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时,肌肉的收缩与弛缓,保证了不同的肌肉工作。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与训练方法对肌肉的做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运动项目与训练方法对机体的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要求也就不同。无氧代谢就是当机体处于乏氧状态下,糖类异化生能的代谢方式。即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来氧化体内的能源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等,从而产生供给肌肉收缩的能量。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也称之为无氧训练与有氧训练。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跑无论从训练上,还是从生理角度上来看,实质上就是寻求最大限度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也就是说中跑成绩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体在运动中所能摄取外界空气中氧气的数量和在无氧条件下工作的能力。在制订和选择运用有、无氧代谢训练中,应根据个人情况,季节的不同和在不同时期及比赛的时间,从实际情况观察,确定运动员所承受的负荷量,而不应照搬硬套。  相似文献   

3.
气与血     
古典中医理论有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之说,我领悟这就是有氧则生,无氧则亡新鲜空气含氧20 93%(按体积计),低于18%时都需补充氧气。人如果脑的供氧中断6~9分钟就会造成不可医治的损伤,大脑缺氧一小时,老化程度相当于3,6年。  相似文献   

4.
教练员信箱: 我是一位中长跑教练员,现虽已退休,但仍关心中长跑运动,特别是对训练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倍感兴趣!现有疑问特写信求教。 “无氧阈”强度跑是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训练的最佳强度,这已被大家所公认。而我在1996年第3期《田径》杂志中看到的一篇文章却说:用临界速度跑对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最有效。”这我就不明白了。“无氧阈”强度跑和“临界速度”跑究竟哪种是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训练的最佳强度?  相似文献   

5.
发酵饵料是垂钓鲢鱼和镛鱼所必备的,发酵饵料质量如何,则直接影响垂钓效果。制作发酵饵料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依据发酵原理,科学制作生物学把生物体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统称为呼吸作用。其中有氧气参与的呼吸作用为有氧呼吸;不需氧气参与的呼吸作用为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垂钓饵料的发酵,则是指乳酸菌的乳酸发酵作用。乳酸菌的发酵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先将饵料成分中的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在酶的作用下再将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乳酸。如果发酵过程中有氧气进入,发酵作用就会受到…  相似文献   

6.
薛胜利 《中华武术》2006,(10):46-47
耐力素质是有机体长时间工作抗疲劳的能力,它分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其目的在于提高机体输送氧气能力,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如何提高冰球运动员的有氧与无氧代谢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在训练中提高冰球运动员有氧与无氧代谢能力的一些建议,仅供冰球运动训练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有氧和无氧耐力是耐力项目训练的重点,也是当前运动训练界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并极具争议的问题.专项耐力对有氧和无氧能力具有不同的需求,它们二者之间的比例是专项耐力形成的重要依据.同时,有氧和无氧能力在横向和纵向还呈现出相互支撑和制约的动态变化关系,该关系对耐力训练,尤其是专项耐力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跑训练中在提高无氧耐力的同时 ,还要注重发展有氧能力 ,高度的无氧能力是建立在有氧能力基础上的。通过对影响运动员有氧能力因素的分析 ,结合实践提出了提高中跑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体肌肉在完成机械功时所利用氧气的能力已能在实验室中进行精确的测定。由鲁宾逊在1938年所介绍,而主要由阿斯特兰德在五十年代所提出的测定最大吸氧量的方法,已获得了非常可信的结果。许多学者用这种方法对各种人群进行过测定,并得到了一般和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的正常值范围。在长时间的持续运动中,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是由有氧代谢提供的。然而,在大强度的运动中,有氧代谢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这时无氧代谢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供能途径了。有许多运动项目主要就依赖于无氧代谢,不过,对这一重要能量来源的重视还是不够的。本文对不同训练水平和不同项目的高级运动员的非乳酸性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无氧阈在划船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讲,无氧阈就是人体在运动时从有氧机制到无氧机制的转折点。人体运动强度超过无氧阈阈值时会出现血乳酸浓度水平的升高而使运动员的耐力受到限制。由于下列原因、无氧阈的测定对划船运动员是非常有用的。 1.能对运动员的生理“档案”提供有用的信息;研究表明优秀划船运动员都有很高水平的无氧阈。  相似文献   

12.
一、要求发展耐力素质如果不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练习,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的负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发育。1要根据年龄特征选择训练的侧重点。在低龄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氧耐力,以促进心血管、呼吸系统机能的提高。男生16岁,女生14岁以后应在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逐渐加强对无氧耐力的训练,因为此阶段耐力素质的提高不仅有赖于有氧耐力的发展,而且也有赖于无氧耐力的发展。2在“敏感期”阶段要加强耐力训练的投入,根据青少年耐力素质发展特点,男生在10、13、16岁,女生在9、12岁为…  相似文献   

13.
在运动训练中提高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训练分别叫做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在运动训练中通常包括有氧和无氧代谢两个过程,只不过供能比例不同,我们可根据有氧和无氧供能的比例来安排训练内容和选择训练方法(表1,表2)。表1是说明在不同专项的训练计划中可以培养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应安排训练时间的百分比。例如,一个1600米跑运动员的训练,在训练计划中应有20%的时间进行速度训练,25%有氧训练,55%无氧训练。表2是说明不同训练方法对速度、有  相似文献   

14.
决定长跑运动员赛前身体训练的基本因素是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速度能力和潜在能力。有氧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是长跑比赛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有氧代谢能力主要的指标是最大耗氧量,临界跑速度和无氧阈速度。无氧阈速度是这些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最有效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耐力素质是中长跑运动员的最重要的运动素质,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包括有氧基础练习、有氧问歇跑、长距离反复跑等,无氧耐力训练包括无氧间歇跑、问歇短跑、长距离变速越野跑等。  相似文献   

16.
中长跑、游泳、速滑等多年来一直同属我国的落后项目。但近几年游泳上去了,速滑也上去了,原因是什么?国家速滑队在系统地进行血乳酸测试后发现:速滑各单项包括长距离比赛中,血乳酸达12mmol/L以上,超过无氧阈值的3倍,全然不是有氧为主。于是提出“有氧是基础,无氧是核心,强度是关键,技术是表现”的训练指导思想。游泳队在总结以  相似文献   

17.
一、短跑能力训练的一些生物学原理近代生物学研究证明,跑的能力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有氧代谢,二是无氧代谢。短跑能力基本上属于无氧代谢;而在无氧代谢能力中,又可分为“乳酸能”与“非乳酸能”(注①)(见下图)。上图说明乳酸能、非乳酸能  相似文献   

18.
<正> 发展运动员的无氧和有氧工作能力,是提高身体专项素质的重要手段。要在运动训练中发展运动员的无氧和有氧工作能力,首先应了解肌肉连续工作能量的供应,同时还要懂得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的生理机制,以及掌握运动员无氧和有氧工作能力的评定方法。为此,本文拟就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中长跑的训练主要由有氧训练、有氧和无氧混合训练、无氧训练三大部分组成,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尽快提高中长跑成绩,必须进行无氧训练,无氧训练所产生的成绩应建立于混合训练的转换,转换的效果又建立于有氧训练的基础。有氧训练是中长跑项目的重要因素,是由中长跑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就是要保证运动器官有足够的能量储备,有迅速消除代谢产物的能力,以及通过训练提高内环境的机能稳定性。少儿中长跑训练,应主要从有氧代谢训练入手,因为有氧训练是提高无氧训练能力的基础。2 多课次训练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运动训练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一氧化氮(NO)代谢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有氧训练者、无氧训练者和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安静状态时,2个训练组血清中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氧训练组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定量负荷后,无氧训练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力竭性运动后,有氧训练组NO高于无氧训练组和对照组,2个训练组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有氧运动训练或无氧运动训练均可提高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