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乾隆是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有一年,他和群臣在一起讨论仁德,大学士纪晓岚也在其中。工作几个小时后,乾隆有些累了,想放松一下,恰好此时在书上看到"忠孝"两个字。乾隆想起知识渊博、机智聪明的纪晓岚就在身边,突然玩性大发,就问纪晓岚:"纪晓岚,我问你:这‘忠孝’二字是什么意思呀?"其实,乾隆对"忠孝"二字又怎能不知?他之所以这样问,只是想找茬  相似文献   

2.
乾隆皇帝擅长对联,且常藉此戏人。一次,他乔装打扮,与大臣张玉书在一处酒楼饮酒。席间,乾隆乘着酒兴指着一位姓倪的歌姬出了上联:"妙人儿(儿)倪氏少女",要张玉书接对。这上联是"妙"、"倪"二字的拆字联,张玉书一时苦思莫对。没想到,那歌姬在一旁随口答道:"大言者诸葛一人"。此联句将"大"、"诸"二字巧妙拆开。乾隆大为赞赏,命  相似文献   

3.
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状元黄轩是休宁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年)状元金榜是歙县人,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状元吴锡龄又是休宁人。接连三科状元俱为徽州儒生所得,颇不寻常。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状元黄轩是休宁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年)状元金榜是歙县人,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状元吴锡龄又是休宁人。接连三科状元俱为徽州儒生所得,颇不寻常。  相似文献   

5.
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殿试结束后,评卷大臣们一致推秦大士为一甲一名,但最终结果还得由皇帝亲自定夺。看到秦大士的文章,乾隆觉得,新科状元非此人莫属。但是,当乾隆看到秦大士的籍贯时,不由得犹豫起来,他想起了另外一个人——南宋大奸臣秦桧。乾隆心想,两人的籍贯相同、姓氏相同,这个秦大士会不会是秦  相似文献   

6.
《黄山学院学报》2007,9(3):85-85
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状元黄轩是休宁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状元金榜是歙县人,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状元吴锡龄又是休宁人。接连三科状元俱为徽州儒生所得,颇不寻常。  相似文献   

7.
西汉末年,即公元2年,中国人口为5959万人。唐朝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中国人口为5291万人。明朝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中国人口为6659万人。清朝乾隆6年,即公元1741年,中国人口突破一亿,达1.4341亿人;乾隆29年,中国人口达2.0559亿人;乾隆55年,中国人口突增至3.0148亿人。1947年,中国人口为4.0610亿人。  相似文献   

8.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辽阳人氏。生于清雍正五年,乾隆三十六年考中进士,在殿试中获二甲头名进士。此后被授翰林院编修,充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及三通馆篡修官,历任顺天府丞、陕西道监察御史、内阁侍读学士、提督学政、大理寺少卿等职,是辽东第一才子、第一书法家,为乾隆、嘉庆年间名臣。铁岭博物馆所藏行书谢眺《高松赋》为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追述苏轼乳母墓志于明隆庆初出土的经过及该墓志铭的传播,及清乾隆十年以来黄州邑人先后四次发现了乳母墓。从苏轼本人的记述与历代府县志的记载两种不同途径,经考证认为:苏轼乳母墓应在今市中心黄州中学校址内。它也是乾隆十年与同治二年发现乳母墓之地。至清光绪时邓献之把同治二年所立《宋文忠公乳母任氏之墓》从城东阜移至城南宝塔小区内,并在此第三次重修任氏墓,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乾隆和马戛尔尼 1792年,英国的马戛尔尼率领由科学家、作家、医官等90人组成的使团来拜见乾隆。在这次见面之中,满清统治者视野中的盲点毕现无疑。  相似文献   

11.
笔者据档案奏折,考定绥远新城是经雍正、乾隆两朝皇帝厦永泰、通智、瞻岱、王山、王常五位官员不懈努力,于乾隆二年二月初七日正式动工,历872天修筑,乾隆四年六月二十二日竣工。这些奏折基本勾勒出绥远城修筑的大致经过。  相似文献   

12.
袁枚与赵翼交游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枚与赵翼相知相交40余年, 始于乾隆十九年,终于嘉庆二年袁枚去世。其交游的基础是共倡性灵说诗论,分别成为性灵派的主将与副将,但两人思想观念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3.
正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时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时,有一回路过河南。他兴致勃勃地到少林寺游览寺游览,寺里的老方丈连忙出迎.老方丈带领乾隆等人来到少林寺门口时门口时,指着少林寺大门的牌匾说,这是康熙皇帝题写的.乾隆微笑着说笑着说,的确是康熙帝的笔迹,但是朕家园子里康熙皇帝题写的牌  相似文献   

14.
正眉州彭氏家族,坐落在今天的眉山市丹棱县。彭氏家族从彭万昆开始,家族开始走向一个兴盛,雍正和乾隆时期彭氏家族在科举上大放光彩。其中,彭端淑是雍正十一年(1733)文进士,彭肇洙雍正十一年(1733)文进士,彭遵泗乾隆二年(1737)文进士,彭端第雍正时期武进士,彭大力乾隆元年(1736)武进士,彭承绪乾隆十八年(1748)武进士,一时人称"彭氏一门六进士,  相似文献   

15.
纪晓岚,河北献县人(1724—1805),大致与乾隆时代共始终.他于乾隆二十二年中进士后,仕途一直通达,除谪戍乌鲁木齐三年外,一生未有坎坷,应该说他是乾隆的宠臣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司马文正公集》乾隆一朝有二个版本,其中乾隆10年临汾刘组曾百禄堂原刻本之流传因受清朝文字狱之灾,其间颇存曲折。从古籍的文物稀有性层面上讲,亦应列为善本。  相似文献   

17.
帝王以诗写昭君者,寥寥无几。清代康熙、乾隆两位大帝共有6首咏昭君诗,二人在诗中都表达了对王昭君的关切和同情,斥责了和亲之策,都谈到治国方策的高下优劣。区别在于:康诗侧重治国理政方略,乾诗更关注昭君的悲苦处境。  相似文献   

18.
据《吉林通志》记载,清乾隆三十年十一月,时任三姓副都统舒通阿被内召回京,此前曾历任阿勒楚喀副都统和熊岳副都统,为正黄旗人。在内召七年之后,舒通阿再任三姓副都统,并于次年十二月调赴库尔喀喇(乌苏)。通过考证,于乾隆三十年内召回京的正黄旗舒通阿(以下简称"正黄旗舒通阿"),在任阿勒楚喀副都统之前,还曾先后出任广西庆远协副将和广西右江镇总兵,但与乾隆三十七年任三姓副都统及乾隆三十八年调赴库尔喀喇乌苏的舒通阿实为不同之二人,是为编纂者因重名混淆所致,当予以勘误。  相似文献   

19.
赵执信诗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王渔洋的批评,二是《声调谱》的诗歌格律研究。其中既有独到的理论贡献,也充斥着偏见和武断之辞。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他都是清初诗学和乾隆诗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引发了乾隆诗学对神韵论的反思和深入钻研诗歌声律的风气。  相似文献   

20.
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厉王时期的器皿,清朝乾隆初年在陕西凤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铭文共19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