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和态度,引领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俊 《科教文汇》2009,(32):148-148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言语符号,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在识字教学中不能只关注识字的数量与速度,还应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熏陶,让学生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从而有效地实施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孕育和发展我们人的一切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起点。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推动写字教学非常必要。本文以优化语文教学,创建写字教学模式作为分析主题,通过分析语文教学与书法教学融合的必然性,针对目前书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缺失的原因,经过一定的调查研究与思考,进一步对语文教学与写字教学有效融合发展提出参考建议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将汉字文化引进古汉语教学,提取古汉语课程中的汉字知识,促使古汉语教学与汉字文化教学互相融合,相辅相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古汉语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古汉语中的汉字知识,深化学生对古汉语和汉字文化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别从古汉语常用汉字、汉字字形结构及汉字人文蕴意这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如何寓汉字文化于古汉语教学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6.
王莉 《科教文汇》2020,(1):57-58
教师将汉字文化引进古汉语教学,提取古汉语课程中的汉字知识,促使古汉语教学与汉字文化教学互相融合,相辅相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古汉语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古汉语中的汉字知识,深化学生对古汉语和汉字文化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别从古汉语常用汉字、汉字字形结构及汉字人文蕴意这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如何寓汉字文化于古汉语教学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9,(9)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有责任研究识字教学,并教学生写好汉字。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宋华萍 《知识窗》2011,(5X):37-38
<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字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每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一个典故。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让学生深刻地记住生字,并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简单,成了每一位低年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识字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化,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汉字书写是无法也是永远不可能被代替的。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书写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抓住启蒙教育的契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帮助学生找准了目标,让目标步步细化,就一定会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远离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对青少年修养气质的培养的戕害。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是:放开学生诗歌的翅膀,让诗歌在学生中飞翔。本文就中学生诗歌写作谈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李勤 《科教文汇》2008,(22):99-99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艰巨的识字任务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识字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远离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对青少年修养气质的培养的戕害.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是:放开学生诗歌的翅膀,让诗歌在学生中飞翔.本文就中学生诗歌写作谈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广阔舞台,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综合利用生活中的资源,从而养成识字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符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我国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凭证,一个汉字包括字形和字义,都可能会牵扯出一段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这是由汉字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其他语言像英语、拉丁语等都不具备这样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所以,汉字的书写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更是发扬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学校,写字教学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专业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出现很多坏的习惯,这些习惯将伴随其一生。本文在研究农村学校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电脑打字在各行各业中基本取代了手写。人们习惯的改变对汉字的传播也形成了不良的冲击。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低年级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方面的能力也越来越重视。许多学校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低年级教学目标。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是他们喜欢汉字,自主学习汉字,最终达到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不断传承下去的目标。本文旨在分析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孙卫平 《知识窗》2013,(24):59-59
汉字是中国的国粹和中华民族的骄傲,写好汉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其实,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影响,所以要想让学生愿写、乐写、写好,教师就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相似文献   

17.
王美淼  林依萍 《科教文汇》2021,(12):156-157,173
“六书”是汉字的总纲,抓住“六书”原理讲汉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讲清楚汉字的构造、厘清汉字发展的源流,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进而记牢汉字的构造,达到解决低年级小学生识字难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作为语言文字的学科,难免枯燥乏味,探索乐学之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尝试着从四个方面让学生体验学语文的乐趣:一、了解汉字的故事;二、让学科互融;三、建立阅读激励制;四、上好综合实践课。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微课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特点,创设充满童趣的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