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在电影形态的影像传播中,具有深刻的表征意义,电影《2012》中运用了众多的中国符号,从中可以解读出影像对国家形象具有一定的表征作用。透过影片本身运用中国符号达到市场经济利益外,其也透过影像的视觉传播表征了本国与他国形象的不同形态。  相似文献   

2.
<正>怀旧不是要回到过去。只不过是从前的岁月耐人寻味,让人忍不住时常想起。很早就听说了由张家瑞执导、范伟和张静初主演的的电影《芳香之旅》,今天才有机会看到。影片果然名不虚传,之中充满着浓浓的怀旧情绪,再现了过往岁月的时代情感。导演通过女主角  相似文献   

3.
冯宇乐 《新闻世界》2013,(6):280-282
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以电影等为代表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电影中广泛应用的非语言符号也对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起到了加强交流、沟通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动画片《Wall-E》(中译名《机器人总动员》)来阐述电影中的非语言符号是如何促进跨文化传播活动更好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台湾新新闻文化出版公司的《城市漫游文库》在取书名时,采用了颇有打破传统书名意义的作法,在已出版的4本书中,包括《瑞士:布拉姆斯唱山歌·旧梦湖畔明信片》、《东京:漂流物语·村上春树相簿》、《美国音乐之旅:纽约黑夜唱不停·蓝调芝加哥》和《好莱坞、柏林、坎城、威尼斯电影之旅:走在星光大道上·四颗星星亮晶晶》。新新闻的作法是,城市名放前面,接着是主题(例如音乐或电影之旅),然后正面(以右翻的封面为正  相似文献   

5.
张丹妮 《今传媒》2016,(11):93-94
《山楂树之恋》是张艺谋于2010年根据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一部电影.电影上映后在国内取得1.6亿票房.甚至有人称其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解析,主要剖析了《山楂树之恋》的人物符号、台词符号以及色彩符号,对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思想进行不同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李静宇 《新闻世界》2014,(6):245-247
本文以中国电影《茉莉花开》与美国电影《时时刻刻》这两部表现了女性主义内容的电影为例,首先总结二者在电影主角、电影象征符号运用方面的相同点,其次对两部电影在叙事结构、影像语言、理论基础方面的不同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女性主义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电影《秋喜》的符号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运用符号学对国产电影《秋喜》进行了分析,从电影剧情,符号矩阵、八大组合段理论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符号学在电影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电影符号学的现实运用,具体到电影《秋喜》的表象意义和深层意义。符号学是研究符号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社会使用符号的各种规律,或从使用符号的方式入手,研究社会的文化、文学艺术或其他方面。符号学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来加深对对象的认知,就像显微镜为植物学家提供了使对象精密化的工具一样。电影符号学是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系  相似文献   

8.
何畅 《新闻世界》2014,(7):275-276
随着背包客及穷游文化的引入,与之相关的旅行电影也得到了发展。2010年的台湾电影《第36个故事》和2011年《转山》的成功上映,引发了国内青年人中间的"趁着年轻去旅行"的热潮。这类以旅行为题材的电影大致有两种风格走向:女性文艺清新式梦想之旅和男子汉式壮游之旅。本文以后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类型旅行电影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及其对壮游情结产生的影响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目前的电影环境来看,政治和商业话语占据了电影话语空间的主要部分,而伴随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的底层社会因缺乏商业元素很少获得电影关注。本文以《小武》《三峡好人》《安阳婴儿》等影片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画面、声音等符号元素分析底层社会如何在中国独立电影中得到影像表达。  相似文献   

10.
胡阳 《今传媒》2021,29(4):91-93
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处于中间枢纽的张艺谋以解码者和编码者双重身份完成了小说文本文字符号向电影视觉符号转化的跨文化创造。从小说中江南后花园知识女性的颓靡到电影中北方高门大院女性的挣扎,从小说中井边紫藤花的盛开到电影中红灯笼的高挂,笔者将以传播学的解码、编码视角拓宽影视改编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开始融入外国电影并逐渐受到全球受众的关注。本文就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中的中国文化符号的应用及传播为例,对好莱坞电影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不同因素的考量和受众进行分析,总结好莱坞常用的中国文化符号传播策略与手段,以期促进中国电影市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实现中国文化符号的全球传播,塑造更为正向良好的中国形象,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认同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具有战略意义.而新主流电影正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合进影片以提高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国庆档献礼片作为一种典型的新主流电影,集中体现着新主流电影在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我和我的家乡》中言语文本符号、画面符号、音乐符号等对国家认同的建构,总结出其优势和不足,结合新主流电影的发展现状,为新主流电影建构国家认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君  陈庆婷 《新闻世界》2014,(8):274-275
电影《转山》是传播西藏文化的优秀作品,本文从影视传播的文化符号入手,结合影视传播学、电影符号学等相关理论,分析《转山》中的西藏文化符号,解读其编码和解码过程,探讨《转山》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4.
电影符号学诞生在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语言符号学的基础上,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麦茨认为电影是电影创作者所创立的一种具有约定性和结构规律的符号体系,创作者遵循某种“约定俗成的准则”才能创作出能够被观众正确解码的电影作品。影片《少年的你》通过遭受校园暴力的高中生陈念和街头混混小北两人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故事,引发观众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高考制度及自我成长等问题的思考。本文从影像符号角度分析了其场景符号、台词符号和人物符号,并从家庭、学校等角度分析了少年成长过程的困境与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5.
《我不是药神》采用了"英雄之旅"的叙事模型,讲述了一个法外英雄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英雄的角色命运被有意识地与英雄叙事对立。这一对立强化了影片的戏剧性,增强了英雄形象的崇高与悲剧性,同时使得影片具有更深刻的对现实生活的关涉。  相似文献   

16.
张涛  权莉  王岙  祁少华 《现代传播》2003,(4):114-115
《见证·发现之旅》是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承制的一档有特色的纪录片栏目 ,自 2 0 0 1年 7月在央视开播以来 ,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知识界的认可与好评。为了进一步推动科学纪录片事业的发展 ,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纪录片的生产、创作与传播规律 ,打造中国本土的“DISCOV ERY” ,由本刊、《电视研究》杂志和中央电视台科学电影制片厂联合举办的《发现之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3年 7月 31日———《发现之旅》开播两周年之际在京召开。首都电视研究界的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中央电视台科影厂的有关领导和相关创作人员参加了此…  相似文献   

17.
王玺  李静 《新闻世界》2009,(5):134-135
本文从象征的角度,分析了电影《图雅的婚事》中具有文化表征作用的头巾、交通工具和风速仪这三种符号,以及片中的马头琴声和苍凉悠远的蒙古长调。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电影有着重要的符号意义。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对国产电影《看上去很美》中的象征符号及其象征意义、隐含意展现手法进行分析,研究符号学在电影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19.
任梓茹 《今传媒》2016,(1):122-123
提起当代中国电影,姜文无疑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导演,他那激情四射的个性化表达方式通过荧屏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冲击,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到《太阳照常升起》每一部作品都被烙上了独特的"姜文式"印记.本文将试图对姜文早期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充斥的大量符号、意象以及隐喻进行解读,展现具有其独特风格的碎片化影像世界.  相似文献   

20.
林子馨  刘英 《视听》2022,(3):80-82
电影《金刚川》以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精神遗产为核心,通过影视这一方式传递党史温度,引领观众回溯经典,从电影符号和符号组合中感受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力量,提高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影片从党史中汲取本源思想力量,运用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语言符号全方位表达抗美援朝精神,通过符号组合共筑意义空间,并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唤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