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相似文献   

3.
潘晓宁 《教学随笔》2014,(10):20183+183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归.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好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艳 《快乐阅读》2013,(13):107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无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一、活动——激趣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沟通课堂内外,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真正使语文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语文世界的博大精深,体会到语文世界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
任会凤 《考试周刊》2012,(56):34-3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积极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1.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杨光俊 《成才之路》2009,(20):77-77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很多学生不爱学习语文,这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这样着手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创造胜任和成功的条件;创设竞争机制;适时鼓励,因材施教几方面入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成高效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黄明军 《广西教育》2014,(33):71-72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丰富的语文教材,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端引趣法开端引趣法泛指教师在课堂开始时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观念更新自己,想办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林素华 《考试周刊》2011,(91):48-49
"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摇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学生(特别是处于条件落后的农村学校的学生)还在教师不停地讲授中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教好语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就我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谈些浅见。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明: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对正在成长发展的孩子而言,兴趣更是他们从事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兴趣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越的情感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努力去获得广泛的知识。兴趣决定学生的自信,由此可见,学生要想学好语文课,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这就要求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把权力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人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归。一、活动激趣。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