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昊惟 《教育文汇》2014,(22):11-12
前段时间,“一个人的毕业照”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主角是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的一位毕业生。在中国,古生物学是个不折不扣的“冷门学科”。该学科主要以化石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历史,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灭绝与复苏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6月的毕业季,一位北大女孩儿因为一张"只有一人"的毕业"合影"而迅速走红网络。随之引起人们关注的还有这个女孩儿的专业——古生物学。实际上,自2008年北京大学创立古生物学以来,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都只有一个,可谓是"四代单传"。如此神秘而小众的专业,它的神奇之处又在哪里呢?古生物学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迹进行生物学研究、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历史、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绝灭与复苏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基  相似文献   

3.
地球的历史怎么划分?古老的地质时期没有人类,更没有王朝,不能按照历史书上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的办法来划分。那时候只有各种古生物逐渐演变,别的什么也没有。地质学家想了一下说:就用古生物演变的过程来划分地球历史。35亿年前,地球上没有一丁点儿生命的痕迹,有人叫它为远太古代。25亿年前的沉积岩里,发现了有生命活力的化学遗迹和最早的有机物遗体,生命开始苏醒了,这一时期叫太古代。5.7亿年前,发现了原始细菌和蓝绿藻。别小看了这些简单的原核细胞有机体,它们有非常微弱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后来所有动植物的祖先呢!这个时期叫做元古…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1,(7):32-33
位于法兰克福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世界一流博物馆之一。它收藏了数百万种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和矿物岩石标本,其中的古生物化石展品非常丰富,向人们展示了40亿年以来地球的变迁和各种生命形态的演化。  相似文献   

5.
王刚是班里有名的小学究。这天午饭后,他找到自然课李老师,讨论起“化石”问题。王刚:李老师,我想知道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它和地球历史有没有关系。李老师:你想过没有,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人类文明不过几千年,人类是如何了解地球演化的呢? 王刚:难道化石帮了大忙?! 李老师:你说得对。化石是经过自然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由于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安庆历史文化名人辞典》将明朝桐城乡里大师何唐解作了大体与其处于同一时代的武陟人何瑭。出现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原因不单是在于该辞条作者的马虎态度,更主要的还在于其历史专业素质的缺乏。这种错误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传统历史学科在当今社会所受到的冷遇,另一方面也突显出当前重视和振兴这一冷门学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人们已经广泛形成共识,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而且学科前沿将主要朝着两个方向伸展:其主流方向将继续顺着微观方向即分子生物学方向迅速拓展,另一重要方向将沿着生命历史的轨迹向远古追溯,集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揭示生命演化的真实历程和规律。历史赋予生命科学领域里的中国长江学者的使命是义不容辞地献身于这些前沿热点并力求有所建树。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改变人类世界观的进化论原理,然而,却将重建生命演化历程极其发展规律这一更为艰巨的任务留给了后人。在地球生命38亿年的漫漫长河中,充满了无数大大小小令人费解的创生、绝灭和…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瞬间的生物学“大爆炸”李晶,张启略早于5亿年前,原古海洋主宰了一次惊天动地的事件,这一事件形成了此后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在寒武纪时代的古代水中,出现了生物学家称之为大爆炸的演化:各种生命形式的一次爆炸放射,包含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现有主要动物种群和其...  相似文献   

9.
《河北自学考试》2011,(6):19-20
“冷门”,人们通常理解为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度相对平稳,录取的把握较大的专业;“热门”是指报考的考生较多,竞争十分激烈,录取的把握不是太大的专业。“冷门”、“热门”专业在一定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静止不变的。我们提醒广大考生,报考的院校千差万别,报考的专业不尽相同,报考“冷门”并非是坏事,报考“热门”也未必是好事。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1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科普图书《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书主要编著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冯伟民解答了记者心中的疑问:"这部书按地质年代顺序讲述了近40亿年的地球生命故事,涉及地球的演变与生物的进化以及每个时代特征生物类群的描述。书中大量引用了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成果,辅以大量精美图片,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反映人的命运、表达人的情感、凝聚人类的文明、揭示人性的深度。文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对人性的关照。文学作品中显现出来的对人的苦难意识、理想意识、生活意识、欲望意识、游戏意识、童年和历史意识、无意识(意识的消解)正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生命意识中的部分,在1976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内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分别对这些意识作出了各自的注解,本文从生命意识演化角度来分析文学中的“人”的重建、解构和消解。  相似文献   

12.
许多学生在校时所学专业是人们认为的一些“冷门”,学生自己也感觉当初“入错了行”。殊不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原来所谓的“冷专业”开始预热,就业前景豁然开朗。而原来的一些热门专业,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把目光投向一些“冷门”职业岗位,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阅读》2009,(5):9-10
有一些专业听起来枯燥冷僻,对应的职业也显得不张扬。专业录取的分数线也往往不高,甚至大部分生源都来自专业调剂,但往往在就业时可以和一些对口单位“无缝对接”,加上招生人数少,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因此毕业生在考研或找工作时反倒占据优势,这样,“冷门小径”最后变蔚了就业的阳光大道。图书档案学类旗下的档隶学、图书馆学专业就是这样的“冷专业”。 国贸、法学、计算机……这些昔日让考生“挤破头”的热门专业,毕业时却成了“鸡肋”。而档案学、图书馆学……这些考生一度避而远之的“冷门”,最后却被证明是一只成就未来的“金饭碗”。其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14.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考察生命的诞生、演化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认识生命演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演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珍爱地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小学自然教学》2005,(11):57-57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其主要类型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目前,我国有11处著名的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6.
都说理科生好就业,从大形势来看是没错,然而现实中,依然有很多人走出校门后没法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没有工作。理工科专业怎么选?奔大热门去?可能这边报考人数多,那头就业市场也已趋饱和。奔冷门去?有的冷门专业就业率倒是挺高,可那是因为单位招的人本来就少。不过,同学们也别太担心,只要在圈定一个或几个"目标专业"后,去深入了解相关行业近几年来的发展、未来的趋势,孰"热"孰"冷",也就不难分辨了。  相似文献   

17.
一、“宇宙与地球”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目的是使学生在宏观的层面上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自身演化的进程和地表基本形态的特点和成因。地球是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天体。其特殊性是由其在宇宙中的特殊位置所决定的。从宏观的层面了解宇宙发展演化的基本过程和日地、月地关系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地球上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过程。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 ,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板块构造学说以及外力对地表形态形成的作用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现今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 ,从而有助于认识人类改造地表形…  相似文献   

18.
人类给自己贴上了"万物之灵"的称号,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确,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现代文明已经给地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地球环境保护的认识,科学家们提出了人类活动加快了地质年代推进的观点。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根据地层和古生物  相似文献   

19.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也是位于地球轨道外侧最近的、环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火星的物质组成和天文学特征与地球最相似,可以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或者说是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利用物理规律来探索火星,研究其磁场、大气和气候、空间环境、地貌和水等内容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相似文献   

20.
专业建设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抓手。基于专业的属性与分类标准,以中国首批56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为样本来源,通过量化分析其专业布局特征发现:从总量看,专业大类齐全,专业之间冷热差距明显;从热门专业的布局看,热门专业紧贴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主要集中于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旅游等专业大类;从冷门专业的分布看,冷门专业的区域特色突出。通过层次聚类法得出,“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在专业发展模式方面主要有优势特色专业群驱动模式、应用类专业群引领模式、多科专业协同发展模式等。多元的专业发展模式蕴含着优势特色专业个体的自我进化、专业(群)之间的竞合演化、专业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的协同演化等生成机理。为促进“双高计划”的建设,应固本培元,着力打造各院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同时做好不同层面的制度设计,营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增强专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双高”建设关键环节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