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翔 《家长》2013,(1):36-36
放养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成长,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到的家长有几个呢?回想我们小的时候,尽管当时的社会环境绝对称不上完美,但至少父母用不着整天担心我们遭人绑架,我们有机会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甚至可以玩儿“危险的游戏”。可是,如今的父母全都在收紧对孩子的管束。有太多的意外让家长担心,家长不敢让孩子自己上学,不敢让孩子与陌生人接触,规定孩子放学之后立即回家,每隔一个小时就给孩子打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2.
让爱飞翔     
<正>从事教育五年,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在孩子的世界里摸索着。他们的世界是纯真的世界,是简单的世界,正是这纯真和简单让我脱离了世俗的繁杂。大家都说孩子们是明天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可为什么我们的花朵慢慢地变成现在大家所说的温室里的花朵了呢?我们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很爱孩子,他们必须听我们的话去做所有的事情。有时候孩子们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学会"手放开"。让孩子自己去创造,去想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个孩子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还是为了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因此,他们的主要智慧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这里就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去点燃思考的火焰,让学生在思考的世界里成长。  相似文献   

4.
孩子从《思品与社会》中认识世界和自己,感悟成长的喜怒哀乐。孩子是否能健康地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思品与社会》教学时,要很好地去把握心理素材.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提高孩子的认知.让他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有很多种办法可以唤醒我们的童年,让孩子融入其中,也让我们去积极体验孩子的成长。当我们可以把彼此的童年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孩子就能成为我们童年记忆的修复师,我们也能成为孩子最佳的成长伙伴。1在大自然里寻找契机我们和孩子,看的动画片不一样,玩的玩具不一样,甚至连食物都快不一样了。但毋庸置疑,大自然是最容易让人放松和寻找到两代人共同点的地方。我们都一样地热爱花花草草,一样地对大自然中的小昆虫、小动物充满好奇。当沉醉在大自然中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起自己童年里最美好、最无拘无束的部分,而这也恰恰是孩子正在感受并逐渐形成自己美  相似文献   

6.
《辽宁教育》2007,(11):F0002-F0002
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着这一群孩子,他们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但他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渴望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分享明媚的阳光。普兰店市特殊教育学校里的老师们说:“虽然这些孩子是不幸的,但我们会让他们一样拥有彩色的童年。”  相似文献   

7.
聊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多与幼儿聊天,可以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个性发展、思想动态,是随机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我们老师用智慧去解读。我们要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和他们融成一片。和孩子聊天,会让你获得许多快乐和感悟,也会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珍爱生命,不仅仅是指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部值得我们去关爱。从与自然界生命的交流中让我们与孩子一起体会生活的喜怒哀乐,感受成长的酸甜苦辣,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平平)  相似文献   

9.
生、死、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为人父母,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更应该教会孩子正视生命。因此我们有责任将如何面对生、如何看待死、如何去爱告诉给我们最亲爱的孩子,即使这些话题是严肃的,严肃得有些沉重,沉重得有些让我们不知如何开口。陪着孩子看看这几部电影吧,让孩子接受一次生命教育,在光影世界里感悟面对生的那份坚守,面对死的那种镇定以及爱的博大,让孩子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0.
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需要让学生多读书,启迪学生的心灵。作为班主任,我愿意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书香世界,一次次生命的感悟,一次次心灵的成长,一次次人格的提升,让孩子的心灵在书香世界里成长。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2020,(2):6-6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某种意义上讲,是养育孩子成就了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课程都补上,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修剪自己的生命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试想,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感兴趣,又怎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呢?如果不是养育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又怎会去探索,去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呢?如果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开阔,这难道不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吗?所有这些改变,都表明我们在成长。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相似文献   

12.
《母婴世界》2013,(10):24-32
每个人都有年华老去的时候,而遥想当初我们都曾有小儿无赖之时。当我们成长为人,站在父母老去和孩子成长之间,应用怎样的方式去面对生命转换的过程?如何让两个时代的人和平相处,让老人家在生命的黄昏依然活出风华意气,让初生稚子一步步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相似文献   

13.
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仿佛重新经历一次生命之旅。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最重要的。要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他感到幸福、快乐,要为他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合格的好父母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一样需要你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善于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我们:“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就小学阅读教学而言,怎样做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呢? 一、挖掘教材,开发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所描述的内容思想性很强,凭着孩子的阅历,在理解上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怎样使孩子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轻松愉快地阅读,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机械朗读课文,更不是逐字…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看来,阅读与旅游是孩子看到外面世界的两扇窗,缺一不可。假期里,带孩子出去走走,开阔眼界,让孩子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变得更加真实生动,孩子会更加喜欢阅读。一个周末,我带儿子去了蓬莱海边,一为了看海,二为了去极地海洋世界看看海洋动物,增加儿子的科普知识。去之前,我们阅读有关海洋的绘本——"神奇校车"系列中的《海底探险》。  相似文献   

16.
在常人看来,文学与幼儿的距离应该是非常遥远的。但认真回忆一下,孩子们的种种表现,实实在在就是一种文学,甚至文学就在孩子的生活里和心灵世界里。只要老师用心灵去感受、用心灵去传递,就一定能让孩子在亲近母语的时候,亲近由母语编织起来的美好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7.
我们能送给自己的最美妙的礼物莫过于孩子。他们让我们感到无限充实,因为他们让我们重新体味童年,让我们对自己和父母产生新的强烈情感;孩子让我们知道,有人多么需要我们;当我们在孩子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时,我们会获得一种延续感;孩子让我们永不止步;让我们有可能再次惊叹于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美丽;让我们重新会问“为什么”;当孩子说“月亮没法走进房子里,因为它没有脚”时,他们让我们用新眼光审视熟悉的事物;孩子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应该把一个合乎人类尊严的世界交给下一代。与孩子哭喊声相伴的不眠之夜,卧…  相似文献   

18.
秉持爱与尊重的信念,会使一位教师乐在工作中。教师不能改变世界,但一念之间,却能改变学生的人生。如果教师失去热爱,学生成长有何期待?“我爱故我在”,真诚地去爱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你的影子将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9.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接受着各种信息。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头顶的天空永远明朗,孩子喝着的水绝对纯净,孩子所走的路总是平坦。更多的时候,孩子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在正反面的交锋中成长。因此,我们教师应用自己的爱去帮助、引导学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海外英语》2005,(6):8-9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不同的挫折和机遇,经历了,才会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这一期我们从最新的动画片中节选了两段对白,来看看动画世界里的父母如何期待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