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周志恩 《新高考》2011,(Z1):32-33
托物言志是借助富有某种显著特征的具体之物来寄托特定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类散文,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之物的特征,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志趣愿望的散文。"托物言志"中的"物"是作者借助那些与现实密切相符的事物作为自己思想情感的载体,将其人格化、感情化,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对这个思想情感"载体"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寄托自己的情志。一、找准所托之物,把握其  相似文献   

2.
散文有着散文的创作规律,也有着其相对应的阅读策略。教师要善于把握散文阅读的一般规律和文本的独特类型,通过把握文路、梳理线索、关注语言、洞察内涵等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托物言志的散文世界,实现对经典散文的深度解构,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研制内容、聚焦语言和洞察手法三个角度深度解构托物言志类散文,在积累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曙嘉 《语文天地》2013,(10):34-35
散文一般讲究表现手法的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对这些技巧进行鉴赏,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所以,阅读散文还要注意表现手法产生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的主要文体,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其审美素养发展。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篇目占比较多,可见散文教学的重要性。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围绕《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学,深入研究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探讨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羚淼 《考试周刊》2011,(78):33-34
托物言志类散文,由于作者并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借助事物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这类散文最难读懂,是学生在阅读中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初一年级,在学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时,选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让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教学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仔细对照一下,看你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一、从整体上把握作品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的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整体阅读。解题时,首先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 明确这篇散文是托物言志,还是阐述人生哲理。其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  相似文献   

7.
这一单元主要是学习散文,(另加唐宋诗5首)散文也是密切反映生活的,有的托物言志,如《白杨礼赞》;有的借景抒情,如《听潮》;有的边叙边议,如《钓胜于鱼》。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及重点应放在:一是初步理解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二是学习从文眼(线索)入手阅读散文,三是挖掘美育教育因素,同时加强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主要学习散文 ,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单元的学习重点 ,一是初步理解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二是训练朗读。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都属表现手法即艺术特色 ,所以 ,学习本单元需要的是深情的感悟和丰富的想象。对于典型句段 ,不能蜻蜓点水 ,要品味欣赏。所得感受也是艺术感受 ,这种感受一旦表达 ,应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 ,而不是理论抽象的 ,不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白杨礼赞》是抒情散文 ,其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内容可以看出 ,作者所言之志是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  相似文献   

9.
<正>托物言志,又叫咏物言志,指的是一种借助具有显著特征的具体之物寄托特定情思的表现手法。记叙文中的托物言志,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事物的形态,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愿望等。作文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物"为基础托物言志的记叙文,"物"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写志的基础是咏物,如果不能在文中很好地展现所  相似文献   

10.
以描景状物为主,托物言志的散文讲究含蓄蕴籍的意境创造,本文通过对几篇以描景状物为主托物言志散文的简析,介绍了鉴赏这类散文意境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魏清潮的散文走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写作套路,但他不会生硬地以自己构造的隐喻系统去改造和提升自然,而是赋予自然独立的美和表现价值。另外,他的大多数散文也不像过往的许多散文那样围绕意境的创造来谋篇布局,而是借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通过扑面而来的一个个画面的闪回、重叠或者对比,抒情或言志。  相似文献   

12.
综观2002~2006年高考语文阅读鉴赏试题,散文阅读占绝对优势。作为文苑中的大家族,散文包括的面很广,而咏物散文是其中鉴赏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因为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征是借物抒情、借物明理或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因而文意也就多了一层隐含义,给阅读鉴赏造成一定困难。那么如何才能解答好高考咏物类散文阅读鉴赏试题,现根据命题角度作了如下几点思考。解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探寻所咏之物的象征意  相似文献   

13.
周春林 《初中生》2009,(4):33-34
在作家笔下,松树为何会那样坚强挺拔?也许蕴含其中的正是作者顽强向上的个性;荷花为何会如此孤傲高洁?也许倾注其中的正是作者追求圣洁的情操。这样的写作方法被称之为托物言志。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头戏,也是考生备感头疼的考题。笔者以为,散文阅读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解题的关键还在于把握阅读规律,在“读懂”上下功夫。读懂了文章,把握了文章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同顺风行船,定会事半功倍。一、从整体上把握作品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的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强调整体阅读。解题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发挥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进而把握文章主旨。2004年高考全国卷二选取了著…  相似文献   

15.
杨帆 《考试》2011,(Z4)
象征和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托物言志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都是把直白的概念或抽象的事  相似文献   

16.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象征等。在回答表现手法类题目时可采用三段式——手法+内容+效果。就是要回答出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内容,有何效果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作家笔下,松树为何会那样坚强挺拔?也许蕴含其中的正是作者顽强向上的个性;荷花为何会如此孤傲高洁?也许倾注其中的正是作者追求圣洁的情操.这样的写作方法被称之为托物言志.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备考提示写景咏物类散文主要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寄托深意。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借此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常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作者往往用含蓄的词句点明文章深层的主旨以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这种题材的散文一直是高考散文阅读选材的重点,也是多数学生感觉  相似文献   

19.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1,(24):36-37
诗法指津"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20.
1、从整体上把握作品。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的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强调整体阅读。解题时,首先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感悟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体验,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进而把握文章主旨。文章的主旨明白了,思路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