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濮之战是晋文公率晋军自晋都绛出发,经卫国北部边陲城邑五鹿,东南经敛盂,再东南攻破曹国都城陶丘,遂撤退至城濮这个地方与楚国军队进行的一场战争。史料在记载晋国进军路线时,对于自五鹿至城濮之后半部分记载比较详细,对于自晋都绛至五鹿之前半部分记载不详,尤其是晋军如何穿越太行山、如何渡过古黄河,均是史学界最具争议的议题,也是探寻晋国进军路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尤其是大战。五大战役之中,又以城濮之战最为精采。城濮之战主要写晋楚争霸,战事发生于鲁停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但其契机则由来已久。春秋初年,楚国在南方崛起,发展非常迅速,极力向中原扩张,兼并了很多小国,“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成为春秋时代地盘最大的国家。从公元前704年起,楚子熊  相似文献   

3.
城濮之战是晋楚两国长期争霸的关键一战。据《左传》记载,晋文公和楚令尹子玉在战前都曾做过具有象征意味的"梦"。从政治视角来解读,晋文公借此建构个人正面形象和战争合理性,坚定了全军必胜信念;子玉梦遇河神而不祭,却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背后反映出楚军众心不一的窘境。在晋楚争霸的大背景下,作为潜意识行为的"梦"被赋予了政治色彩,不仅预示着战争走向,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争进程。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背景简介 殽之战发生在公元前六二七年,是秦晋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是以秦袭郑为导火线,但其深刻的原因则是秦晋双方的争霸意图。在这次战役的前五年(公元前六三二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楚国,阻止了楚国的势力向中原推进,被周天子策命为“侯伯”,从而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对此,秦国当然不会甘心。过了两年(即前六三○年),秦晋两国虽然合兵围郑,但这个联盟  相似文献   

5.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著名战役之一,史籍和史学界对于这场战争的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和意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晋国军队如何自今晋西南到达今鲁西南进行战争,尤其是对晋军从晋都绛至卫国北鄙五鹿的行军路线记载和研究有所缺失,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子玉是春秋初期楚国令尹.《晋楚城濮之战》中楚军元帅,他能征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很受成王信任,也由此养成了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狭隘骄狂的性格,导致了他在晋楚城濮之战——这既斗勇,又斗谋的战争中失败的悲剧,成为饮恨苍天的悲剧人物.春秋初期,周王朝的共主之势日趋衰弱,几个较强的诸侯国纷纷争霸(如秦、齐、晋、楚等),以夺取对诸侯的领导权.南方的楚国,北方的晋国继齐国之后,也抱着扩充势力的雄心,打着维护周朝共主利益及邻国利益的旗号,向北向南推进,闯入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由此,不可避免地打起了晋楚争霸的第一次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  相似文献   

7.
《殽之战》一文,写秦国的军队越过晋国的边境去偷袭晋的邻国———郑,半路上被郑商人弦高遇见并识破他们的阴谋。秦军的将领们估计这回偷袭是难以得逞了,但又不甘心空手而归,便灭了滑国才率领军队返秦。其时,正忙着给刚刚去世的晋文公治丧的晋国新君及臣僚,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决定搁置丧事,出兵伏击秦军。文章写道:“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絰,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已,败秦师于殽。”这次战争,实际上是秦、晋争霸的战争,打败秦军,即粉碎了他们企图东进中原图霸的野心,所以在春秋战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然而,记载这次战争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车的读音为居,因为车是用来居人的。汉以后才改读舍,因为车犹如行进中的房舍。古代的战争,多半是车战,战车是国力的象征。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出动700乘战车,击败了楚军。《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晋国有战车4000乘之  相似文献   

9.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体现了《左传》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成就。通过对《城濮之战》的分析可以看出,《左传》全篇贯穿浓厚的“礼”的色彩,战争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同时强调在战争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读《国语·晋语》,时常会碰到一位人物,他在晋国历经献、惠、文、襄四世,而且每每在晋国政治格局处于转折的关头,便出现了他的警语言辞,甚至在晋文公时期从理论上指导了晋国的变革,并协助晋文公完成了一代霸业。他就是韩非所称誉的“管仲毋易齐,郭偃毋易晋,则桓、文不霸矣”的晋掌卜大夫一郭偃。  相似文献   

11.
《殽之战》是《左传》中描写战争的名著。它写了秦、晋、郑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主要的却是在写秦晋争霸的一场战争。秦晋本是姻戚之国,在对楚的“城濮之战”中又是并肩作战的盟国,晋郑两国又是姬姓之国,理应友好相处。但是,秦伯背信弃义,乘晋侯治丧之机出师袭郑,在  相似文献   

12.
城濮之战,是我国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进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关于这次大战的战址地望,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笔者所知,共有十几种不同的说法,现分别记述于下,供研究和教学参考: 一、‘山东濮城’说(翦伯赞:《中国通史》)。二、‘山东濮州’说(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三、‘山东濮县’说(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尚钺:《中国历史纲要》、林汉达:《春秋五霸》等)。  相似文献   

13.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的争霸战争,一般被认为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但近来很多人对此种说法提出质疑,文章针对质疑结合史料对晋楚双方的国势和兵力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传文,内容是叙述秦晋之间的战争.缘两年前,(僖公三十年)秦晋曾结盟进攻郑国,后因郑大夫烛之武说服秦王,秦才撤军回国,并派祀子等人带兵入郑,协助郑国巩固国防,以抵御晋国.晋文公由于感激秦国曾助他回国掌握政权的恩德,两国关系并未破裂.两年后,晋文公死,晋国发生内乱,当时派驻郑国的秦使祀子便密报秦穆公,建议借机出兵袭郑,自己则准备作内应,以使秦王能完成既定的东进计划称霸中原,但袭郑必经晋地,因此,遇到晋军在殽山的阻击.本篇就是叙述秦晋两军战于殽山的史实.  相似文献   

15.
由卫贡而引起的晋国内战,不仅致使晋国六卿全部参战,而且还引起东方邻国的参与。通过这次战争,晋国由六卿霸晋变为四卿霸晋,从而使君权更加削弱,卿权力更加集中强大,四卿的矛盾也随之激化,最终导致了三家分晋  相似文献   

16.
本根据献记载和实地考察的资料,对晋四卿晋阳之战的原因,经过,历史地位进行了论证,并对战争中的“灌城”形式和引水问题进行了论证。指出晋国封建因素的发展是此役爆发的根本原因,晋阳之战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果,亦即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之界限。  相似文献   

17.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曾先后提到这一点,并把这次战争跟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韩信破越之战、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蜀  相似文献   

18.
智慧的厨子     
如茵 《良师》2011,(4):62-62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他执政时使晋国成为诸国中的强国。晋文公英武果断,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下面这个故事是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殽之战》一文,写鲁僖公三十三年,秦穆公竭其兵力欲向郑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因郑国有备,故秦灭滑国。滑是晋的同姓国,加之晋文公新亡,因此,晋国上下对秦义愤填膺,元帅先轸力主发兵截击秦军。在殽山秦受到了晋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秦国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但是晋襄公偏听了母亲文赢(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的夫人)的  相似文献   

20.
殽之战,是指秦晋之间发生在殽这个地方的一次战争.秦国原是西方小国,襄公时被封为诸候,到穆公任好的时代,国力日益强盛,才开始向外发键,欲称霸中原.先前,秦晋两国的关系基本上是合作的,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秦穆公也曾亲自支持和扶助晋惠公夷吾和晋文公重耳,并把女儿文赢嫁给晋文公.但是,在创立霸业的过程中,秦逐步地沦为从属地位,双方的内在矛盾也随立越来越尖锐,渐渐地由同盟转为争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