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日本人尊称母语课程为“国语”,自1900年“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国语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纵观日本100多年的母语教育历史,特别是战后的日本母语教育,我们认为日本的母语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日语是日本的母语,但“日本语教育”并不指母语教育,而是指以日语为外语的第二语言教育。日本的母语课程称为“国语”,自1900年“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国语教育不断发展完善。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以语言实用为原则,以国际理解为背景,已成为日本母语教育的鲜明特色。一、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和传统的尊重教育承传人类文化,语言承载民族精神。母语教育强调民族特色,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是国际母语教育的总趋势,也是日本母语教育的基本方针。自“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母语教育在学习和吸收他国经验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曾恬 《文教资料》2007,(1):138-139
日本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语言文化教育上都与我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向读者介绍了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中小学国语教育的现状与特征,旨在吸取其经验与教训,探索我国母语教育的改革与改善之道。  相似文献   

4.
日本国语科教育改革的方向朱绍禹近三、四十年来,日本文部省发布的有关中小学国语科教育的文件中,常常包含国语科教育改善方向的指示性内容。同时,在日本国语教育界素享盛名的一些学者,也不时发表关于改善国语科教育的属于方向性的见解。任何国家的母语教育,都是民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公民教育从西方引进到中国。当时的知识精英将公民教育思想编撰、渗透进教科书,叶圣陶就是其中的一位,《开明国语课本》是其亲自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的母语教科书。叶圣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合格公民,《开明国语课本》通过公民形象的塑造,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公共生活教育,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伙伴之间的平等公民关系,使公民教育既充分体现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农耕文明和传统伦理文化的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明国语课本》成为母语教科书进行本土公民教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是多民族、多语种共存的国家,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语言。国家教育实行"双语政策——英语加上一种母语",即以英语为第一语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学母语课程的名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更,在当今时代下,把母语课程命名为"语文"存在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和缺乏表示语种的限制定语等问题。应更正当下我国中小学母语课程的名称。在"国语"、"汉语"、"华语"等备选名称中,只有"华语"最合适。  相似文献   

8.
王丛 《内蒙古教育》2012,(11):40-45
语文教育反思系列之——一、母语在呼救历史的巨轮滚到1919年,以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推行国语以期言文一致案》为标志,我们的母语——汉语,由古代步入现代,由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这本来是历史的必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白话文有两个先天的弊端。一个是欧化影响下的冗长芜杂。钱钟书《围城》形容庸俗文人陆子潇"鼻子  相似文献   

9.
雷芳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3):108-112
汉语母语课程由中学"国文",小学"国语"合称为"语文",这是由当时的学科背景和社会背景决定的。汉语母语课程更名"语文"对于统一课程名称、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由于这一名称存在固有的缺陷,对汉语母语课程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人们对汉语母语课程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加之国际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强,它依存的背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有必要重新确立名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国语教科书中夏目漱石文学教材化的历史,考察战前战后日本国语教科书中收录的夏目漱石文学作品的变迁,探讨夏目漱石文学作品教材化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初,日本教授法传入中国,对中国国语教授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日本教授法的指引下,笔者对国语教授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同时许多教育家提出了教授主旨的主张。文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日本的教育及其教授法主张,重点阐述了日本著名的学者对于教授目的的看法,第二部分介绍了日本教授法对中国国语教授法的影响,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从日本教授法在中国的传播层面,一个是日本教授目的引起的中国国语教授目的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小学国语教育,战前可以说是文字中心教育,而战后的国语教育,则认为文字已不应再做为文字,而应做为语言进行教学,因而便开始着力于语言的教育、词语的教育了。  相似文献   

13.
日本将于2011年4月全面实施小学新国语指导要领.它是在2006年和2007年相继修订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基础上,针对PISA调查中出现的问题重新修订的.它体现了以日本传统语言文化为基础,培养活跃在国际社会上的日本人的教育理念.它突出了以培养有效运用国语能力为重点;以大力充实语言活动为手段;以培养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和热爱传统语言文化,尊重国语的态度为目的的改革基本方针.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它将会影响日本国语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对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89年3月,日本公布了小学各科的教学大纲,并拟定在1990年3月前完成依据新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新教材,审定后将在1991年全面采用。小学国语的新大纲明确地阐述了国语教育的目标: 一、国语教育是语言教育,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国语基础知识。 二、为适应信息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对方的立场及观点的能力。 三、丰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感觉。 文部省提出的基本方针是:通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国语教育,使学生热爱国语、尊重国语、关心国语,树立正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北京市教育考察团中,只有这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出国前,我也曾在报刊上读到过一点介绍日本国语教学的文章,这次有机会出访日本,我多么想深入细致地了解一下日本国语教学的情况啊!然而,我们的活动日程早经双方商定,我没能得到机会和日本同行深入交谈,只是一鳞半爪地了解到一点皮毛。日本对国语教学是相当重视的。从东京都教育委员会颁行的教学计划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学的  相似文献   

16.
1.提高母语教育水平,培养负责公民,使学生形成国家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如法国强调“给学生提供法国文化的要素”;“使每个学生成为自觉、自治、负责任的公民”。美国明确指出:语言学习“能丰富人的心灵,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是集体的观念”。日本的总目标表述为,“加深对国语的认识,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2.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如美国强调“语言学习是个人化的”,“语言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提出“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天赋,他们的语言技巧就能得到最好的拓展和开发”。日本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17.
2008版《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中对日本小学作文教育做了详细的规定与要求,体现了日本最新的最新作文教育观。本文通过对最新《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分析日本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并以此对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同是母语教学,海峡两岸四地的语文(国语)课堂却呈现不同的"生态"。港澳台及大陆教师相互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将促使大中华语文教育长足发展,并在新时代背景下激发两岸园丁积极互动,共同实现育人之中国梦。基于此,澳门中国语文新课程研究会、中语学会一直着力于相关工作,每年组织四地暨新加坡教师进行一次中小学语文教学交  相似文献   

19.
《信》是一篇童话体课文,全文1100字。光村图书《国语》教材将它收入一年级课本,教育图书出版的国语教材将它收入二年级课本。在日本低年级国语课本中,以阅读为主的课文数量十分有  相似文献   

20.
我们很可能被现实的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对历史事实的歪曲与美化所激怒。却很容易忽视历史上日本国语课程中潜藏着的军国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历史教科书折射的是历史观.而国语课程内容则折射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民族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