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章以探究广东汕头澄海地区"营老爷"活动中的音乐,主要针对其表演形式、乐器编配、曲目特点以及与其它传统元素的结合,以田野调查为主,并采用访谈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考究。经研究发现,"营老爷"祭祀音乐有着十分丰富的乐器编制,曲目数量众多,结合了歌舞、戏曲等传统元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2.
丧葬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丧葬仪式中,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湾潭镇土家族研究对象,民间佛教音乐为背景,丧葬仪式作为突破口,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工具,力图从音乐角度,针对仪式本身对民间佛教音乐作详细解读,并由此探索民间佛教仪式音乐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及其传承保护。本文采用资料文献互证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间佛教音乐在丧葬仪式中的应用及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客家妇女的社会地位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和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对闽西客家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聚焦客家妇女的音乐行为及其艺术特点,可窥见客家妇女音乐在客家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满族的萨满信仰起源于氏族社会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贯穿于满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积淀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该文以满族萨满仪式活动过程及其仪式音乐作为研究重点,以作者多次到吉林满族集聚地九台地区进行的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满族萨满仪式音乐的功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四句推子相关传承因素的调查,论述四句推子社会功能和发展变化状态,是对考察方法与内容、田野考察、唱腔传承、表演传承变化四个方面实地考察的整理报告.通过对四句推子艺人、表演的考察,对唱腔和表演的传承研究,得出结论:四句推子音乐本体和传承模式正在向着正规发展,但是四句推子和其他很多传统音乐一样,正处在生存的困境中,需要其自身的创新、发展和外界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分析当代妈祖祭祀音乐的类别,妈祖祭祀音乐分专用音乐与通用音乐两大类别;探讨当代妈祖祭祀音乐形态多样化、宗教性与世俗性并存、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征;总结妈祖祭祀音乐背后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阳腔因产生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而得名,曾被誉为"徽池雅调"、"时尚天下"而风靡海内外,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被称为京剧的"鼻祖"。本文主要从对池州青阳腔音乐的历史调查、池州青阳腔音乐现状的调查和池州青阳腔音乐的创新发展设想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客家音乐为例,通过对广东省惠阳区各区镇、各层面学校的音乐课堂的调查,提出几点对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较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田野调查资料对新疆阿尔泰山区图瓦人的音乐生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并通过图瓦传统民间音乐这样一个"文化切片",来展示其现存状态以及剖析其在族群中的文化内涵,试图为今后关于图瓦音乐文化方面的调查研究提供一份翔实的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0.
户县社火起源于西周时期,它形式多样,融合祭祀、戏剧、舞蹈、音乐、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民间一直深受群众喜爱。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研究,介绍了户县社火概况、起源,并结合孔子诗学中“兴观群怨”的观点对其当代意义及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柳欣 《培训与研究》2008,25(10):84-86
户县社火起源于西周时期,它形式多样,融合祭祀、戏剧、舞蹈、音乐、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民间一直深受群众喜爱。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研究,介绍了户县社火概况、起源,并结合孔子诗学中“兴观群怨”的观点对其当代意义及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徽州民歌的书写并不是基于音乐本体意义上的再现,而是在田野调查之后的描述和反思。书写徽州民歌,就是在音乐民族志的理论和方法指引对徽州民歌进行研究,这既是对徽州民歌文本性的描述,又是对其文化内涵的一种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13.
庙会亦称"庙市"或"节场",是民间为祭祀祖先或举行宗教仪式而举行的集会活动。一般由古代的宗庙社郊制度演化而来,被称为"真正活着的民俗"。庙会最初以其宗教、祭祀等性质存在,而后在社会不断演化及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加入了经济、娱乐、文化交流等因素,继而成为中国民间一种传承久远、百姓喜闻乐见的综合性集会活动。而在庙会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音乐作为它的主干表现形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河南浚县大伾山庙会为例,对音乐在庙会中的重要角色及其特殊魅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土司制度渊源可追溯至远古,在土家族远古至土司早期的音乐活动中,其音乐内容大多数与祭祀及祖先崇拜有关,这是由土家族先民生活、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从土家族土司音乐发展脉络来看,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形成与土家族宗教祭祀、民俗民风、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66):184-185
一年一度的太平会是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仁兴镇西村全体村民的一个重要日子,其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神灵、祭扫村子,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和神灵的庇佑,为村民们消灾辟邪,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六畜兴旺。本文以2016年农历6月西村太平会为田野调查内容,记录了念经开坛、封村路、洒净、送法船等祭祀的全过程,不仅记录保存了民间传统文化,还领略了传统祭祀的民间音乐、歌舞、绘画等艺术形式之美,体会了邻里之间亲如一家的和谐之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自身人性和人格。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调查等手段,梳理有关安徽琴书的起源研究,对起源于扬州清曲、起源于凤阳歌以及起源于山东琴书的三种观点进行了初步论证,得出安徽琴书起源于多种音乐形态相互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安徽琴书起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调查等手段,梳理有关安徽琴书的起源研究,对起源于扬州清曲、起源于凤阳歌以及起源于山东琴书的三种观点进行了初步论证,得出安徽琴书起源于多种音乐形态相互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特殊性和音乐美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音乐美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人们对于音乐美学的认识是相对的,可能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音乐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不同民族对音乐美学的体验和感悟都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对中西方音乐美学的不同进行比较,推动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村落是一个多元空间的复合载体,是展示村风民俗文化的舞台,底蕴文化内涵丰富,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祭祀音乐作为一种民间信仰音乐的存在,同样受当地村落文化的影响,祭祀中祭品的供奉、音乐的传递等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向社会展示本土村落文化。从人类学视野解读村落中的祭祀音乐,分析音乐存在的文化场域和演唱空间背景,从而探讨地域文化下的音乐特征,利于村落文化的展演和社会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徽州丧葬仪式音乐的用乐程式与其信仰观念和仪式行为密切相关.它的用乐程式既有"一词多曲、一曲多用"固定因素,也有根据具体仪式过程而灵活随机选择曲牌种类的非固定因素.文章选取歙县岔口镇丧葬仪式音乐作为田野个案,结合音乐形态学、民族音乐学和仪式音乐民族志的研究理论来剖析徽州丧葬仪式音乐功能与作用,通过研究丧葬事项和音乐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