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漂亮的"外衣",是让人可以呼吸的"氧气",不但可以让人们生活更有激情,而且能让人们充满生命力!音乐教学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在这方面,多媒体的介入,较好地使音乐教学全方位地体现了学科特色,让学生从"静静"地学习的"静态课堂"学习转变为"动态课堂"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
吴芳 《教书育人》2014,(6):30-30
"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能否生成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问题应该流淌于数学课堂中,贯穿于学生求知的全过程。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陈哲 《文教资料》2011,(12):71-72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语文课堂中"说"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说",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作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课堂中"说"的魅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罗欢 《广西教育》2011,(20):61-62
一位著名艺术家说过:"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是把艺术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艺术,既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又能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能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那么,音乐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生气,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养。以下几个方面是基础:设置创新的情境;以读启蒙美感吸引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以个性的教学语言驾驭课堂;创新使课堂绽放恒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魅力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大门的"金钥匙"。一、爱,是增添教师魅力不竭的源泉;二、博学,是提升教师魅力的根本。鲜明的个性艺术,是提升教师魅力的助推器。语文教师要保持和提升自身的神奇魅力,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是数学学习的宗旨.数学教师要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的味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习惯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英 《考试周刊》2012,(63):116-116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一定的"空白",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画皆妙处的艺术境界。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在教学预设中巧"留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同时在生成中绽放出课堂真正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温信梅 《成才之路》2011,(34):11-1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语言表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怎样让课堂活起来?教师的语言魅力非常重要。一、精彩的引入语言一部好的作品,其开场必然是引人入胜的,这样才能让人产生看下去的愿望。精辟的引入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状态。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  相似文献   

10.
钮丽霞 《甘肃教育》2014,(24):41-41
正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方式更是一门艺术。适度、得当的批评教育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潜心研究批评的方式方法,起到批评教育的效果。批评教育方法也是有章可循的,也有其内在的科学性,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深入探究各种教育案例,深入剖析学生的心理,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批评教育模式,讲究批评的艺术,让批评处处彰显教师对学生深切关怀爱护的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11.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当前的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如何处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吸引到政治课中来?这些都要靠政治课的魅力。那么,怎样焕发政治课的魅力呢?本人就此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用接受美学来观照"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我们会发现,从认识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本体,从方法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的学习。它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对话、创造与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起"艺术兴学"的学习语境,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期待",有利于让学生由"实际的读者"顺利地靠近或变成"隐含的读者",让学生在学习时多些"顺向相应",少些"逆向遇挫",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及知识之间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活泼自主的学习语文,实现语文自主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走出"考什么就学什么"的语文学习误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满怀兴趣的学习;构建艺术课堂,让学生"疲惫的心灵"振作起来;让成功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在教师创设的"人人都能成功"的氛围中积极学习;实现霍林姆斯基所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非必修书籍上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王镇宝 《考试周刊》2011,(51):41-42
语文课堂教学与说书有着许多共通性,将说书艺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是可行的。语文课也是可以进行"表演"的,能够把学生带入语言的艺术殿堂,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熏陶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样教师就必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悟、体验数学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艺术课程,对健全学生发展具有重大价值.音乐课程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学习音乐,能够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增强,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中驰骋想象,能够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但从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基本无法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为此,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上融入创新元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爱上音乐.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艺术。要使其散发出艺术魅力,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表演、美术等艺术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姿多彩的课堂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从而爱上语文,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补白,与之相对,就是填补空白的意思,目的是让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更加丰富。语文教学同样需要讲究"留白"和"补白"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学校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的目的和中考命题"能力立意"的现实,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必须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以知识为载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教"导"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炬,让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尽情挥洒,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实现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