,能让学生知道你真心地在听;口头的暗示如“喔”、“是的”、“我懂了”等都能让学生知道你的注意和兴趣。2.让学生感到被重视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感到自己被重视。学生一旦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就会放弃或失去参与…  相似文献   

17.
蒋骏 《今日教育》2005,(9):40-41
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乃至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然而,深入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不愿倾听、不会倾听的学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听”这一目标的达成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长期被忽视,而为人师者也未能率先垂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即便在新课改的今天,为数不少的教师只是把倾听视作改善师生关系的门面:装模作样地听,心不在焉地听.为寻找代言人听……学生长期置身于这样的倾听氛围,如何能学会倾听。新课堂呼唤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中倾听的示范效应,让自己的倾听激发学生倾听的热情。使学生在倾听中学会倾听。这种示范效应要求教育工作者学会用“心”倾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生时,不要总是以训人的口气说:“你给我听着。”如果换一种口气说:“我正在听,你慢慢说”,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得多。聆听———一把神奇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聆听是一种对他人的情感、语言表达的反应方式和增强对他人的情感、心理体验的理解的手段,可以帮助人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三年来,我将其用在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缓冲气氛,创设理想情境聆听,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与压力。不管面对一个多么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只要你专心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  相似文献   

19.
陆远志 《教师》2014,(15):26-26
听是人们交流交往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学会倾听,对提高学生的交往与交际能力,学会与人沟通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础,同时,学生倾听的能力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倾听支招     
对话,从狭义来讲,就是“相互交谈”,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为目的的谈话。教学中,要使这种谈话进行下去,教师必须改变“我说你听”的行为方式,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做一个真正的倾听,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