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篮球规则是规范篮球竞赛的准则,是影响篮球运动发展的关键.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2008年国际篮球规则修改内容进行分析,得出,2008年国际篮球规划的修改将使比赛更加规范合理,攻守双方更加趋于平衡,有利于篮球运动的发展.为了在比赛中更好地贯彻和执行新规则,提出真正认识和理解规则的精神和意图,是裁判员形成执裁理念的基础.要求篮球裁判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在临场实践中逐步提高控制比赛的能力、掌握宣判尺度以及增强体力储备等,以尽快适应和掌握新规则.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2010年篮球规则的修改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2010年篮球规则的修改,加快了比赛攻守转换的节奏,增强了篮下对抗,使得比赛更加激烈,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观摩、调查统计等调研方法 ,对第四届全国CUBA篮球赛江苏赛区女篮预赛的 5支球队 (徐州矿业大学女篮、南京邮电学院女篮、苏州大学女篮、南京大学女篮、南京理工大学女篮 )在比赛中的身体条件状况、技战术水平、攻防战术运用等情况进行了解、调查 ,从而对江苏省高校高水平女篮技战术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篮球竞赛规则是篮球比赛的法规,是裁判员比赛中行使权力的理论依据,它规定着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规则的修改总是促进篮球运动向更高、更强、更快、全面对抗的更健康方向发展。本文就规则修改内容对比赛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1日起将要实行的篮球规则从场地及比赛时间上都做了重大修改,使得世界篮球联合会规则和NBA规则更加接近.规则的修改对今后篮球运动的发展将会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了解规则的变化,把握规则精神是各级教练员必须掌握的,它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都的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2004年规则的修改对篮球运动发展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篮球规则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大大地促进了篮球技战术的发展和篮球理念的更新.2004年篮球规则对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和各项时间限制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其修改结果对加强赛场管理、加快比赛节奏和攻守转换速度,促进篮球运动向健康、快速、强对抗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第14届女篮世锦赛和第28届雅典奥运会女篮比赛情况可以看出世界女子篮球的男子化、高大化发展趋势。中国女篮身体对抗能力差,个人能力不强,对欧美女篮技战术特点认识不足,应对能力不够,是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差距所在。根据中国女篮现有的身体条件,提倡和发展对抗中的个人技术,建立“灵和准”的技战术风格。为中国女篮在今后的比赛和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方法对近十年来FIBA规则的演变进行梳理,系统地从规则中的意义和精神、时间类、违犯类、暂停、替换,以及比赛场地器材等与NBA的规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篮球规则的修改是为了加强比赛的规范性、公平性、发展性、观赏性和比赛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并不断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达到减少比赛的中断,加快比赛的节奏,在好的防守和好的进攻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满足竞技运动的发展和现代篮球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根据国际篮联的惯例和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篮球规则每四年修改一次。1984——1988年篮球竞赛规则修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当前世界篮球运动向高强度、高难度、高技巧的发展趋势和加快比赛速度,提高技术水平,采取积极防守,鼓励中远距离投篮,加强控制球能力,解决篮下矛盾及扩大队员活动范围。也是为了限制高大队员和解决攻守之间平衡而制定的。既然新规则有较大的变动,对技战术的训练自然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在训练重点问题上,就提出了新的课题,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了。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男女篮参加2009年亚锦赛、斯坦科维奇杯和2008-2009年NBA联赛的部分中外核心后卫为研究对象,从篮球专业的视角,对核心后卫的选材和培养进行研究,找出我国核心后卫与世界强队核心后卫的差距,以期引起我国篮球界对核心后卫问题的重视,为我国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培养核心后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篮球新规则(2010年)实施后对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影响,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后世界男子篮球运动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旨在对中国男篮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走向与对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研究认为:把握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态势,确立适合自身的技战术风格;融入欧洲篮球的文化元素,走整体性打法的模式;树立内外结合,以内为主,走高快结合的发展之路;强调多点进攻,采用移动式的进攻打法;改变比赛作风和心理素质,强化全队的整体性防守是中国男篮今后的发展走向。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即重视体能训练,尤其要提高队伍的对抗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提高队员的整体战术意识、战术素养和战术执行力,选择适合中国男篮的技战术打法;提高身体的对抗能力和在高强度对抗下的投篮能力;提高个人和整体的防守能力;多举办和参加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提高实战比赛能力,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重视年轻队员的选拔与培养,加强俱乐部和国家队的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的比赛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姚明退役后中国男篮的总体攻防能力下降明显,在进攻方面,三分投篮数、罚球命中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快攻和内线得分方面存在显著差距;在防守方面,前场篮板球能力下降非常显著.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ABC分类和数据统计等方法,以历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前8名国家为对象,旨在剖析奥运会男子篮球的竞技格局和发展特征。由于政治动荡,以及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男篮呈现出不同的竞技格局。但从整个历程来看,欧美对抗是一种常态,大洋洲和亚洲实力相当且与欧美有很大差距,非洲则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从未有任何国家进入过前8名。就各国实力而言,美国一枝独秀,共获得14次冠军,原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在20世纪5080年代能与美国分庭抗争,西班牙、阿根廷和巴西具有超强实力。随着竞技篮球职业化和全球化的推进,使美洲“个人篮球”和欧洲“整体篮球”风格相互融合,奥运会男篮比赛的对抗性、观赏性和商业性更强,其重要地位也进一步得到凸显。当前处于低谷的中国男篮,只有加强优秀教练员和球员的储备,推进CBA联赛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实现竞技能力和竞赛成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各项数据指标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世界篮球竞技水平区域发展不均衡,欧、美、大洋洲整体竞技水平高且差距被缩小,延续欧美抗衡局面,体现球员国际交流与融合发展新趋势;中国男篮竞技实力及成绩出现较大滑坡,与世界强队差距被拉大,逐步偏离国际竞技篮球发展主轨道;中国男篮呈现"年轻比赛经验少,身高体单对抗弱,克托莱指数低,体能差"基本特征;其得分、失分、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指标与对手存在显著差异,盖帽、犯规指标无显著差异;并全面分析中国男篮攻防能力与欧美球队的差距,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提升中国男篮竞技实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10-2011年度江苏同曦男篮冬训期间力量训练分析,针对江苏同曦男篮备战2011赛季NBL联赛的比赛任务、力量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手段、训练安排、训练负荷、训练效果的检验、分析和探讨,总结高水平职业篮球队其力量训练的特征,为我国职业篮球队伍力量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发展起起伏伏,在学习探索中曲折前行,国家男、女篮球队取得过一些好成绩,历史上曾一度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一批优秀篮球运动员先后进入NBA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竞技篮球在中国的热度达到了历史新高。以史为鉴,能知兴替。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访谈法与调查法,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从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入手,回顾、梳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历程,透过现象,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探析新时代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顶级强队的两场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总投篮次数、两分球投篮次数以及命中率、罚球次数、篮板球、助攻、抢断、犯规、持球突破技术方面与世界顶级强队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统计分析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相关攻防技术指标,伦敦奥运会男篮整体攻防质量较北京奥运会有了提高,中国男篮下滑明显。运用因子与聚类分析法检验分析所得数据,把相关技术指标分为:进攻因子、反应因子、心理因子和身体因子四个因子,得出这四个因子是决定球队成绩主要因子的结论。聚类分析结果:美国队独归为一类;其他队伍两届奥运会归类有所变化;中国队与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强队归为一类,相似特征明显。加强与欧洲强队学习交流,提高队员力量素质及在强对抗条件下自身的技战术发挥能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游程"分析法对排球比赛中的连续得失分进行界定,并对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之间比赛连续得失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中国男排的连续得分游程明显低于美国、巴西男排。与意大利、委内瑞拉、日本队的连续得分游程差异不显著。在胜局与胜局和负局与负局中中国男排的连续得分游程个数均低于国外男排。自身的比较中中国男排在胜局中连续得分游程优于失分游程。负局中连续得分游程明显低于失分游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