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厚良 《军事记者》2013,(10):72-72
新闻界有句行话:抢新闻。说的就是新闻人要有一双发现新闻的慧眼和快写快发的能力。虽然从事新闻报道时间不长,但一条突发新闻却让我真切地理解了"抢"新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当获悉“棉农抢栽摇钱树”这组我拍摄的照片获得新疆新闻摄影作品一等奖时,使我深受鼓舞,也促使我从中深思新闻摄影该走的一条新路子。 新闻摄影,作为迅速快捷、形象引人的独立兵  相似文献   

3.
《北京日报》是我喜爱看的众多报纸中之一,扩为8版后的北京日报,就更吸引我了。尤其是那些新增的大量新闻及新辟的一个个专刊专栏,更引起我强烈的阅读兴趣。每当我读完一条条新闻和一期一期的《青春之旅》、《流杯亭》、《文史》、《杂文》、《京华周末》、《星期刊》、《健康》、《多彩世界》等专刊专栏,我都从中获得不少的教益和知识,使我的晚年生活得到充实。但在阅读北京日报中,也不时感到文字差错和  相似文献   

4.
新闻就是新闻,大家奋起而抢,重要的新闻谁先抢到并发出去往往就是头条。因为头条先声夺人,先睹为快,所以新闻界最为注重的是“抢”或者“抓”头条。头条的分量之重可见一斑。一件事情发生发展到了可以引发社会关注的地步,那可能就是人们要“抢”的新闻了.既然要格才能得到,想必是有分量、有重大价值的事,否则有谁会去白费精力。小时候在农村,一听说“抢”,就知道或旱或涝,需要抢种或是抢收,否则温饱就会大受影响,那“抢”的意义出于实际和必须。我对于新闻这“抢”总是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常畅想那“抢”是在一种什么情景下开…  相似文献   

5.
新闻当抢,但抢新闻当慎,时效性一定要服从真实性。每年都有假新闻出现,大多与抢新闻步入误区有关。1998年3月至12月初,全国十几家颇有影响的报纸都刊出这样一条消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把2000年  相似文献   

6.
创新与抢新     
新闻之新,时间是关键,没有这个意识,新闻也会被放旧,落个望“文”兴叹的份儿。因此,只要发现有新意的事就必须先“抢”到手,尽早推出。才能在抢新的竞争中取胜。3月28日,看到大众日报一版加框发出“山东农业大学不再评职称了”,我顿时懵了,自己苦苦“养”了半年的一条“活鱼”、一则好新闻,眼睁睁地看着被挖走了。  相似文献   

7.
浅议抢新闻     
所谓抢新闻是指新闻记者在新闻竞争中,抢先占有新闻事实并予以刊播。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抢新闻是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一个主要手段,好比众多赛跑选手在众目睽睽之下,看谁先跑到终点。但不同的是,在赛跑中,参赛选手即便得不了第一,也有可能获得第二和第三。而在新闻竞争中,由于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瞬间、一次性的,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不能在第一时间抢发新闻的媒体就等于从根本上失掉了这个新闻。因而,新闻竞争愈激烈,各媒体间记者抢新闻频率就越高。目前,在一座城市里,就连一个小小的交通事故也会吸引数家新闻媒体的记者…  相似文献   

8.
汤小瑜 《青年记者》2017,(12):65-66
从讲究新闻时效性到“抢时效” 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之一.相比于其他新闻价值因素——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时效性往往决定了大部分新闻的报道价值,如果一条新闻很重要,但是过了时效期,那么这条新闻被刊登的概率就比较小.时效性暗示着新闻的保鲜期相当短暂,“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说的就是时效性的特征与特性.从时效性的内涵来看,“时效”代表的是全时性和即时性,全时性指的是全天候、全过程和全方位;即时性指的是零时差和零距离.  相似文献   

9.
在2010年河南省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由我采写的电视新闻短消息<比赛"群殴"观赛"文明">获得了一等奖.回顾整个新闻的采访报道过程,可以说这是个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抢"时间、"抢"敏感而"抢"出来的好新闻.虽然只是个1分30秒的短消息,但是这条新闻的采写播发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意义却是深远的.那就是,地市级电视台不仅能够完全突破突发事件报道的禁区,而且能够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说,记者努力抢新闻,才能有独家新闻,才能有时效。但是,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要抢。有的新闻则需要“养”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去采写。作个简单的比方,假如在精养塘里捉到一条小鱼,假如暂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逝世的消息,原该是由内地新闻传播媒介首先发布的新闻,可这次又被香港的报纸抢了个先。这不仅引起了读者对内地新闻传播媒介的批评,而且也引起了新闻界同行的又一次不满。改变新闻“出口转内销”,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是近几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呼吁要求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时至今日,这种情况的改变,为什么微乎其微,变化不大呢?原因也许是多种多样的,就内地新闻界来说,我以为积极地去抢新闻的意识和行动不强烈,是原因之一。仍以沈从文先生逝世的消息来说,既然有的报社已从海外传播媒介得知沈先生逝世的噩耗,为什么非要向新华社索稿不可,而不派自己的记者前去采访,播发消息?对于这样一条消息,大可不必吊死在新华社一棵大树上,各报自己完全可以争发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发展报道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新闻实践的一大景观.2009年10月1日22:00,我用百度搜索"发展报道",出来1960万条;对比前次记录,2007年8月22日19:00的同样搜索,百度是151万条; 仅仅两年,增长近13倍!  相似文献   

13.
新闻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作为业余新闻爱好者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4年来的新闻实践,使我体会到:写新闻要有一股“抢”劲。怎样抢呢?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抢新闻”成了贬义词。一提“抢新闻”,往往同不择手段、“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新闻作风”联在一起。报上出现了失实报道,领导会批评:“谁叫你们抢新闻的?!”甚至连一些新闻学词典一面肯定“抢新闻是与新闻报道的时效观念的形成与加强分不开的,另一面也认为:“由于片面求快抢快,记者采访往往草率从事因事实不准确而毁及报纸声誉的情况也随之出现。” (注)一句话,“抢新闻”在相当一部份同志的眼里是个不祥之物,工作中常常忌讳它。  相似文献   

15.
在《新安晚报》上有到一则报道,说是崔永元在"我的长征"途中因买狗和别人发生争执;"惊动了110""路人手机记录全过程,云云",大张旗鼓,煞有介事,抢尽了当天娱乐新闻的风头。从人气上来看,这也算是条好新闻。不过,我却从心底里看不起这种挖新闻点的做法。崔永元走他的"长征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我想崔永元他应该抱着很认真的态度来做这个事,可媒体却将其演变成谈笑的娱乐新闻。怎么走长征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其他媒体的竞争,专业报记者如何在“抢”新闻上下足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的体会是,抢新闻有“三字诀”:独、寻、挤。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在网上检索了一个省城的新闻,结果着实令人吃惊,网上会集了4350条新闻,粗略计算一下,负面新闻竟然大约高达70%,烧、杀、抢、淫充斥眼前,以致于给外地人形成这个城市社会治安差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磨』新闻     
“抢”新闻 ,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然而笔者却主张 ,新闻不仅要“抢” ,而且要“磨”。“磨”———通往时效的门径“磨”的提出 ,看似与新闻特性有悖 ,其实不然。“抢”是为了新闻的时效 ,“磨”也是一条通往时效的好途径。“磨”新闻不仅成为一种可能 ,而且十分必要。“效果”并非越快越好 ,既然新闻媒体允许时间要求上的区别 ,新闻特性和新闻发布都要讲究“时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磨一磨”呢 ?要“磨”出时效 ,有三条必须注意 :第一 ,“磨”的对象要合适。一些动态消息、突发事件多侧重于“抡” ,而一些解释性新闻、重大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在网上检索了一个省城的新闻,结果着实令人吃惊,网上会集了4350条新闻,粗略计算一下,负面新闻竟然大约高达70%,烧、杀、抢、淫充斥眼前,以致于给外地人形成这个城市社会治安差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通讯员园地     
今年春天好不容易物色到几个新闻采访对象。遗憾的是,由于我缺乏新闻要抢的观念,竟失掉两条“鲜鱼”。眼看着打进人家“网”里。今年春节后,我到陈集乡陈双楼村一个亲戚家做客。交谈中,得知他家去年收入很高,并了解到他们一个村用来专门卖菜的机动三轮车就几十辆。当时我已意识到这是一条好新闻,可并没有马上采访,心想:现在不是采访的时候,回去准备一下,反正这里离我家不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