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服务地方,区域创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由德阳市人民政府、中科院成都分院和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合作共建,性质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于2015年6月26日正式揭牌运营。育成中心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合作共建有8个专业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德阳中科产业技术创新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是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合作共建的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专业的产业技术情报、强大的信息数据平台、高阶的专家人才团队,立足德阳、面向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学院高校、科研机构提供高质量的产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紧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步伐,2017年5月18日,在享有"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美誉的四川德阳召开了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暨物联网产业高端峰会。此次峰会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投资促进局指导,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德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德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德阳市投资促进局、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四川联衡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市委书记蒲波,中国科学院微  相似文献   

4.
2008年2月1日上午,在我院技术中心举行了四川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德阳东汽工模具研究所揭牌仪式。省经委副主任宋伍生、德阳市经委主任蒲正、德阳市教育局局长毛君甫、学院院长司徒渝和东汽工模具公司负责人为创新中心和研究所揭牌。省经委综合处、直管处、重装处,市科技局,学院部分领导同志及相关处室、系部负责人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5.
德阳东方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英文缩写:DFNS),是一家中型现代化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同时也是中国中小型电力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公司位于中国重型装备制作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圈、“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上,被当地政府上报冠名为:高科技示范企业。公司现占地17460平方米,员工9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2名,其他专业技术员120余名。德阳东方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有:5m数控立车、TXK6916×10×3.15m数控镗铣床、2000×900×800mm立式加工中心、CK1600×8000mm数控重型卧车、数控线切割等设备30余台,其中大精…  相似文献   

6.
自清顺治末年,德阳地区因"填川"政策迁入了大量客家移民。时至今日这些移民的后裔仍然使用着与四川西南官话风格迥异的独特语言,形成了典型的"方言岛"现象。本文以声、韵、调系统的整理归纳为基础,搜集和描述了德阳客家话独特的词汇和语言现象,对德阳地区的客家话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四川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我省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实施"1+8"②工程的重大决策。"1+8"工程中的1个基地和近4个重点产品链都在学院所在地———四川德阳,这为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了乘势而上,德阳市委、市政府继2002年提出打造"中国重装基地"后,去年又提出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双千亿"工程(即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到202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和建设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的战略措施。2006年10月10日德阳市首届学术大会正式举行。大会以"科技支撑和谐德阳建设"为主题,采取主会场特邀学术报告、分会场专题学术研讨方式进行。主会场特邀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司长冯记春,中国工程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等国内知名专家、领导作专题学术报告,分会场则围绕大会主题就德阳重装基地建设、"一中心三片区"城市群等重大热点问题展开学术研讨。专家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德阳重装基地建设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会后第一分会场(重装基地)秘书处对该会场的发言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文章比较了德阳方言与普通话表达的差异。从词类角度列举了德阳方言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等七类词中德阳方言的一些现象,并列举了德阳方言的一些独特短语和一些其他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9.
德阳市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作出了建设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的决定,以"开放、统筹、共建、整推"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了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装基地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但是中等职业教育仍存在部分专业设置尚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化发展需要,校企合作难度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要促使德阳中职教育再上台阶,重点要抓好:与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相逢应的专业调整;大力推进产教结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德阳是三国古蜀道上的一颗明珠,"三国古战场,蜀汉始终地"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在三国旅游经济发展中应有其重要地位。然而德阳的三国旅游经济根本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动作市场规划定位偏差、旅游产品单一粗糙、营销渠道网络缺失、宣传促销不力、旅游资源开发一片空白……与其作为三国旅游资源的"明珠"地位极不匹配。文章希望这些问题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热切期望德阳三国旅游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能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德阳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源品位高、颇具地方特色,有较高的科研与旅游开发价值。德阳文庙的祭孔活动,堪称是德阳地方文化的一大亮点。本文认为,文庙作为中国传统儒学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与符号,是一种兼具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物质文化遗产,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极其丰富。挖掘和探讨德阳文庙的"非遗"文化价值,对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德阳名片德阳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龙门山脉东南。1949年12月,德阳县解放。1983年8月,德阳撤县建市,现辖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罗江县1区3市2县,面积5954平方公里,总人口387.4万人。  相似文献   

13.
德阳装备制造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技术装备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把德阳建成以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和现代装备为特色的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大力提高德阳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区域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制定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德阳制造业知识产权现状,提出了知识产权战略的建立和运用具体的方案和思路。这对于我们开展德阳重装基地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到2015年,德阳新兴产业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30%。近年来,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紧紧把握国际产业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的重大机遇,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来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新能源产业东汽从引进消化吸收迈向自主研发制造说起德阳工业,不得不提到东汽。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是我国研究、设计、制造大型电站设备的高新技术国有企业和中国三大  相似文献   

15.
<正>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与决策服务专利分析咨询与专利申请代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7月2日,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持的四川省燃气轮机产业路线图专家评审会在德阳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召开。参加评审会的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有:省经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支铁,省经信委副巡视员钟开华,省经信委重大装备与机械处处长叶朗晴、技术创新处处长张盛俊、冶金建材处处长李社潮、新兴产业推进处副处长王俊海、重大装备与机械处副处长孙仁伟、主任科员郑晏华、主任科员赵德本;省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17.
<正>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唐金龙")以前我们是依托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为龙头,发展重装。现在加上东方锅炉、四川宏华,依托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汉经济开发区、旌阳工业集中发展区等主体园区,形成了以大型高效清洁发电设备、重型机械、重型石油化工容器、石油天然气钻采输送装备等为代表的较强的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形成集中度较高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昨天,中国首个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德阳揭牌,德阳市委书记李向志就德阳重装基地建设作介绍时说。李向志介绍说,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成绵高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发展模式和支撑技术都面临变革。将产业集群理论和网络化制造相结合,提出适合德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三大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网络化制造,服务支撑为基于ASP的应用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9.
德阳装备制造业已形成"龙头——中小"两极共生共长态势,但中小配套企业却不能适应龙头企业需要,为此,构建起它们共生共长的服务体系,对于将德阳打造成为全国和世界知名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中小装备制造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应按照国家、省上的部署和要求,构建起基本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德阳企业需要的、具有德阳特色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身体形态和机能处于一生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同时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黄金期”,其智能、性格等各种心理因素均发生一系列质的飞跃,并对其今后的一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更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急速的发展往往产生心理不平衡,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许多课题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初三、高三的学生。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