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扬州丛刻》是扬州地方文献精华的宝库。本文以较为详实的史料,勾勒出扬州近代文化名人陈恒和以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刊刻浩大的文化工程《扬州丛刻》的历史脉络,介绍了《扬州丛刻》的基本内容,评价了他对扬州近代文化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郑之侨这位于清皇朝距今已二百二十多年的广东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活动及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著的《郑氏丛刻》之中,而《郑氏丛刻》尚在人间流传者只有二部,是潮汕地区的珍贵历史文献。笔者现将其经历、思想及著作分述于下: 一、郑之侨的经历郑之侨,字茂云、号东里,潮阳金浦人(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县)。生于清康熙末年,雍正  相似文献   

3.
毛晋(1599—1659)是明末清初常熟地区的著名藏书家兼出版家。有关毛晋的交游及创作研究,以往所据的主要资料有二种:一是毛晋亲自所编的四种诗集,即《和古人诗》、《和今人诗》、《和友人诗》及《野外诗》,收入民国初丁祖荫所辑《虞山丛刻》(以下分别简称为《和古》、《和今》、《和友》、《野外》,或合称为"自选集");二为《以介编》,亦收入《虞山丛刻》,此编收毛晋六十岁时朋友所赠祝寿诗词,由他的四位后辈张宗芝、王沩、王  相似文献   

4.
冷凇:很高兴能与阿巴斯先生相识.2007年我曾经采访了半岛电视台驻京分社社长伊扎特先生,两年过去了,很多读者都想继续了解"半岛"这个独特的"声音"以及新崛起的半岛电影节现状.  相似文献   

5.
这篇有关"上海记忆"的故事,是2012年5月由一位名叫沃夫冈的德国友人将140余张有关"上海记忆"的珍贵老照片捐赠上海市档案馆引起的,但真正追溯起来,故事最初的源头却是从沃夫冈先生的父亲怀特.约翰纳斯.沃特基先生身上开始的。怀特先生1902年6月出生于德国莱  相似文献   

6.
被黄炎培先生称为"新闻界之释迦牟尼"的著名报人俞颂华,离开我们已经整整61年了.回溯俞颂华先生不平凡的报人生涯,不禁令后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7.
作者利用1982年参与调查考证"曹雪芹画像"真伪的经过详细叙说了"曹雪芹画像"的问世.国内外红学家、历史学家研究考证该画像真伪的经历和争论的焦点.红学研究家周汝昌先生等人认为,此画像是稀世之宝,画像中人为曹雪芹本人,该画像的问世对"红学"研究价值极高.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等人,对该画像的研究考证结果判属此画像中人"但不是曹雪芹,而是俞雪芹."遂与周汝昌先生的考证发生了冲突.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专家,执教山大47载,曾任山东大学副教务长、中文系主任等职的萧涤非先生诞辰100周年.山东大学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世纪回响》--山大知名人物系列纪念活动"之纪念萧涤非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在山大陆续展开.校档案馆主办纪念萧涤非先生诞辰百年图片展览.  相似文献   

9.
2006年《档案管理》第3期上发表了郑仁先生的《档案业务指导的"弱化"与"滥化"》一文,通读郑仁先生的这篇文章,感到郑仁先生对档案的实际工作非常熟悉,对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危机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那一位导师     
二○二一年一月十日,沈昌文先生病逝,我心痛万分,一时六神无主.参加完沈先生的告别仪式,我回到家中,给钟叔河先生打电话,聊了十几分钟.最后钟先生说:"你与沈先生的师徒情谊,很难得啊!"听到这里,我心中一阵刺痛,不自觉中,眼里滚落几滴清泪.我做出版己近四十年,说到师徒关系,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追随沈昌文先生做事,直至他老人家九十岁高龄,溘然仙逝,尊师之情,须臾未敢懈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