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任何不以音乐本体研究为目的音乐事象研究都是扯淡!红色革命歌曲的存在离不开革命时代,并与当时的革命时代共发展,红色革命衍变成了今天的商业革命、"感恩-奋进"类似歌曲与红色歌曲已成"接力".本论以<盼红军>这首南江县红色歌曲为切入点,悉数音乐本质及其文化释义,从歌曲产生渊源到音乐本体(曲),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到音乐中词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革命歌曲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性和音乐性,皖西革命歌曲的兴起与传播正是在皖西地区革命历史的政治背景之下,在皖西特有的当地音乐文化艺术土壤中孕育的,是革命斗争与地方音乐因素两者高度统一结合的产物。其产生环境的特殊、音乐素材的特点、接受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皖西革命歌曲不一样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以为革命斗争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七年的苏区革命时期内的音乐发展走的是一条外国歌曲中国化、本土歌曲马列化的道路,对宣传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皖西地区的革命歌曲是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下由广大革命者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对联络军民感情,凝聚革命力量,使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所包涵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传统道德价值、集体主义精神在和平年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本文以皖西地区革命歌曲的传承与保护为例,探讨了革命歌曲面临的困境与相关对策路径。  相似文献   

5.
广西左右江红色革命歌曲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由左右江地区的广大革命者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其所包涵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传统道德价值在现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本文对广西左右江地区红色革命歌曲的现状分析,针对传承广西左右江地区的红色革命歌曲提出了相关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经典红色歌曲作为中国音乐艺术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并走向胜利的历史回响,具有深刻的革命精神内涵。将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引领人生方向、构建人生价值、培养人生动力。高职“声乐”课程从优化经典红色歌曲融入教学的衔接、经典红色歌曲教学改革、课内外双重育人模式和课程评价改革等方面提升经典红色歌曲在“声乐”课中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对经典红色歌曲演唱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7.
音乐电视的出现,让本来平淡的大陆歌坛着实红火了一阵。但是,透过这种红火的现象,似乎也不难看出,在音乐电视这种新生事物表面红火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革命歌曲与画面大相径庭也许是受革命歌曲磁带畅销的启发,自MTV等新形式的音乐电视制作方式传入国内以后,制作革命歌曲MTV也成为音像制作的一种时尚。众多的音像出版社制作革命歌曲MTV带固然让人欣喜,然而制作质量的参差不齐又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近年来研究的相对较为繁荣,红色音乐、歌曲的研究也都在进一步的深入之中。井冈山作为新中国最具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其本地的红色歌曲也是具有鲜明历史意义与革命精神的。本文主要是从文化生态的角度下去探讨其红色歌曲的传承与保护,并对其传承方式与保护手段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背景下,歌曲作为新的教学资源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对历史与社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一课的教学研究,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探索歌曲是如何扮靓历史与社会课堂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多,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他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年代.中学生非常好动,爱唱歌爱跳舞,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外,课余活动丰富多采.中学生爱好唱歌的人特多.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在第二课堂中开展班级“每周一歌”活动,教唱革命历史歌曲和各种健康向上的歌曲,采取齐唱、独唱、合唱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班级的歌咏比赛,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历史上,不少名人都非常重视和推崇革命歌曲的积极作用.杰出的无产阶级诗人马雅科夫斯基说:“无论是诗,无论是歌,都是炸弹和旗帜,歌手的声音,可以唤起阶级……”可见革命歌曲的非凡作用功不可没.确实如此,我们学校开展班级歌咏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在其革命历史上有着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在这一红色地区所产生的红色歌曲最能反映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其歌曲有着不同的题材内容,本文主要将流传于井冈山区域的红色歌曲在其题材上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江西革命民歌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异卉,而赣南革命历史民歌又是这束花中最为艳丽的花朵。本文从江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来分析江西革命歌曲的成因,阐述江西革命民歌的社会影响和它的传统精神,以及它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主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鄂东南苏区革命民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历史民歌,主要包括红军歌曲和传统民间歌曲。其具有全民参与、专业创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等传播特点,同时呈现出音调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追求审美品位、彰显文化生命等艺术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歌曲有其特定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对井冈山时期红色歌曲的艺术特征了解,有利于我们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同时也对"红色"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革命歌曲反映了时代风貌,如果把它贯穿到技工德育教育课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四渡赤水出奇兵》,我们组织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面对强大的敌人,怎样克敌制胜,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再如《救亡进行曲》:‘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武器、枪支,走出工厂、田庄、课堂到前线去  相似文献   

16.
革命歌曲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革命歌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推进高校传承红色基因、丰富高校思政课内容的重要载体。革命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重视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推进、创新革命歌曲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鄢丽娟 《教师》2013,(31):36-37
"红歌"是红色歌曲的简称.狭义的红歌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广义的红歌泛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个历史革命阶段广为传唱的革命经典歌曲.它包括战争时期的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励志歌曲,也包括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经典歌曲.红歌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工农红军,在全国先后建立了包括湘赣、赣南、闽西、湘鄂西四个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内的十五个革命根据地.为了宣传革命、鼓舞士气,广大人民群众用歌谣、小调颂扬中国共产党、革命领袖及英勇的红军,由当地群众和红军战士共同创造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谣,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十送红军》等.红色歌谣的旋律来自于各个根据地老百姓传唱的经典民歌,唱词由革命者或群众填上新词而成.1934年,中央苏区编写了第一本《红色歌谣》集,《红色歌谣》的出炉,丰富和发展了当地民间歌谣的内容和形式,在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群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推动土地革命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鄂豫皖根据地的一首革命歌曲。该歌曲采用当地民歌《八段锦》曲调谱写而成,是为庆祝苏维埃成立所作。这首革命历史歌曲伴随红军的足迹传唱大江南北。新时期以来,《八月桂花遍地开》被改编为电影、小说、歌舞剧、民族歌剧等多种体裁,得到更加广泛地传承与创新,其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历史文化功能和审美价值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经典化是由其文本自身艺术趣味、审美价值等内生因素与意识形态话语、文化运作方式等外生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的许多中小学都在开展唱红歌活动。我个人理解:红歌即红色歌曲,是赞扬和歌颂祖国和革命的歌曲统称。红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虽时代久远,但历久弥新,完全有别于那些休闲娱乐的流行歌曲。广泛传唱这些革命歌曲,能够帮助少年儿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增强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然而,当红歌在一些学校  相似文献   

20.
小学历史课本下册从第七课到十五课是讲述中国现代史——1919年五四运动起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的民主主义革命史。在这个历史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革命历史歌曲,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革命历程,歌颂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