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武术影视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且在电影历史出现了一个新领域——武术电影。武术影视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而且更对中华传统武术推广传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有关武术影视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将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纳入中华武术发展议题中,对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进行理性评价和客观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武术影视的现存问题,以及武术影视对中华传统武术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旨在为新时期的武术影视能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武术事业更好、更快地传播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行,传统武术正面临失传的窘境。通过打造《武林大会》这一传统武术搏击擂台,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思考,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武术信仰就是中国人对传统武术技艺、文化的实践以及精神追求。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学研究方法等对我国传统武术的信仰内容、消解过程、危机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思。研究认为:中华武术是构成中国人身体领域中的信仰,这一信仰在近一个世纪里渐渐出现了危机,信仰的危机才是中华武术发展没落的根源。结论认为:要拯救传统武术,必先拯救传统武术的信仰,即恢复民众对传统武术的珍爱。无疑,对中华武术的文化自尊、自信是恢复信仰的思想认知前提;重新找回没落的传统武术技击之道是恢复信仰的核心任务;潜心务实、拒绝虚假繁荣,回归传统武术本然才是传统武术人文精神重生的路向。  相似文献   

4.
刘超 《体育风尚》2024,(2):77-79
中华传统武术是一项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初中体育教学在很多地方具有相似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武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武术的认知,而且可以提升体育课程品质,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达到双赢的目的。基于此,文章主要解析中华传统武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当前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探讨运用中华传统武术的有效策略,旨在将中华传统武术与初中体育教学更好地融合,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当前由于竞技武术的发展所引起的传统武术现代危机,传统武术价值多元化和传统武术本质定位成为争论的焦点。中华传统武术价值的属性具有内在的技击价值、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整体性思维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又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主张以竞技武术套路为先导,以传统武术精华为根本,来实现发扬中华武术宝贵价值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师之规范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内容,虽然古已有之,但在今天的武术文化传承中并未给予高度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师之规范及其传承价值进行研究与审视,旨在补充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师之规范的研究内容,从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内容。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师之规范包括:择徒之规范--慎,具体表现为:慎之又慎;待徒之规范--亲,具体表现为:见面、亲近、亲爱;授徒之规范--严,具体表现为:严格、严谨、严厉以及威严。在今天传统武术文化师之规范的传承中我们应选择性地扬弃和创新性地转化。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及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及相关体育部门也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文章结合社会转型的特点及对传统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旨在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文化发展视阈:从自知自信走向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处在文化多元交流、并行发展的交错格局中发展,首当其冲要唤醒失语的传统武术文化,并从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内涵自知入手获得自信,然后才能知己知彼,推陈出新,从而走向和谐发展,完成从传统武术转向现代武术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8,(8):26-26
为了使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内容丰富、特点突出、成果丰硕,进一步探索中华传统武术之规律。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中华传统武术发展,经研究决定,在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召开“传统武术之复兴”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武术法律保护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对中华传统武术法律保护的立法现状及立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中华传统武术法律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在立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私权利益与社会性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对当代武术文化空间所处的境遇进行研究能使中国传统武术更好的融入世界。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当代传统武术所处的文化空间正受到传播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中国武术现代化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采取措施对传统武术保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盲区。我们当前还面临着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流失,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出现的断层等诸多问题。因此学者有必要对当前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以重视,通过恢复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和重新建造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强调对传统武术经济开发和文化空间进行传承和发展,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当前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把中国传统武术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根据"武术文化结构的三观论"对中华武术发展进行了分析,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任何片面的发展都将会影响到武术整体的发展,应该坚持以技击为主导,伦理观和价值观相互协调、全面、整体的发展,摆脱窘境,迎接世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有利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就要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性",调整其文化心态,加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调适、转换,进而推进武术文化的重塑、整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网络检索法,对中华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任何片面的发展都将会影响到武术整体的发展,应该坚持以技击为主导,伦理观和价值观相互协调,全面、整体地发展,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学、教育学、国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国内和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目前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传统武术的现实环境,重点讨论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武术发展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艺术,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武术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分。竞技武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除了旋转、腾空外别无他物,在世人看来那只是几个重复动作的"中国式体操",而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随着老拳师的离去,传统武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再加上缺少政府的支持,使其处于渐次消亡的边缘。因此,关注武术的发展现状对武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技击是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要义,而它并非一成不变。中国武术技击的发展与转变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转变同步的,不同的历史背景中所呈现的技击形式不尽相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武术技击发展的碎片进行归整,借用中国古典戏曲中素面脸、阴阳脸、心灵化脸等三张脸谱的独特形式加以呈现,梳理了中国武术技击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把握中国武术技击发展的方向,为现代武术技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可靠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论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中华武术自身的视角分析其发展的现状。认为"技击本质"之争、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之争以及外来拳术的冲击是中华武术当前发展所处的境状,针对这一现状探讨中华武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中华武术的深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朵艳丽奇葩,它不仅象征着华夏民族,同时也象征着饱育儒、道、释思想的东方文化。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探讨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问题,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续师徒传承、鼓励民间组织传承、规范学校教育传承、推动产业发展传承等传统武术传承模式,并提出应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开发,为中华武术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