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各类广播节目中.广播音乐节目一直是最受欢迎的节目样式之一.音乐台的收听率在各系列台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广播音乐节目的主持人也纷纷成为追星族追逐的目标。据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和北京新生代市场调查监测机构的收听率调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音乐节目收听率分别达到了54.2%、52.7%和49%,这说明广播听众收听最多的就是音乐节目,新闻节目已退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2.
杨洋 《现代传播》2002,(1):132-133
在各类广播节目中 ,广播音乐节目一直是最受欢迎的节目样式之一 ,音乐台的收听率在各系列台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广播音乐节目的主持人也纷纷成为追星族追逐的目标 ,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 ,广播音乐节目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除了广播节目之间的竞争 ,音乐电视的优势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日益走俏 ,广播电台在与电视台的拉锯战中又多了一个颇具潜力的“敌人” ,网络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观念 ,交互式信息传播方式使“受众”开始由被动接收转为主动选择。更何况现在的国际卫星电视也是来势汹汹 ,目前全世界的卫星电视节目有 30 0…  相似文献   

3.
在各类广播节目巾,音乐节目一直是最受欢迎的节目样式之一,收听率在各系列台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它常以动听的音乐和轻松的形式吸引着听众。既然是音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就一定要精炼简洁,能用音乐诠释的,决不用语言来描述。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现代广播音乐节目中音乐所占的比例至少在70%以上,那么主持人与听众的沟通和交流就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施媛媛 《新闻传播》2009,(12):89-89
大丰是一个农业大市.广播节目的受众大军主要是农民。那么,作为广播媒体,在对农节目宣传上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目制作成本低、频率覆盖范围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可是,一直以来,在网络和电视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下,即便是在农村,广播仍然受到农民的冷落。所以.如何提高广播对农节目收听率.使农村广播节目获得更广泛的听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我台改版后的《乡间回响曲》节目为例,谈谈对提高对农节目广播收听率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5.
陈虹 《新闻记者》2006,(1):63-65
广播节目市场化,是中国广播体制和业务改革的产物。广播节目制作公司对广播节目市场的介入,不仅为电台提供了更多的节目选择,而且也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可以说间接提高了电台的收听率。同时,广播节目制作公司在推广节目的过程中,促进了广播节目交流.使全国电台通过这些节目了解、学习和借鉴到其他地域的广播节目风格。  相似文献   

6.
无可否认,现在的广播竞争非常激烈,不光有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竞争,同时,还要面对网络媒体的挑战,集团内各频道的竞争。每个频道都希望做出精致、优秀的节目,争取更高的收听率。而音乐节目也是各个频道日常节目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流行音乐广播节目也在这种竞争中走向精致:  相似文献   

7.
音乐与广播的珠联璧合,使广播音乐节目成为最受听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一直占有着广播节目的重要一席,同时对社会音乐生活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唱片工业的发展,广播音乐节目的类型越来越多样,所传播的音乐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音乐电台和综合台的音乐类节目,按照节目形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划分为欣赏类音乐节目、杂志类音乐节目、娱乐类音乐节目、情感类音乐节目。  相似文献   

8.
王小朋 《青年记者》2012,(32):49-50
广播音乐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中最受听众喜爱的节目类型之一。音乐节目除具娱乐作用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引导、教育听众,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广播音乐节目的主持人适应这种需求,努力制作出优质的广播音乐节目。节目创优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优的节目虽然来源于日常播出的节目,但又高于日常节目,对日常节目具有示范作用。音乐对主题表达的能动参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由语言、音乐、音响三部分构成。语言表意,音乐表情,音响表真。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广播音乐节目最富想象性,靠想象感受听觉形象之真、之幻、之美。  相似文献   

9.
郭建 《新闻窗》2011,(1):112-112
在各类广播节目中.娱乐节目一直是最受欢迎的节目形式之一,娱乐节目的收听率在各地电台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广播娱乐节目的主持人也纷纷成为追星族追逐的目标.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县级广播娱乐节同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广播节目收听率调查指标繁复,各项指标如何在频率节目改版中应用,是许多广播频率普遍困惑的问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例的角度,对节目定位系数与目标听众收听率在改版当中的应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
广播音乐节目应该是数量最多的广播节目类型之一,各种类型的电台,几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档或多档音乐节目。一方面这类节目制作相对简单,受众广泛;另外,在语言类节目之间穿插,有利于梳理收听节奏。但目前大多数音乐节目存在套路化和节目受众低龄化问题。如何让节目既有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9):0005-I0005
《灯火阑珊》是创办于1993年的一档子夜陪伴广播节目.在京,津,冀地区较有影响.13年来节目一直位居河北各类广播节目收听率前列.并荣获2004年度中国广播名栏目提名奖。  相似文献   

1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成立促进了电视节目与广播节目的融合,彰显了新时代国家电视台的新风貌,创造了"听"电视、"看"广播的崭新视听世界。深入研究探讨广播电视节目的融合模式,对广播电视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在阐述广播电视综艺节目融合的现状、分析节目融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电视综艺节目和广播音乐节目融合模式,并结合中央电视台《回声嘹亮》节目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歌走天下》融合的节目制作实践,对电视综艺节目和广播音乐节目进一步融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梦 《新闻前哨》2006,(9):56-57
前些时,索佛瑞数据调查公司针对武汉地区的广播受众收听广播节目的情况,作了收听率和占有率的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听众打开收音机是为了欣赏音乐……这说明,音乐节目已成为当今广播电台奉献给广大听众的主打产品。目前,不仅各个类型的音乐广播频率层出不穷,更因为互联网的出现,音乐广播节目之间的竞争有趋于白热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广播节目的结构类型,若要仔细加以区分,可划分出几大类,如新闻类节目、艺类节目、社教类节目、服务类节目等等。正是这几大性质的节目,构成了广播的整体框架。作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的耳目喉舌,广播的新闻类节目在广播节目中无疑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并不等于可以忽视其他性质的广播节目,相反,办好其他性质的节目(如服务类节目),不仅可以丰富广播节目的内涵,而且是提高广播收听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窄播化的发展,对象性节目越来越多,如何提高对象性节目的收听率,是业内人士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残疾人广播节目其受众群的特殊性提示我们,在节目中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这是培养和巩固受众群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于广播媒体而言,打造品牌节目需要从节目定位、主持人素养和营销理念等多个方面来加以经营和运作。下面以温州经济生活广播的品牌节目《大铭的快乐时间》为例,谈谈这三者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为打造广播品牌节目奠定基石。节目定位既要准还要“狠”鲜明准确的定位是广播节目塑造品牌形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的成功与否直接体现了广播节目的舆论导向能力和收听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级电台的收听率大战愈演愈烈,为提高收听率想尽各种办法,各显神通。确实,广播节目是要讲求收听率的,如果节目没有人听,传播效果就等于零。离开了听众的关注和参与,节目也就没有了生命力。但从各地电台的收听率竞争结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有的电台新闻成了花边新闻集锦,猎奇成了风尚.有的主持人节目为迎合部分听众心理,打情骂俏,港台腔屡禁不绝:有个别电台甚至走向极端,按照收听率对节目排队,收听率低的节目动辄就认为质量有问题,把收听率排在末位的节目淘汰掉。笔认为收听率的作用随意放大,直接等同于节目质量,是很不恰当的,因为收听率不是衡量节目优劣的唯一标:隹:下面试图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蒋舟 《青年记者》2012,(15):70-71
提升广播节目质量,听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督导方式,尽管部分电台已有一些尝试,但怎么听、怎么评才更有效率,怎么组织更加合理,如何通过听评达到突出节目定位、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却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海峡之声996巴士广播通过不断完善节目听评机制,边听边议、边听边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节目收听率稳步提升,有两位主持人获得了"全国十佳音乐节目主持人"奖项.下面结合开展听评工作的实践,谈一些做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一、广播古典音乐节目的三大功能 多年来,我国的广播古典音乐节目一直在普及古典音乐知识、提高全民音乐欣赏水平等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近两年来,由于收听率日渐不敌流行音乐节目,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有些音乐电台的广播古典音乐节目时间被大幅压缩,而播出的时间段也越来越偏。整段的黄金时间被流行音乐节目占据。是什么原因导致广播古典音乐节目收听率下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