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澳门、珠海小学生体质发展的比较。研究对象为参加澳门(2000年)和珠海(2000年)小学生体质调查研究的年龄在7岁至12岁小学生共13,658人,其中澳门学生1,427人,珠海学生12,231人。分析结果表明:两地小学生身高、体重在总体发展趋势上的差异并不明显;澳门男女生平均心率明显高于珠海男女生平均心率;澳门男女生50m跑的成绩明显低于珠海男女生的成绩;澳门男女生的力量素质(手臂握力)的发展水平明显不及珠海小学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脑电图主要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而神经系统的发育是速度素质的基础.本论文旨在研究正常青少年儿童随年龄增长的脑电发育特征,分析其与速度发展的关系,以期找到利用脑电图特征来预测速度的可能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广元市620名6-16岁中小学生,采用Nation9128W数字化脑电图仪测试其安静闭目清醒状态下脑电图,分析各导联绝对和相对功率,并同时测试其50m跑成绩.结果:(1)6-16岁儿童少年脑电各频段相对功率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随年龄增长,δ、θ、α1波相对功率减少,α2和β波相对功率均增加,并且6-11岁和13-15岁是α2波的快速增长期.(2)男生速度素质的自然增长期为6-15岁,女生为6-12岁;男生速度敏感期为6-10岁和12-14岁,女生速度敏感期为6-9岁.(3)高速度素质儿童的50m成绩与α2%的相关系数为-0.64,而与θ/β比值的相关系数为0.71.结论:儿童少年脑发育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特征,具有快速增长期,6-10岁为速度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其中α2相对功率和θ/β比值是儿童速度素质发展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5年陕西省10个市、1个区,城乡3-6岁组男、女幼儿共计3 520人的体质监测结果,对我省幼儿身体素质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3-6岁期间幼儿素质发育水平增长迅速,上、下肢、腰腹肌力量、平衡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男优于女。柔韧性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优于男。城乡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中国和越南2010年青少年的体质测试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两国12—15岁青少年的体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身高与体重均明显高于越南青少年;中国12—15岁男生、12—13岁女生肺活量明显高于越南同年龄段学生,越南14—15岁女生肺活量则高于中国同龄段女生;中国12—15岁青少年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明显高于越南青少年。整体来讲,2010年中国12—15岁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高于越南。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两方面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并为越南提高青少年体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苏州市2005—2008年7—12岁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系统分析,揭示其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将民间体育游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6岁幼儿的体质测试数据按照国家标准评级,对各项指标的优秀率和均值进行检验,得出两组的综合评分差异是显著的,民间体育游戏对提高幼儿的体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对2000年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中11地市3~6岁年龄段儿童(分男女)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数据,进行了以年龄为特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600名新老士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能训练中实验组实施体能训练实验方案,对照组按部队现行方式组织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和场地条件相同。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方案的设计符合部队体能训练的实际,具有可行性;2)实验方案比部队现行训练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增强士兵体质;3)实验方案对改善新兵的体质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州18-55岁成年人体质状况的了解,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男女体质随着增龄而渐降,符合人体生理降低规律;达标等级偏中,优良率不高;与层次相同城市的同龄人比较不占优势。因此,进行持久科学的体育锻炼,是体质得以增强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国民体质监测资料,对济宁市就业高峰年龄段(20-24岁)人群的体质状况及特点进行研究。旨在制定该人群体质评价标准,为劳动和人事部门用人提供客观依据,以服务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借由对甘南藏区6~12岁年龄段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甘南藏区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与多维生活空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甘南藏区6~12岁儿童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等诸多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6~9岁年龄段男、女儿童BMI指数和肺活量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差异显著。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加,这些指标与全国平均值比较差距越来越小,而且无显著性差异。身体素质指标与教育活动空间高度相关,并随着学龄增加,身体素质提高明显。结论:甘南藏区学龄前和低年龄段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受藏区传统社会、家庭和宗教生活空间影响较大。而大年龄段和高学龄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受教育活动影响较大,教育活动空间成为提高甘南藏区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最有效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巡回练习法,对其进行为期12周的教学试验。结果显示:巡回练习法可有效地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且增长幅度好于一般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市不同体重指数成年人身体机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中河北省石家庄市20-39岁成年人809人(男416人,女393人)进行体质测试,分析BM I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安静脉搏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血压随BM I的增加而升高,男性血压同年龄段均值大于女性,肺活量/体重男女组间差异具显著性,同年龄段男性均值大于女性,台阶指数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同年龄段女性得分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参加健身运动锻炼两年以上的运动组和无锻炼习惯的安静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某些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坚持健身运动可使体脂%、腰臀比降低,安静脉搏较低、台阶指数较高,并可适当改善肺功能,对维持和发展中年女性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等身体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布依族学生1991-2000年体质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掌握布依族学生体质变化规律,利用1991年和2000年全国学 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布依族学生体质进行9年动态观察、对比和分 析研究。结果表明:9年间布依族男女学生速度素质(50m跑)和力量素质(立定跳远 和女生仰卧起坐)各年龄段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柔韧素质变化不大。而布依族学 生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男女1000m跑、女生800m跑上在7~12岁男女生 有所提高,而13~18岁男女生负增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成年、老年人身体成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深圳市参加体质测试的12000名20~69岁成年、老年人中的1506人(男971、女535)用INBODY3.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后进行深入分析。采用IN—BODY3.0人体成份分析仪进行体重、脂肪含量、肌肉含量、腹部脂肪比等指标测试,并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后,再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男、女BMI指数、脂肪比率和平均数的变化趋势,分别计算了男女BMI指数与脂肪比的相关系数和一元回归方程。研究测得了男、女性从20岁至60岁各年龄段肌肉比率与脂肪比率的平均数,并由此发现了男女性肌肉比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小,脂肪比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男性少年儿童的体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凉山地区的385名(7~17岁)彝族男性少年儿童的32项体质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中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两臂展长等计算出年增长值、年增长率。各主要指标结果显示:在8岁(除坐高)、11~12岁、14~15岁时各项指标快速增长。两臂展长,年龄越小,较其身高相比越短,至15岁以后两臂展长逐渐超过其身高。调查中还发现各年龄组的各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四川汉族同龄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综合评价广东省2010年19~22岁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根据 广东省2010年19~22岁学生体质数据,采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原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8个 学生体质状况综合评分评价模型计算体质分并进行评价;结论:无论男女生19~22岁城市学生的体质水平 略优于乡村学生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根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对天水地区中、小学7—18岁学生的调查结果,从年龄发育规律、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年龄发育规律:男生在18岁前,女生在16岁、17岁前六项身体素质的发育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并达到高峰值.2.性别差在现为,随年龄增长男女之差呈显著增大的趋势.3.在城乡差异上,速度项目和上肢力量城市学生优于乡村学生,耐力项目则乡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20.
广西20~39岁成年男子体质因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广西20~39岁成年男子体质的主要因子及其因子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对象体质因子的内部结构、各因子对体质影响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各指标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在10个主要因子中,最重要的是身体围度因子和体育锻炼因子。身体围度因子的7个指标都非常重要,相互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是否锻炼及锻炼时间是体育锻炼因子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