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将案卷移送方式回归到最初的全案移送方式。全案移送符合我国当下的司法现状,也顺应职权主义国家追求实体正义的诉讼理念,但并非实行全案移送主义就能完全解决我国公诉案卷移送制度存在的所有问题,其至少存在法官预断、不当诉讼难以彻底杜绝和默读审判无法完全避免三种风险。基于此,在全面分析全案移送主义的基础上,提出设立庭前征询程序、增设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实行庭前实质审查、确立审判中心主义和规范公诉案卷移送程序对公诉案卷移送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研究刑事诉讼法加强人权保障对侦查的影响与应对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人权保障变化对侦查工作带来的影响,找到提升侦查水平的举措.介绍我国刑事诉讼法加强人权保障的演进历程,分析刑事诉讼法加强人权保障对侦查的影响,提出如下应对策略:提高初查水平,建立各类技术手段联动机制开展综合刑侦,充分利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与控辩式庭审方式相适应,阻断庭审法官预断的形成,我国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取消了全面审查原则,在公诉方式上采用所谓的"复印件主义"。这一修改在实践中不但没有实现其立法设想,反而滋生出了许多新的弊病。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立法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这一公诉方式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合理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司法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量刑的公平正义,"量刑辩论"应运而生。"量刑辩论"是理性思考的结晶,不仅具有深厚的刑法基础,也有可靠的理论支撑。根据"量刑辩论"的精神要求,《刑事诉讼法》第160条必须加以修改。  相似文献   

5.
检察机关侦查指导权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刑事诉讼法对侦查机关及检察机关证明要求之间的异同 ,指出检察机关拥有侦查指导权既有刑事诉讼法律依据 ,也有相应的法理基础 ;同时指出检察机关拥有侦查指导权的必要性和意义 ,提出在不改变现有司法体制的前提下 ,可采取检警双方定期交流、适时介入侦查活动、建立类似派驻看守所式的检察室等方式来实现侦查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意义上说,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犯罪、证实犯罪、定罪量刑和刑罚执行,所以,定罪量刑之后的刑罚执行是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刑罚能否得到正确执行,必须予以必要的监督。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24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1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执行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实行监督,保障刑事判决、裁定的正确执行。”在我国,对刑罚执行进行监督的机构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并通过一系列相关条文的修改增删,进一步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基本人权和诉讼权利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的巨大进步。本文通过对部分刑事案件发生后,由于被告人1无力赔偿或者躲避赔偿,致使被害人生产、生活陷入困境,由此引发的涉法、涉诉上访或报复性犯罪进行调研分析,提出:通过采用全面系统的权利、案件进展告知、科学主导诉前保全、稳妥推进被害人参与案件量刑建议、合理引导媒体、探索被害人参与刑罚执行及司法救济等多个检察机关案件系统化管理介入被害人权益保障新途径,使被害人在参与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表达其合理的要求和愿望,通过公正的程序,化解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矛盾,维护被害人合法民事权益,起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案卷移送制度有利于后续诉讼程序的有效推进,体现出程序正当和保障人权的要求。我国公诉案卷移送制度经历了从全案移送主义到复印件移送主义,再回到全案移送主义的变迁,呈现出我国司法领域不断追求公平和效率的特点。然而,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瑕,公诉案卷移送制度也不例外。因此,针对新刑事诉讼法中对全案移送主义的回归,探究其回归后的本质属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处理交通肇事行为时,认真把握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准确公正地对犯罪行为定罪量刑,根据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经验刑法应博加非法驾驶动力交通工具罪等内容,以解决司法实务之争论.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刑法第276条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适用两个量刑档,在未造成严重结果时适用3年以下法定刑和造成严重后果的适用3-7年的法定刑。司法实务中,一般认为实施了该罪的基本欠薪行为且造成了严重后果,即可适用结果加重犯构造理论。文章立足于目前结果加重犯各学说理论,结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构成,予以提出作者自己对于该罪适用结果加重犯构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11.
刑罚轻缓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有充分的心理效应依据。但同时刑罚心理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刑罚轻缓化的障碍。所以在刑罚轻缓化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实现刑罚心理效应的正面作用,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它的负面作用。而这需要从刑罚观念引导、刑罚制度设计、刑罚实施保障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竞技致损行为的正当化根据及刑罚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允许危险理论是某些竞技致损行为的正当化根据。规则内竞技致损行为属正当行为,不应入罪;违反竞技规则并过失致人损害的行为属于允许风险范围内行为,不宜入罪;违反竞技规则并故意致人损害的情形超出了允许风险范围,可以入罪;非出于竞技目的而实施的致损行为,应当入罪。  相似文献   

13.
兴奋剂处罚中的程序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对国际奥委会和美国悉尼奥运会前后的兴奋剂处罚的程序公正问题进行研究。指出悉尼奥运会改革后的国际奥委会和美国兴奋剂控制系统更有效率。美国兴奋剂控制中听证、无偏私的仲裁员、不听证不处罚的原则是程序公正原则的体现,能够保护运动员的权利。目前我国兴奋剂处罚虽然按照《反兴奋剂章程》的规定建立了听证制度,但是程序公正并未作为一项制度明确规定下来;我国对兴奋剂处罚的听证程序中的无偏私的听证者、告知、答辩、期间、法律代理、申诉几乎未涉及;应参照国际奥委会和美国的做法完善我国兴奋剂处罚程序;应建立审查委员会和体育仲裁制度,对兴奋剂违禁进行听证仲裁;听证程序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时召开听证会;仲裁员应由体育专家、法律专家和医学专家构成;仲裁员无偏私;当事人聘请代理人出席听证会的权利;告知、答辩和举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极端的手段。死刑依托于国家权力、社会观念而存在,死刑的价值在于公正、效益与人道。文章从这几点入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限制死刑、逐步废除死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对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和2000年欧洲杯足球赛共36粒点球入球,从射门区域,守门员扑球方向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当今足坛点球入球角度的趋势及守门员扑球特点,探讨如何提高足球运动员点球进球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罚金刑是刑罚附加刑之一种,新刑法关于罚金刑制度的规定,相比较旧刑法的规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在诸如罚金刑的地位、罚金数额的确定、罚金刑的执行等方面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刑法应当就上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表象训练在篮球罚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篮球罚球技术教学中,通过实验阐述了运用表象训练不但能进一步加速技术动作的形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罚篮过程中的情绪调节及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罚篮过程中的情绪调节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就苦干适应外界刺激,克服情绪干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马尧海案"所引发的巨大争议,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聚众淫乱罪"。从刑法学角度,基于刑法的谦抑性,无被害人犯罪应当除罪化;从宪法学角度,公民享有自我决定权,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必须符合宪法意义上的比例原则。私密性的聚众淫乱行为如被入罪,即属于无被害人犯罪。这侵害了公民的自我决定权,亦不符合宪法意义上的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20.
略论恤刑     
在刑事针对特定对象适用时,应当考虑确定刑罚的立足点,选择刑罚的宽和适用作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