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意象是中国诗词的基本审美单元,明月意象是李白诗歌中使用较多的意象,蕴含着李白的生态智慧,从生态视角对李白诗歌的明月意象进行解读,以此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关系,解构李白明月意象构成的新鲜生动丰富的生态世界,为李白的诗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月亮在中华民族的审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吟咏明月几乎是古典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而李白诗歌中的“明月”意象更具有无限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月亮在中华民族的审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吟咏明月几乎是古典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而李白诗歌中的明月意象更具有无限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张君香 《生活教育》2012,(14):58-60
"月亮"在李白的诗歌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李白把他对月亮的真切感受和自己的主观情绪、愿望有机统一,融入了诗歌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白的一生与明月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在李白的诗中,明月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也是李白内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李白诗歌中,写月的诗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描写,可以从一个角度管窥李白文化心理。李白诗歌月亮意象反映了李白对自我的高度肯定、超脱凡俗的理想追求和他的赤子真诚。李白将自己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及女性比作尊贵华美的天上月,与之交流、相知;李白虽然大半生都在四处奔波,却以诗歌的方式构筑了一个依然超脱凡俗的艺术空间,这个空间里,明月占据了相当重要位置;在李白心中,故乡和朋友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诗人对月亮意象的格外珍视,诗人也用月亮意象表达他对故乡的真诚眷念、对朋友的真诚思念。  相似文献   

6.
李白与明月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酷爱明月,明月也给了他不尽的诗情。“明月”,成了李白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在诗人心中,“明月”已经不再只是天上那个月亮,而且成了他高洁品格的象征,一腔至情的寄托。  相似文献   

7.
李白瓢逸浪漫的诗风源于他的宇宙意识,宇宙意识构成了李白诗的宇宙境界,宇宙境界的具象化表现是他极具个性特征的诗歌意象,咏月,赞月是中国古典诗歌惯常歌咏的主题之一,而明月这一意象只有在李白这里才得到最丰富最充分的展现,咏月诗的魅力就是李白的人格魅力,它是形成李白宇宙境界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我国古典诗歌关于创作和鉴赏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诗歌中美好的意象具有极强的抒情性与象征性.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通过月亮体悟现实社会与自我人生,对"明月"赋予了超越时空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对于意象与意境都是十分重视的。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朽的奇葩,而唐代诗人李白则是中国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诗歌是唐代诗歌的典范,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意象丰富,而且寓意深远。本文通过分析李白诗歌意象的分类和特点,重点分析李白诗歌中几个典型的意象,从而充分领悟李白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更深层次地理解李白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李白蕴含在诗歌中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其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捕捉许多表面上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运用独特的匠心,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画,表现跌宕起伏的感情。李白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夸张是最胆大的,又是最易为人接受的。李白诗歌,借助突然而起,突然而收的跳跃多变的结构,表达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诗里还有着众多的清新美丽的优美意象,使诗歌具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纵观李白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在他以嘉许和称羡的口吻所咏叹的诸如凤凰、松柏、长鲸、鸾凤等人格意象中,有一个频频出现并伴随诗人生命始终的意象,那就是大鹏。与李白素不相识却仰慕已久,追踪数千里终得相见的魏万,也称叹他为“横海鲲、负天鹏”。意象是诗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传统的诗歌批评和诗学理论关注的是意象的感性因素,突出意象在加强诗歌生动形象性和具体可感性方面的作用。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考察,使意象具有意义并发挥作用的,不是它作为一个意象的直感性和生动性,而是它作为一个心理事件和某种文化要素的奇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而且也是通脱淡泊的一个文化象征,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民族的审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伟大诗人李白诗歌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月亮意象,这些意象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符号美学的角度上讲,李白的诗歌是一个充满感性的意象符号系统,象的能指与意的所指粘合,是由诗人独特的艺术个性、创作心境等主观因素而驱使的。在李白诗歌的意象符号系统中存在着语言层面的能指势态,主要体现在意象符号的组合运动,以及诗歌意象符号系统整体的隐喻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的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李白诗歌鉴赏中的一条绚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诗歌汪洋恣肆,深受西域文化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李白对西域文化的接受情况,主要从大唐兼容并包的文化环境和李白家庭受西域文化影响两个方面,探寻其诗歌接受西域文化的原因。从内容上来说,李白诗歌内容涉及到了大量的西域事物,无论是地名、动植物、乐器歌舞的直接入诗,还是其常用意象背后隐含的西域特色等,都使得李白的诗歌展露出一种异域风情。从形式上来说,李白诗词纵横捭阖的风格和结构的节奏,都在一定程度上留有西域乐舞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中,李白格外钟情“流水”意象,在诗中前无古人、后少来者地频繁使用.“流水”作为李白诗歌的中心意象,透露出其强烈的生命意识.时光易逝、年华易老,与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抱负纠结在一起,在李白内心产生一种焦虑感和紧迫感.生命意识投射到具体的“流水”等诗歌意象上,表现出“形象的飞跃感、流动感”特征,反映出李白喜好动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中,“月”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意象,一直受诗人词者的宠爱,形成了一种东方人特有的“明月情结”。学习诗歌、鉴赏诗歌时,常常会有“月”的意象出现,准确把握这个意象自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冷兵器。因其历史久远、不断发展,所以具有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成为古代诗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李白的诗中,"剑"意象出现的频率极高,他用丰富的"剑"意象来塑造众多英雄侠士的同时,也蕴含了他本人独特的精神指向。同时,李白对诗歌"剑"意象运用的创新,也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
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是一个憧憬光明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中日、月这两种宇宙意象出现得很频繁,但这两种意象又因其不同的意蕴给了诗人不同的启发,并因此使得其诗歌表现出不同的风貌;日意象经常与诗人的事物意识相联系,表现的是其积极而严正的追求;月意象则往往以其母性的光辉呼唤着诗人的温情,更多地表现了其浪漫的诗人情性。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李白和李白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20.
意象乃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亦是研究诗人诗作登堂入室的法门之一。以往论述李白诗歌中的意象者,多从其月、酒、剑等常见意象入手。虽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诸如李白诗歌中的蓬蒿等意象,无论从诗歌意象之传承性与开拓性,还是从解读诗人的身世经历与心境变化诸方面,均有与上述意象相等之意义与价值。因此,笔者拟对李白诗歌中的各类蓬蒿意象分类解析并着重阐发飞蓬意象所折射出的李白客居人生的飘零不偶感、人生如寄感、超迈洒脱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