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纵容和姑息法西斯。苏联同英、法、美一样,都对纵容和鼓励法西斯侵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苏联也应包括在绥靖政策推行国之列。苏联绥靖政策包括对日绥靖政策和对德绥靖政策。对日绥靖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顶峰是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德绥靖开始于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40年苏联对德绥靖达到顶峰,在舆论上、行动上完全站在法西斯一边。但顶峰之时也是它该悄悄收场的时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苏联对德绥靖政策的破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活动和态度入手,全面分析了二战爆发前夕苏联与绥靖政策的关系.认为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标志苏联外交政策由集体安全政策向中立自保政策转变,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推行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3.
苏联远东战略问题是二战史研究中的一大课题。我国史学界对此虽有广泛的阐述,但大多忽略了其与绥靖政策的关系。所谓绥靖政策是指本世纪三十年代世界战争策源地形成后出现的纵容侵略者,以牺牲他国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政策。大量的史实证明,苏联从本国利益出发,在实施远东战略的过程中,苏联和某些西方国家一样执行了“姑息、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的政策。因此,苏联也是个绥靖大国,对纵容日本法西斯侵略扩张同样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结合苏联远东战略的主要内容,试对二者的关系作一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4.
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回首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对好战势力的一味妥协、迁就、退让,就意味着死亡的步步逼近。二战的爆发固然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但一些主要大国的绥靖政策与之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已成公论,但长期以来,人们却忽视了苏联也是该种政策的推行者之一。本文从1939年4月至8月期间,苏联分别与英法和德国进行的两次谈判入手,探讨苏联的对德绥靖外交政策,作为一段历史,虽然这已经无法挽回,但重要的是后人能以之为鉴。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并认识。 1.英、法帝国主义为把法西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祸水引向苏联,积极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幕尼黑阴谋,既是它们惯用的伎俩,又是这一政策的产物。其后果促使德国法西斯得寸进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不仅使英、法、美长期以来执行的纵容侵略战争的绥靖政策的破产,而且为苏联赢得了加强战备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英法推行绥靖外交的恶果是尽人皆知的。但是,确凿的历史事实表明:苏联也曾经推行过绥靖外交。而苏联的绥靖外交比英法的绥靖外交产生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7.
对于绥靖政策 ,传统观点认为是指“姑息、纵容侵略者 ,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 ,主权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求妥协的政策”。在世界近代史上 ,提起绥靖政策 ,一般是指二战前夕英、法、美对德国、意大利、日本的姑息、纵容。其实 ,苏联和英、法、美一样 ,对纵容希特勒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斯大林 ,苏联史学界认为他是反法西斯的巨头之一 ,对其在二战中和二战前期的绥靖策略避而不谈。而我们也受到了苏联史学界的影响 ,没有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2 0世纪 30年代末 ,“慕尼黑阴谋”使希特勒在欧洲已是“司马昭之心”…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对德国绥靖的表现,分析了苏联采取由集体安全转向中立自保政策各方错综复杂的原因,并主要从苏联长期形成的传统安全观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空前浩劫,在30年代法西斯势力甚嚣尘上之时,欧洲几个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国,本可以协调行动,加强联合,共同制止法西斯戕害人类的行为。然而,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采取了以邻为壑祸水外引的绥靖策略,给法西斯以可乘之机。对于英法的绥靖政策我们了解较多,但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绥靖就介绍很少,其实苏联的行为一点不比英法逊色。  相似文献   

10.
绥靖政策是世界现代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英法等国执行“姑自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求妥协的政策”。(1)我国史学工作者已泼墨重笔作了深刻的剖析。而对于苏联与绥靖政策关系,迄今仍很少有文章明确地指出并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感。大量的史实表明,苏联与英、法、美一样,对纵容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安抚和支持德国法西斯的具体做法上,苏联较之英法等国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试从苏德战争前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态度和活动入手,粗略地探…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农村合作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不是二十年代合作运动的小规模简单积累,其兴起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笔者认为:西方合作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合作主义思想的中国化是国民政府合作运动的理论来源、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乡村危机是国民党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直接原因、共产党在苏区开展的土地革命是迫使国民党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客观原因、华洋义赈会和乡村建设运动采取的农村合作运动为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组织基础.因此,农村合作运动在30年代迅速的掀起了高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英国实行了扶德抑法、联美反日、警惕美国、排斥苏联的“纯粹外交”政策。这是英国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国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国内的和平主义、反战主义、理想主义思潮的兴起,经过反复斟酌而采取的全球性均势政策。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失灵,最终被缓靖政策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1950至1962年是霍尔果斯口岸贸易发展的兴盛期,重点分析了1962年前霍尔果斯口岸贸易迅猛发展的历史原因。认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促进口岸迅猛发展的前提条件;中苏友好关系是口岸发展的政治基础;新疆与苏联、东欧各国在商品需求上的互补性是推动口岸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为了夺取革命的胜利,在苏区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在自己队伍内部进行了第一次反腐倡廉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不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还是在党的反腐败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今天的反腐败提供了极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在教学领域早已有人提及,20世纪60年代苏联教育学家尤.克.巴班斯基就提出了教学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原则,这一理论一提出就有许多的教育学家纷纷响应,但发展至今,应用范围和重视程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从探讨影响最优化教学的因素出发,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比罗比詹计划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政府提出的在远东地区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计划,目的是转移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热情,解决苏联国内犹太问题并加强苏联在远东的现实存在。但是,尽管有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国外犹太组织的帮助,这一计划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实现预期目的。恶劣的生存条件、敏感的地理位置使比罗比詹很难吸引并留住犹太移民,政府准备不足和政策多变也使该计划屡屡受挫。本文研究比罗比詹计划的由来、实施情况及失败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该计划做一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末,在前苏东大地上,政治转型拉开了私立高等教育兴起的序幕。本文选取了五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国家——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对前苏东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作一概述。不平衡发展是前苏东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但在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师资结构上,后起的私立高等教育大同小异。就发展前景而言,前苏东国家私立高等教育都面临着来自公立高等教育的挤压和人口减少的危机,而政府决策是制约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是苏联所有领导人中在位时间最长的,而他所领导的时期又处于苏联的早期,他的许多思想和理论对其以后的苏联领导人影响很大,特别是他的民族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他的民族思想和理论的核心是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实践上就表现为对苏联社会众多民族利益的漠视和损害。导致民族积怨越来越深,民族根源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态中,中央苏区精神与苏区精神是种属关系。中央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的核心内容,它在层次上与其他苏区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平等的。在苏区精神的研究中,尤其要深入开展中央苏区精神的研究,以尽快改变中央苏区精神研究与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不相称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苏联长期盛行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并以这种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成”论,到赫鲁晓夫的“建成共产主义”,再到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和安德罗波夫的“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都严重超越了苏联实际的社会发展阶段,这种理论所指导的实践也必然损害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