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鸿君 《课外阅读》2011,(12):138-138
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标志,教育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灿烂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少年儿童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迎合了儿童的这一特点,有利于进行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少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表现出的某些陋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大学生的评价,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相符合,也有损大学生群体的形象.因此,了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继而找出增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努力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社会公德素质是较高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社会公德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对策。这对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宪政作为法治的最高形式,为整个法律体系提供了必要的道德根基。但目前我们的公德实践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社会公德的滑坡现象依然较为严重,并严重影响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宪政视野下将如何完善我国公德建设极其重要。针对我国目前的公德现状,笔者认为,应运用法律手段促进与维护社会公德的建设来采取配套措施,推进社会公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与践行以及接受相关教育的情况,以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体系,通过梳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与大学生社会公德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主要就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及教育的对策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有一定的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实际行为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此,我们在构建适应新型社会环境的社会公德教育体系时,应重点放在如何促使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自觉践行上。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公德现状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高低,而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所表现出来的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成为研究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突破口,进而完善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楠 《华章》2011,(30)
公德意识水平是个人素质修养的重要反映,通过对白城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把握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的现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自编的《小学生社会公德与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1300名城乡小学生进行了社会公德与教育现状调查,SPSS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小学生社会公德表现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学校社会公德教育得到了小学生们的认可;小学生社会公德在城乡之间没有差异;女生社会公德明显优于男生;社会公德除在诚实守信维度上4年级学生明显优于6年级学生外,在其他维度上没有年级差异。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社会公德,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校社会公德教育,确保教育质量;摒弃传统人才观,落实现代人才观;根据年龄特征,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和衔接性。  相似文献   

9.
课题组对河北省700名城市小学生社会公德与其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城市小学生的社会公德表现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小学生对学校的社会公德教育持认可态度。但是,仍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社会公德教育搞得一般和较差,有必要加以改善。为此,学校还要从根本上重视社会公德教育,活化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环境,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发展十分必要,但是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堪忧,主要表现在其社会公德意识不强、社会公德行为失范以及社会交往诚信缺失三个方面.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的原因.因此,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准,要提高家长的社会公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改革社会公德教育方法,唯此才能彻底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为其健康发展筑起坚实防线.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对加强高校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特点,决定了社会公德教育在高等师范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师范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增强师范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意义,提出了促进师范生社会公德养成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既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先进.化的必要条件。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原因,而且要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措施,即坚持正面引导,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加强羞耻感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内化;重视实践锻炼,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外化;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入手,分析了社会公德意识淡漠与行为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德建设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社会公德的现状入手,分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提出重构社会公德的对策,目的是提高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推进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梅花 《文教资料》2011,(19):223-225
目前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对此本文从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旨在为高职院校实施社会公德教育及探究如何培育高职大学生公德意识及公德行为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德是规范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准则的总称。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社会公德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公德建设,按照十六大对社会公德提出的要求,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应重公德轻私德,厘清公德与私德的界线。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对私德和公德的概念及辩证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高职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完善私德促进高职生社会公德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肖永蓉 《华章》2007,(7):77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本论文本着把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的宗旨,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以及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