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TI565DCS集散系统十余年来在武钢3^#高炉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系统的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新系统除了能对高炉炉况进行实时监控外,还可以提供炉况运行预报,从而达到指导操作的目的,为高炉稳定操作、安全生产和延长炉龄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集散控制系统在退火炉控制中的实际应用系统的整体配置 ,程序结构以及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 ,给出了一种集散控制系统实际应用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基于GPRS通讯方式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GPRS模块解决实际生产中的远程控制问题,不仅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灵活性,而且能降低组网成本和提高安全性。该控制系统以西门子公司的PLC设备及组态软件WinCC,实现了供水系统的集散控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对同类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应用案例,提出了利用CENTUMCS3000新型集散控制系统中的分离信号软件模块,即可将PID控制模块的输出值分割为两个操作输出信号,通过两个模拟量输出通道分别去操纵两个控制阀,从而实现分程控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集散式热处理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利用一台计算机控制多台热处理炉,达到集散型的炉温控制效果.控制系统的核心设计包括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想、下位机硬、软件实现以及上位机软件模块的设置.实验表明,系统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在连续式加热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连续式加热炉的计算机集散系统设计方案及其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参数整定方便、易于操作管理等优点。在冶金企业的使用表明,加热炉在该系统的控制下,可提高炉温控制精度,改善炉内燃烧状态,从而达到提高钢坯加热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实践教学中设备电源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Zigbee无线局域网为载体的电源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组网速度快,可多网络共存,可显示和语音提示告警等优点.系统中心管理机处理器采用ARM7和DSP处理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能同时控制最多63台设备电源.无线遥控器的使用,为指导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系统操作.全系统从机采用无触点双向晶闸管驱动实验设备电源开关,动作寿命长.  相似文献   

8.
以工控机和智能仪表组成集散式控制系统实现渗碳生产过程的控制。以MCS-51单片机系统作下位机,IBM系统作上位机组成气体渗碳过程的集散式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三参数数学模型及实验数据来进行碳势控制,利用PID调节原理来控制炉温。系统的设计达到了准确、直观、实时地控制整个渗碳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工业控制从单机控制发展到集中控制、集散控制,现在进入网络时代,工业控制系统之间联网已成为趋势.本文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中采用Modbus协议实现工业化控制,采用串口实现与TPS/TDC3000系统的连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集散控制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系统的组成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构成。其中,目标体系包括学习与发展能力、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实践情感与观念的培养;内容体系包括“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与三课堂联动的实践内容;条件体系包括实践师资,校内外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包括组织、运行、制度的管理;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制度是农民工培训的关键性资源.从制度结构的视角看,农民工培训的有效供给应重点抓好“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建设.“核心制度”主要包括农民工培训的管理制度、职业资格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和督导检查制度;而“配套制度”的重点则是农民工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看,大学制度与治理是相互作用的,制度对于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实践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治理实践和治理体系有助于制度的完善。大学制度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治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是治理主体与制度实践互动的结果。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规则和习惯等。因此,制度逻辑不是说要去主观建构制度,而是说在制度认知、制度构成、制度运行与制度行为、制度评价的互动中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发展中,人的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要充分注重和发挥人的因素特别是治理主体的作用与价值。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的关键在于通过融通“大学之制”与“大学之治”,使得大学制度通过体制机制建设转化为治理体系,并使得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在治理实践中,补齐制度短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从而使制度逐步成熟定型,推动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全开放实验教学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和射频收发技术,分析论证了全开放实验教学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其中硬件系统包括控制室主系统和实验室子系统.二者之间通过射频收发芯片进行数据交换;软件系统涵盖了实验教学系统、实验辅助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和用户管理4个模块。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但我国有关终身教育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因此,需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终身教育法律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注重非正式制度建设在终身教育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终身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终身教育法律制度配套体系的建设,推进终身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是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教育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必将推动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历代王朝统治者在防腐和反贪制度建设中,除重视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建设外,也十分重视包括谏官制度、考试与选官制度、官规与考课制度、官吏互纠制度、回避制度等在内的各有关专门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对历代的政治清明、道德体系建设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美高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历史过程中,导师制作为一种必要的配套制度,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导师制与学分制的密切配合,能够使学分制得以扬长避短,推动学分制管理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导师制对中美高校学分制历史作用的思考,有助于人们对当前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进程中建立导师制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本科高校学分制管理浅析——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年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管理制度,兼具学年制和学分制的特点,与学年制相比,灵活性增强,与学分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改革现行的学年制、学年学分制管理方式,实行完全的学分制,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指出地方性本科高校现行学年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着弹性不足、个性不足及资源浪费等诸多弊端;认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地方性本科高校已经从理念、资源及管理等方面为实行学分制准备了条件;提出实施学分制管理,应该在管理、师资、课程及配套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价值属性和工具属性构成了制度的基本属性。由于教育科研及其研究者群体的复杂性,教育科研制度与科学制度、教育制度、管理制度和文化制度等,通常会发生交叉与重叠,从而呈现出科学制度属性、教育制度属性、管理制度属性和文化制度属性等多重属性,并由此导致了制度化的诸多困惑,包括制度涵盖的模糊性问题、规制尺度的弹性问题和制度供给结构的失衡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