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升温,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的短缺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概念逐渐形成并受到广泛关注。在国际社会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与义务讨价还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吸收国际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早探求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碳排国,已将低碳发展列入发展规划,并向国际社会做出明确减排承诺。但我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呈增长趋势。在这一国情下,要实现国际减排承诺,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扩大森林碳汇与提升民众低碳意识,早日实现我国经济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而节能减排技术还很落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对于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矛盾十分不利。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做法和政策,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率大幅攀升等问题的发生已逐渐使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国际社会纷纷采取行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创建低碳社会。武汉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中心城市,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低碳经济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武汉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适用性强的减排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人类向往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气候、排放、能源等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进一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急需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之路,同时也为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一种新型经济——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7.
吴芳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3):112-114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气候、排放、能源等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进一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急需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之路,同时也为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一种新型经济——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8.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低碳屋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屋顶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绿色工程之一,主要包括太阳能屋顶和绿色屋顶.建设低碳屋顶有利于节能减排、减少热岛效应、降低能源强度、提升商业价值、增加就业等.目前中国发展低碳屋顶主要存在观念、政策、技术、资金等问题.借鉴低碳屋顶发展的国际经验,中国发展低碳屋顶应采取制定低碳屋顶计划、完善低碳屋顶的产权规定、构建低碳屋顶服务体系、促进低碳屋顶技术创新,争取国际合作和加强低碳屋顶的宣传与营销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昊  吴美艳 《数学教学通讯》2010,(5):16-17,60,61
“低碳经济”这个词在2010年首次进入“两会”十大热点。2009年11月.中国公布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绿色”“低碳”“节能减排”.这些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热过如何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在本次“两会”上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全国政协的一号提案就是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由此可见.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物流业要不要发展低碳物流,专家态度趋于一致.那么中国该如何实现低碳物流?通过研究低碳物流的内涵,根据当今资源战争、节能减排等低碳经济紧迫形势,分析我国实施低碳物流存在运输环节空驶现象严重、城市配送问题严重、低碳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随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低碳物流发展策略,实现电子商务和低碳物流的共赢.  相似文献   

11.
全球能源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国外低碳经济应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是: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寻找一条协调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进入新千年,中国究竟为节能减排的低碳进程采取了哪些行动?中国各行业在低碳与金融危机交织的背景下,又将如何突破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围?官方:全力推进低碳时代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共同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面对碳排放这一外部性问题,国家需要通过经济政策对市场失灵加以调控以推动节能减排。笔者通过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从低碳政策取向方面提出了目前发展低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低碳经济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模式与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其来自于国际层面的节能减排压力正在逐日加剧。蓝色经济区已经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但并没有划定明确的减排目标,目前所涉七市政府出台的低碳政策均在笼统的鼓励倡导阶段停滞不前。针对目前蓝色经济区的低碳目标立法难、政策混乱的现状,阐述构建低碳立法评估体系的初步设想,力求以此为切入点为目前蓝色经济区的低碳法制建设渡过“瓶颈期”。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还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份,同时也是高碳排放省份,在节能减排与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山西省国有煤炭企业必须走低碳经济道路。在发展低碳经济道路上既存在内部优势与劣势,又有外部的机会和威胁。面对内外部环境,煤企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即节约资源、提高技术、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以其独特优势和巨大市场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正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一未来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如今,广西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一极,正以崭新的姿态与积极的步伐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广西地方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应做好战略规划,建立政策法规体系、企业监督体系、战略同盟体系、科技支持体系以及发展高新低碳技术产业、低碳文化和教育事业等,初步构建了广西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8.
沈斐 《考试周刊》2011,(66):233-235
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低碳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住宅走低碳之路是大势所趋,也唯有向低碳经济转型。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也将成为我国房地产业新的增长点、新引擎和制高点。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下我国住宅的可持续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低碳经济下我国住宅可持续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低碳经济指导下的我国住宅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中国在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方面进展较快,在低碳经济内涵研究、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机制和政策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碳税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低碳偏好能够促进消费者低碳消费,刺激企业低碳生产,有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了把握当前消费者低碳偏好领域的研究状况,更好促进减排效果,对收录于中国知网的相关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结论:一是消费者低碳偏好可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二是我国消费者低碳偏好研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生产端、消费端以及政府端。三是我国消费者低碳偏好领域要加强低碳偏好形成机理分析和影响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