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常见的失范行为典型案例及其主要原因,提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重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主张。同时,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力求学生的发展与就业并举,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多举措形成合力,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职业院校大学生群体经常发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畸变问题.文章对河南某高职院校140名学生进行心理安全问卷调查,考察高职生心理安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高职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学习、择业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多,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对有效解决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湘西自治州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5所职业院校的8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手机上网时长、手机上网内容的现状,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在手机上网行为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手机上网差异对其社会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就读学校性质、年龄和月生活费等3个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在手机上网时长上有显著性差异;除民族外,其他人口学特征不同的学生在手机上网内容上均有显著性差异。(2)手机上网行为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习得、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等4个社会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力量,其社会化环境由现实转向虚拟,时间大大缩短,内容呈明显的跨界性。  相似文献   

4.
医学职业院校英语学习动机缺失是日益严峻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本校179名学生学生动机缺失的调查,运用SPSS分析引起医学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主要因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医学职业院校英语学习动机缺失是日益严峻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本校179名学生学生动机缺失的调查,运用SPSS分析引起医学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主要因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两块重要的教育内容,即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者,在进行职业职责履行的过程里需要遵循的跟职责工作相应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不仅包含对工作内容的认识、对职业情感的培育、对职业认知的理解还有对职业习惯的养成。所谓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很多方面,不仅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还有青春期成长的感情心理问题,还有很多学生的个性心理,还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以及两性心理问题,最后就是涉及现实情况的就业心理问题。本篇文章结合当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现状,分析指出了当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带给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因受学业挫折、人际交往障碍、家庭和就业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为重塑职业院校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学校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采取各种方式方法,使这些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最终超越自我,从而成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学生管理工作是办好职业院校的重要方面,对职业院校的发展、稳定及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人数不断增加。对于学生来说,步入新的环境,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部分学生会在不同方面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不及时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9.
李玮 《教书育人》2010,(8):74-75
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在交往中阻碍交往的顺利进行,成为困扰学习、生活的因素,导致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赞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的适应。本文旨在对职业院校学生中发生的几个人际交往障碍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从中找到有效的改善办法,从而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原有学校德育相对封闭的状况被打破,学生惯有的生活空间、人际交往、传统学习方式和校园角色得到转换。这些环境的改变,使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由传统的校园内模式逐步走向多元和开放环境之中。通过校企合作来共同开展学生德育,是目前我省很多职业院校采取的新途径,这种新的途径是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了解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以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某校452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匿名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在人文知识的储备、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行为的践行等方面不容乐观,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水平有待于提高。基于此,从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策略,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同期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会,旨在以活动为载体推动职业院校德育工作。10名演讲人中包括4名中职学生、2名中职教师、3名高职学生和1名高职教师。演讲会上,他们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听众们的阵阵掌声,展示了职业院校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展现了职业院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本刊节选了10篇演讲稿中的最精彩部分,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7月23日,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50强案例出炉。教职成司函[2019]78号《关于公布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案例和学生管理50强案例遴选结果的通知》,经过各省市推荐、专家评审、答辩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我校从1418所职业院校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学生管理50强案例"。  相似文献   

14.
以7所多民族混合学校和2所纯民族学校的3000名中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人际交往能力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应对方式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在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忍耐上显著高于回族中学和藏族中学学生,回族中学学生在忍耐上显著高于藏族中学学生。应对方式存在年级差异,每个水平上初一最高,初二最低。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学校类型差异,多民族混合学校学生显著高于回族中学和藏族中学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差异,初中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高中。问题解决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幻想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求助只对交往动力和交往技能有预测作用,发泄对交往动力和交往认知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南宁三所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的428名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认知风格量表》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量表》,分析高职学生认知风格与人际交往状况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在思维内倾—思维外倾维度上,高职学生的主动交往意识、人际交往深度、与周围人群交往深度、同异性朋友均衡性、人际交往的目的性、人际交往的合群性、人际交往的原则性、人际交往的直觉性呈显著相关;在直觉—分析维度上,高职学生的主动交往行为、主动交往意识、人际交往广度、人际交往深度、结交异性主动性、同异性朋友均衡性、人际交往的目的性、人际交往的直觉性、人际交往的原则性呈显著相关;在言语—表象维度上,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深度、主动交往意识、与周围人群交往深度、结交异性主动性、人际交往的合群性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卉娟 《考试周刊》2011,(58):47-48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它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交流的。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作者在指出口语交际重要性的基础上.谈谈自己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以及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形态、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人际交往的能力也起伏不定,所以有必要去发现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发展特点,寻找他们在人际关系交往发展中的变化规律。而高中三年正是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人际关系不但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形成协调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临汾市四所中学的初高中生,共1000名,回收问卷后经筛选得到有效问卷884份,其中初中生381名,高中生503名,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专生人际交往的水平如何,人际交往的能力怎样?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于1997年1月下旬,用问答法对外经外贸专业96级三个教学班(210名学生)作了调查。 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中专生人际交往差,组建班级已经整整四个月,每位学生与周围的同学朝夕相处已经近一个学期了,竟有33%的学生不认识本班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邢台学院2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现状不甚理想,超过50%的学生存在着人际交往困扰问题,而且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培养层次、院系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探讨箱庭疗法对高三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干预的过程和效果。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一名遭遇人际交往困扰的高三女生施行箱庭治疗,结果发现:来访者的箱庭治疗经历了“问题呈现—斗争与转化—治愈整合”三个阶段。经过箱庭治疗,来访者的人际交往困扰症状得以缓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得以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