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托马斯.哈代的《还乡》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的比较研究,从原型研究的视角,并以主人公的命运悲剧为线索探索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命运观,从而论证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所揭示的悲剧命运观——性格决定命运——正是《还乡》中的命运观的原型。  相似文献   

2.
索福克勒斯打破了希腊戏剧传统的"三联剧"结构,使每一部剧作都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本文将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索福克勒斯的戏剧结构。  相似文献   

3.
赵文 《海外英语》2012,(15):216-217,219
作为悲剧《俄狄浦斯王》中重要的女性角色,伊奥卡斯特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身为丈夫的母亲,儿子的妻子,她在挣扎中生存在悲苦中死去。索福克勒斯用伊奥卡斯特的惨剧展示命运之神的力量;伊奥卡斯特却用自己的悲歌隐射作者内心隐秘的欲望。借助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尤其是人格结构理论与快乐现实原则,索福克勒斯藏匿于《俄狄浦斯王》文本之中伊奥卡斯特台词之后的人格及欲望可被部分的揭露出来。  相似文献   

4.
作为悲剧《俄狄浦斯王》中重要的女性角色,伊奥卡斯特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身为丈夫的母亲,儿子的妻子,她在挣扎中生存在悲苦中死去.索福克勒斯用伊奥卡斯特的惨剧展示命运之神的力量;伊奥卡斯特却用自己的悲歌隐射作者内心隐秘的欲望.借助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尤其是人格结构理论与快乐现实原则,索福克勒斯藏匿于《俄狄浦斯王》文本之中伊奥卡斯特台词之后的人格及欲望可被部分的揭露出来.  相似文献   

5.
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一剧中隐晦地表达了他对僭主政治的不满,该剧因此而有"隐讳教导"的因素。主人公俄狄浦斯有着鲜明的僭主气质,其"弑父娶母"的罪行显然根植于人性的内在罪恶性。至于僭主政治对人性的戕害主要体现在权欲,政治制度以及理性言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的经典之作《俄狄浦斯王》,可谓人人皆知,然而,它的姊妹篇《安提戈涅》却被打入冷宫。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这个角度,分四个方面重新解读这篇巨著。从而,进一步肯定了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才能。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女性意识、女人的第二性、与女性的决裂、双性一体。  相似文献   

7.
理解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全剧深层意蕴的关键藏于俄狄浦斯破谜的情节之中。本文认为:司芬克斯及其谜语指归正在整个人类自身;谜语内容隐喻的也正是作为人类个体的俄狄浦斯:因此就本质而言,俄狄浦斯自己也是一个狮身人面兽。结论是:悲剧正是通过俄狄浦斯破迷这一关键情节提出了一个形而上的命题:认识你自己。这正是古希腊悲剧最重要的审美品性。  相似文献   

8.
希腊悲剧都贯穿着命运观念.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命运悲剧的典范之作.本文通过分析俄狄浦斯与不可捉摸的命运之间的尖锐冲突,揭示了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及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索福克勒斯根据希腊神话创作的《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完美的命运悲剧.这部悲剧被公认为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型,学者们用它对众多的文学作品作出解释.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不仅是命运悲剧,更是性格悲剧.同时, 《俄狄浦斯王》作为文学原型,其内涵包括剧作主人公的双重人格以及情节的复杂性.也正因为如此,它肯定了人的价值,成为后世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并且这一悲剧原型的置换变形也反映出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索福克勒斯的剧本《俄狄浦斯王》为例,分别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的“悲剧人格”、“悲剧性感情”在定义中的表达提出质疑,并以为Katharsis的(中文)译义其一宣泄,针对情感过于强烈的观点而言;其二是陶冶(净化)针对情感过弱的观点而言。  相似文献   

11.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时期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从作品完成至今,无论是文学界、艺术界,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命运悲剧.造成悲剧的根源是命运的不可战胜.随着时代文明的不断更新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界对于造成俄狄浦斯最终悲惨命运的原因,有了更深一层的研究;尤其是心理学的发展,促使人们潜入内心世界,去重新感受俄狄浦斯的命运历程.进而得知,造成俄狄浦斯最终悲剧的原因,根源于社会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善良本源.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用其理性按照自然的秩序梳理并建构了第一部文艺理论《诗学》,这部作为古典主义经典的作品在貌似独自的表面也到处游荡着非理性的影子。以《诗学》多次引用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切人点,反观《诗学》本身,来重视独自作为一种叙事方式的自作多情以及看似坚固的理性的不堪一击,还原作为文本本身的样子——多重性。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在希腊问世。此后,这一悲剧在西方文坛便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不仅出现了许多同名剧作,而且产生了一大批沿用这一古老故事的母题和意象创作而成的小说与电影。伴随文学家、艺术家对俄狄浦斯题材的关注,破译“俄狄浦斯之谜”也就成了许多文化史家和文学批评家所热衷的话题之一。尤其是19世纪以来,许多学者曾经运用各种批评方法对该剧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4.
1841年,门德尔松为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公元前406) 的悲剧《安提戈涅》写了配剧音乐。剧中描写俄狄浦斯王的女儿安提戈涅,因 为私自埋葬她的哥哥波吕涅刻斯而获罪于舅父克瑞翁(氏族部落的首领),被 迫和她的未婚夫海蒙(克瑞翁的儿子)双双自杀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俄狄浦斯王>是典型的命运悲剧.而曹禺先生的创作则受到了其作者索福克勒斯的影响,所以,吕荧先生在<曹禺的创作道路>中指出:"人的故事只是这部悲剧的形体,宇宙的主宰才是这部悲剧(指<雷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悲剧,是世界艺术殿堂中不可缺少的瑰宝,也是古典艺术留给世人的一笔丰厚的遗产。由古希腊著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所创作的《俄狄浦斯王》就是古希腊悲剧不朽而杰出的代表。古希腊悲剧之所以能给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及鲜明的审美快感,历来众说纷纭,而悲剧中每每透出的对命运的敏感则已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若以《俄狄浦斯王》为样本,既可讨论命运观及其相关思想对于古希腊戏剧的美学贡献,又能揭示古典艺术精神之于现代人生观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讲述俄狄浦斯因杀父娶母的神谕而被命运抛弃的悲剧,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卡夫卡同样因杀父娶母的诅咒而与命运抗争。自《海边的卡夫卡》问世,两部作品的母题相似性一直广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细读发现,两部作品中除母题嬗变外,还包括俄狄浦斯与卡夫卡的性格、与周边人物的关系、结局、作者或时代的干预几方面不同,并试图通过对这几方面的探讨来分析两部作品中人物性格深层的不同,以对两部作品进行全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8.
吉希腊索福克勒斯 (前 4 96—前 4 0 6 )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和现代美国奥尼尔 ( 1888— 1953)的悲剧 (毛猿》都表现了个人反抗命运的内容 ,并且 ,在情节结构和主公的命运结局方面都非常相似 ,比较一下两部时空相距非常遥远的悲剧 ,从中不难发现西方悲剧在意蕴上的承继和变迁  相似文献   

19.
<正> 读罢安师院文科学报90年第四期许明炎同志的《索福克勒斯和曹禺的白日梦及其共识性》(下略称《索》文)一文后,感到有如下几个问题,需提出与作者商榷。一、索福克勒斯写过《唐克雷蒂》吗?《索》文说:“索福克勒斯的《唐克雷蒂》的主题并不是他脑子里想出来的,同样,《俄底浦斯王》的故事也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取自古代一个同名的英雄传说。”(学报90.4.第27页)查所有的外国文学资料,都明白地写着: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写130余部悲剧和笑剧,目前只有7部悲剧流传于世,即:《俄底浦斯王》《埃阿斯》《厄勒克特拉》《特拉基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俄底浦斯王在克罗诺斯》和《安提戈涅》。按照《索》文所述,《唐克雷蒂》应是索福克勒斯流传于世的“第八部”剧作。不知这个作品是谁发现的?何时发现?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一生沉迷戏剧,晚年对家业撒手不管。几个儿子把他告上法庭,说他年迈昏聩,无力管理,要求移交财产管理权。索福克勒斯对有人说他昏聩很不感冒,当场给陪审团背诵了他刚写的《俄狄浦斯王》,问陪审团成员一个昏聩的人能写出这种诗剧吗?陪审团成员被震撼了,二话不说让他走了。那是在古希腊。那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比现在重要多了。换作今天,当一个人的生计和对于艺术的爱好有所冲突时,他会怎样做?我们都活在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