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虽然在过去150多年中香港在政治上与祖国分离了,但经济上与内地的联系在不断增强。香港本身的经济发展和它与内地的这种联系是分不开的。这大致司分三个时期:1.184-1949年,转口贸易时期。英国人占领香港的目的,从经济上说是为了开拓其背后的广大中国内地市场。在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中,香港发挥了一座桥梁的作用,英国和其他欧美国家的工业品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商场,内地的农矿产品通过香港销售到西方。2.1950-1978年,出口导向工业化时期。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方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香港的转口贸易出现危机,开始向出…  相似文献   

2.
利用考古学和文献资料,复原东周秦汉时期岭南与海外和中原内地进行物资交换的历史实际,表明当时岭南人已具浓烈的商业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形成,又与接受当时中原内地的文化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云、贵、川等西南地区,原来教育比较落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抗战需要和大批沿海、内地学校西迁.西南大后方的职业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开创了西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4.
华东地区内地西藏班(校)工作研讨会是由上海、江苏、江西、浙江、安徽、山东等省市的内地西藏班(校)共同发起的。1994年12月,第二次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是加强内地西藏班(校)德育工作。与会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广泛交流了经验,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一、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是内地西藏班(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内地西藏班…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按“一国两制”回归后的香港仍执行香港或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我国内地将在较长时期内执行仍与国际准则有一定差距的会计准则的背景,指出内地股份制企业在香港上市股票的会计问题:一是内地特有的会计业务(如公益金)不太为香港所理解,急待严密规范和充分揭示;二是内地与香港会计法规制度不同而产生会计核算差异,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需尽可能消除。在展望了香港和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基础上,笔者设想了在香港上市的内地股份制企业由目前的“两套报表”过渡为“一套报表”的可行办法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按“一国两制”回归后的香港仍执行香港或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我国内地将在较长时期内执行仍与国际准则有一定差距的会计准则的背景,指出内地股份制企业在香港上市股票的会计问题:一是内地特有的会计业务(如公益金)不太为香港所理解,急待严密规范和充分揭示;二是内地与香港会计法规制度不同而产生会计核算差异,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需尽可能消除。在展望了香港和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基础上,笔者设想了在香港上市的内地股份制企业由目前的“两套报表”过渡为“一套报表”的可行办法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以前,与葡萄、葡萄酒相关的葡萄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魏晋南北朝以前,葡萄文化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畿向四周及由中原内地向西域、东亚传播、扩展。先秦时期,"蒲陶"一词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文化已由西域传入中原内地,并在内地逐渐丰富起来,同时开始由中原返传入西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文化领域扩展,由内地向西域的传播内容增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内地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内地通过提供大量中外贸易机会、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提供劳动力和资金等经济资源而不断促进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香港的稳定与繁荣离不开内地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内地西藏班语文教学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地西藏班办班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有必要审视一段时期以来内地班汉语文的教学现状.本文结合各内地班的调查情况,分析了内地班当前语文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本教研等各方面的现状,并从教师、教学、教材、教育管理等层面进行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闽台教育结缘由来已久。无论是明郑时期、清代、日据时期、抗战胜利以后,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地间都存在着紧密的教育联系。从总体上看,这种联系呈双向态势,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对台湾社会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现以清代为中心,谈谈闽台教育结缘对台湾社会的影响。一、学校教育获得长足发展闽台教育的结缘,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学校教育的发展。台湾学者李国祁认为,就台湾教育事业的整个发展来看,可发现其现代化的演进最初乃是以内地化为其内涵①。清代,这种内地化的趋向在内涵上以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发展和弘扬为重心。在教育制度上…  相似文献   

11.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文化因西汉王朝统一西域得到提升;由于频繁的丝绸之路贸易,于阗成了东西文化的融汇之地;佛教的传入,使于阗绿洲居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信仰发生了巨大嬗变.这个时期是于阗文化的勃兴期.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是我国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自然科学及人文学科发展的时期,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为养生思想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古代医学发展为养生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为我国养生思想形成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3.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作为五礼之一的宾礼经过发展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朝贡礼仪。明清时期,朝贡礼仪日益烦琐僵化。履行朝贡礼仪不仅是确立中外政治臣属关系的象征,也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4.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是汉代史籍对秦汉时期国家人才区域分布的简单概括,反映了秦汉时期重要的人文地理特点。秦汉时期的武将多出于关西地区,而文臣多出于关东即中原地区,既与关西、关东地区的自然地理形势有关,也是先秦时期政治发展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同时也是秦汉时期,尤其是两汉时期政治变革和学术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北朝时期体育的畸形发展,造成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奇特的一段历史,而此时的围棋却一花独秀,极为茁壮地成长发展起来,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就这一时期的体育中落和围棋兴起的时代背景进行研究,以探求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等对体育文化产生的种种冲击及互相紧密关系的体育史实。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长期战争局面。蒲极因与潼关处在同一战略枢纽地区,日益受到各政治集团的重视。军事地位的上升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为其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对蒲圾的个案分析反映出:军事地理方面的因素对我国古代某些地区城市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六朝时期,由于儒学传播及家族延续的需要,家训大量涌现,形成了我国古代家训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六朝家训具有和族睦宗、修身砺行、敦诫勉学、传教为官、处世之道等文化内涵。它既是先秦两汉家训的终结,又是隋唐家训的起点,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在今天,如果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六朝家训的很多内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是上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时贤前彦对此时期的音韵学已有了全面的研究与论述。大体说来,两汉音系接近上古音系,而南北朝音系接近切韵音,三国魏晋正是变更的关键时期。因此,弄清这一时期语音的发展变化,对我们研究漫长的语音发展史无疑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宋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繁荣时期,唐宋"诱导型"的文化垄断,家训自身的理论化、系统化,印刷术的发展三者促进了唐宋家训由上而下的发展;家训文化的源起,社会阶层的半开放式流动,平民化宗法制度的兴盛促成了唐宋家训由下而上的完善,并最终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琉球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中国士大夫在中琉交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士大夫册封琉球,精心培养琉球来华之留学生,并在日本吞并琉球的事件中各抒己见,商议对策等。明清士大夫与琉球的交往,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与琉球的外交关系,反映了明清中国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