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档案销毁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从当前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档案馆(室)的档案销毁工作或有名无实,或无名无实,不容乐观。档案销毁工作难开展,既是某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尴尬的难题,也是多年困扰档案工作者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鉴于此,笔者拟对当前机关档案销毁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以期档案界同仁共同探讨,相互切磋,推动机关档案销毁工作的开展。一、机关档案销毁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的不去,新的不拒,档满为患。有些单位的档案馆(室)新档案不断涌进,造成库房拥挤,设备短缺,成本增加,但还大量保存着五六十年代的短期档案。二是鉴而不销,销而不毁,劳而无功。有些单位档案馆(室)老档案多年前经过鉴定已“判处销毁,缓期执行”了,现在又奇迹般的变成“无期执行”。三是雷声大,雨点小,一切照旧。有些单位档案馆(室)档案销毁工作多年未开展,只限于纸上谈兵,造成档案莨秀难分,鱼龙混杂,利用效率低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二、机关档案销毁工作难开展的成因1、思想认识的误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就档案工作而言,档案工作人员和...  相似文献   

2.
试论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各门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及过期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做了明确规定.但因为过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政策性、业务性、责任性很强,自油田建立以来从未组织过鉴定销毁工作.目前,保管在各单位的过期会计档案数量很大,为保管这批档案挤占了库房容量,浪费了人力物力.本文在分析存在误区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措施,比如转变观念,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制定更为细致、量化的档案鉴定制度,增加可操作性;创新档案鉴定销毁机制,提高管理效益等.  相似文献   

3.
宗澍 《北京档案》2006,(12):9-10,15
[规划原文]各档案馆室要重视并认真做好档案鉴定工作,使档案资源在齐全完整的基础上优质精炼. [解读]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基础业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档案质量的重要工作."十五"期间,一些档案室开展了档案鉴定工作,但从整体上看,档案鉴定工作在各单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进室前的价值鉴定工作大多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一方面,档案"入口"关把得不严.一些不该归档的文件归档保存,在保管期限的划分上,有保管期限划得过长的现象.另一方面,到期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开展不理想.档案室开展包括销毁文件在内的全过程档案鉴定工作的很少,造成了档案只进不出的怪圈,导致了档案管理压力加大,保管成本增加.室藏档案鉴定工作,不仅关乎本单位档案的优质精炼,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档案资源的整体质量."十一五"期间,市属单位档案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在建立健全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落实.二、要进一步完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严把档案"入口"关,努力做到有价值的文件一份也不少,没有价值的一份也不收.三、建立健全档案鉴定机构,严格按照档案鉴定销毁方面的规定,定期开展到期档案的鉴定和销毁工作.四、注重档案学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驾驭档案鉴定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档案鉴定就是甄别和判断档案的价值,对其进行不同的处理:或移交档案馆永久保存,或剔除加以销毁,它是决定档案存毁命运的重要手段,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中一项最重要难度最大的环节,关系到国家“历史记忆”的完整。虽说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这项工作的开展相对于档案馆其他工作而言还很落后,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馆藏量和档案鉴定的矛盾日渐明显。探究档案鉴定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正>一、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书档案鉴定工作,就是甄别和判断文书档案的价值,对其进行不同的处理,或移交档案馆永久保存,或剔除加以销毁,它是决定档案存毁命运的重要手段,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中一项最重要难度最大的环节,关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鉴定工作理论的滞后,导致鉴定档案没有得到普遍的开展,在我国现在的各类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中,还保存着大量未经鉴定或鉴定后未作销毁的档案,它们占用了有限的库房,使用了许多装具,耗费了人力去管理,对这些档案,要不要进行鉴定,大多数人主张必须鉴定,而潘积仁同志在《中国档案》2000年第2期上著文认为,对待鉴定工作应谨慎从事,实际上就是不忙鉴定,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应该尽快鉴定库存档案,销毁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现由缘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许多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平时没有形成或积累档案安全检查记录、鉴定报告、交接凭证和档案销毁清册等材料,在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时,为在全宗卷项目上不失分,就采取回忆、编写的方法来补这些材料.  相似文献   

8.
董澄 《贵州档案》2000,(1):35-36
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和鉴定档案的真伪两方面的内容。就档案馆而言 ,档案鉴定工作主要是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 ,即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来判定档案的价值 ,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并据此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它是促使馆藏档案质量优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我国早在 1 96 0年颁布的《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机关档案室工作通则》中就已列入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八十年代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档案法》等重要法规…  相似文献   

9.
档案鉴定和销毁是两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工作。虽然档案销毁必须经过鉴定,但就鉴定工作而言,档案销毁只是档案鉴定的目的之一,鉴定工作还应包括开放档案鉴定、案卷质量鉴定和档案褪变情况鉴定。目前,县档案馆很少开展档案鉴定,即使鉴定了,也很少对应销毁的档案进行销毁。一、开展档案销毁工作的必要性首先,从一般意义上说,馆藏档案也处在不断变化中,过去有价值的档案,现在、将来不一定有价值。档案馆应当一方面不断地接收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进馆,以丰富馆藏;另一方面,对失去保存价值无需继续保存的档案则要及时剔除销毁,防止馆藏臃肿。…  相似文献   

10.
任何单位都会产生梢案的交接问题.<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在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机关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往往忽略档案工作交接这一环节,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为了有效解决会计档案大量占用档案库房及保管难度大等问题,笔者所在的中原油田档案馆开展了保管期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在鉴定销毁工作中,笔者经过对会计凭证内容的分析,发现“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15年”的主张存在法律隐患.  相似文献   

12.
<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基层的一些单位和档案人忽视了此项工作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新、老档案人换岗,而档案交接手续还未办妥,以致出现问题后责任不明,甚至有的基层单位领导或人事干部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交接,造成档案工作环节的脱节.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大连市中山区档案局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辖区内15个单位1976—1997年度的会计档案共计7643卷(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集中开展鉴定销毁工作,是近年来销毁到期会计档案最多的一次,使我区到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  相似文献   

14.
档案学理论认为:"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并据此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1]"鉴定解决档案实体的存毁问题",[2]对经过鉴定"没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已经保管期满的档案就要进行销毁"[3].<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机关应定期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鉴定工作结束后,应提出工作报告,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登记造册,经本机关领导人批准后销毁.  相似文献   

15.
张宁 《北京档案》2004,(11):26-27
工作中,我们发现档案馆与基层档案室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档案馆与档案室之间的业务联系时有脱节,虽然各档案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但是各个机关单位的档案室同样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协调好馆室间业务衔接是保障档案事业协调有序发展的关键,不过现阶段我国的基层档案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发展还不完善,尤其是在开展档案移交工作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更是暴露无遗.就目前我们所做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行业标准<档号编制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于1995年颁布实施.档号编制是档案馆、室在管理各类档案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综合档案室施行<规则>过程中的主要是案卷目录号和案卷号编制的一些认识和做法整理成表,以讨教于档案同行.  相似文献   

17.
市、县、乡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已经开始.在机构改革中,部分单位、部门将被撤销或合并.按照<档案法>、<档案馆工作通则>和省档案局的有关规定,作为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市、县档案馆,要负责接收在机构改革中撤并单位的档案进馆.为了及时做好档案接收工作,确保这部分档案的质量,笔者认为要做好接收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档案鉴定是档案馆业务工作所面临的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恐怕是档案馆界同仁多数的同感.必须加紧对鉴定工作的深入研究,又是档案界同仁的共同呼声.于是,我们便有机会聆读到陆景海、张成阳、马琳三位同志的大作《档案利用之反弹琵琶--浅谈档案鉴定销毁工作》(见《山东档案》2001年第4期).从档案利用实践中反馈档案鉴定销毁心声,进而作出理论阐述,是十分值得称道的.这里,我们也想谈"过期、失真档案的鉴定销毁问题.过期、失真档案应该销毁的认识在我们档案馆界人士中恐怕不占很少数,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许多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平时没有形成或积累档案安全检查记录、鉴定报告、交接凭证和档案销毁清册等材料,在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时,为在全宗卷考核项目上不失分,就采取回忆、编写的方法来补这些材料.这种建立全宗卷的"经验",不仅毫无推广价值,而且是必须绕过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应建立区县档案鉴定工作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福君 《中国档案》2006,(10):46-47
一、建立区县档案鉴定工作机构的背景 (一)区县档案馆鉴定工作现状 1.到期档案价值鉴定——“鉴而不销”。区县档案馆档案鉴定工作是按照《档案法》和国家法定档案鉴定标准对到期档案价值进行鉴定。鉴定方法大多采用直接鉴定法。工作程序是:档案管理科形成到期档案目录一提出鉴定意见一鉴定小组成员传阅一主管领导审核一拟写档案鉴定工作总结。对该销毁的档案实体采取原处保存不进行销毁。这不仅占用库房空间,而且管理人员仍然要对这些该销毁档案投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