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与世界男子100米跑、110米栏、跳远三个项目1974~1994年前十名平均成绩与最好成绩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三个项目二十年来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与动态特征,证实了我国100米跑落后于跳远、110米栏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前言长期以来,我国男子跳远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近两年来虽有一定的进步(陈尊荣1986年曾以8.23米的成绩,刷新亚洲记录,并进入当年世界的第九位),但拔尖人材匮乏,即使是个别尖子运动员的技术也不够稳定,总体技术水平仍较低。要使我国男子跳远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早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有必要对该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第六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前6名运动员的跳远技术进行分析,并把他们的技术特征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试图进一步认识我国男子跳远的技术特征,针对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世界与中国田径成绩比较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群和等维灰数递补法,预测2008年世界田径第3名和第10名的成绩以及中国2008年田径最好成绩,通过比较,认为2008年中国田径男子在110m栏、跳高、撑杆跳高、三级跳远以及女子400m栏、跳远有望进入世界前3名;男子铁饼、标枪和女子铅球、铁饼、标枪可能挤进世界前10名.可以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奥运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并对于制定田径项目的训练计划和进行科学训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有记载的第一个男子跳远世界纪录,是英国选手麦切尔于1864年创造的,成绩是5.48米.1874年,爱尔兰选手兰恩跳到了7.05米,成为世界田坛上第一个跳过7米"大关"的人.在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上,正式设立了跳远项目,美国选手克拉克以6.35米获得了冠军.国际业余田联公布的第一个跳远世界纪录,是爱尔兰选手奥康纳在1901年5月创造的7.61米.在这以前,采用的都是蹲踞式.日本名手南部忠平,在1931年创造了7.98米的世界纪录,他首创了挺身式.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中,解放军选手张启山凌空一跃,创造了7.53米的优异成绩,刷新了7.39米的全国纪录,比十六届奥运会第三名的成绩还多5厘米.张启山同志是一个身体发展比较全面的运动员,身高1.75米,体重71-72公斤,1952年参加足球运动,后改练田径,他的百米成绩在国内来说是比较好的,曾经达到过10秒8,而且还是跳高一级运动员,立定跳远成绩是3.10米,立定三级跳远8.60米,挺举100公斤.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劲足,意志品质顽强,创造纪录的这次比赛是在雨天进行的,场地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与速度、距离、角度和角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动作运动学特点,为跳远科学训练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德国SIMI—Mo-tion9.01三维录像系统分析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决赛录像,比较了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运动学参数,将国内(n=7)跳远成绩与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助跑阶段:国内组倒6米平均速度、倒2步速度、倒1步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倒3步步长、倒2步步长均值非常显著小于国外组(P<0.01).倒11米-倒6米的平均速度、倒6米内平均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倒1步速度、倒2步速度与成绩呈高度显著正相关;(2)起跳阶段:国内组着板角、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和腾起垂直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而水平速度损失率显著大于国外组(P<0.05).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腾起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而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与成绩呈低度显著正相关,起跳时间与成绩呈高度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起跳前步长、步速、着板角,提高起跳过程摆动腿摆动角速度、腾起垂直速度,降低水平速度损失率是提高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重要运动学因素.  相似文献   

7.
跳远运动是由助跑开始转入抛物运动的。跳远成绩的好坏,初速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跳远运动员都努力提高快速助跑的能力,为提高跳远成绩提供条件。从世界跳远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自60年代以来,当时的世界冠军或世界纪录创造者,他们都具备了相当高的短跑水平,百米成绩都达到]0’把左右。特别是刘易斯.在百米和跳远比赛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绩:199年在第三届世界m径锦标赛卜以9吧6政白米纪录,1992年在第25届奥运会L获跳远冠军。我们近几年对学生课余跳远训练,也主要抓速度的提高,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每年都得到一定的提…  相似文献   

8.
李忠于1979年10月入我院运动系,他曾在第四届全运会少年组比赛中以7.05米的成绩获跳远第一名(百米成绩11″2).1983年,他跳远为7.86米,百公尺是10″6.李忠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门课程外,比较系统地进行了专项训练.一、入学前的训练情况及其本身的条件李忠1962年生,1976年接触训练,1978年开始系统地训练.在这期间,李忠  相似文献   

9.
在跳远运动中,起跳是最关键的环节,它的技术优劣对跳远成绩影响很大。同时起跳技术也是衡量跳远技术的主要指标。从跳远的起跳技术特点出发,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前八名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时间参数、速度参数和角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前国内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进行比较,旨在寻找现阶段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此技术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起跳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有48名女运动员、53名男运动员参加的第一届全运会的铁饼比赛,从最高成绩来看,他(她)们没有打破全国纪录,但是,前十名平均成绩和第十名成绩的增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快,女子前十名平均成绩的增长,从58年到全运会比从56年到58年二年还多0.99米,男子前十名平均成绩和女子及格赛中第43名的成绩(30.26米)都超过了解放前的全国最高纪录.如下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接近率、身体形态、年龄特征及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世界2000~2005年度最好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相比,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起伏不定,"全运会"年表现更为接近。中国运动员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具有明显差异,中国运动员存在板前10m~6m助跑速度快、板前5m速度出现下降、腾起垂直速度慢、腾起角度小、快速起跳能力较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跳远、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比较法和归纳法,对决赛过程中成功率、各轮次最优成绩的频数、有效成绩的稳定性(变异系数)等反映跳跃远度项目竞技表现过程稳定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率总体趋势是逐渐下降,前3轮成功率相对高于后3轮,三级跳远的成功率普遍高于跳远的成功率;男子跳远运动员最优成绩较多的是在后3轮创造的,女子跳远运动员最优成绩大多在前3轮创造的,且统计检验的结果非常显著,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最优成绩多在前3轮创造;跳远运动员前8名有效成绩的平均变异系数差异不大,三级跳远前8名有效成绩的平均变异系数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该类项目总体稳定性较好,跳远比三级跳远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比赛成绩、成功率、助跑速度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揭示:男子跳远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趋于年轻化,第四、六跳是创造最佳成绩人数最多的跳次,前三跳的成功率普遍高于后三跳,但后三跳具有"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高水平助跑速度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4.
论文对20年来男子短跑成绩演变和1997年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成绩数据(100 m各个阶段的跑速、步长、步频、步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世界男子100 m短跑成绩近20年稳步提高;世界男子100 m短跑运动员平均最高速度的产生段落在50~70 m之间,速度下降发生在90~100 m,下降幅度达4.72±1.23%;在冲刺阶段,大部分运动员步幅增大至最高水平,步频和步长高度的负相关,年龄与步长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百米成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全国第一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男女前8名跳远运动员最后9米助跑速度与成绩,同国家体委科研所研究员王清、唐礼所建立的“中国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模式表”进行对照比较,从中发现我国大学生跳远运动员在单跑速度、助跑速度利用率、助跑节奏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全运会"与"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优势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运动员总分与十个子项成绩的对比分析.反映出我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成绩存在很大差距,且各单项间的权重差异明显.为寻找其产生差距的根源,制定跨入该项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的对策,本文特应用灰色理论"优势分析"方法对代表我国与世界该项运动最高水平的16位运动员(各前8名)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各自优、劣势子项及其构成巨大差距的因素所在.从而为我国男子十项全能备战08年奥运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优秀男子现代五项运动员成绩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个案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3年世界杯现代五项比赛第1站和第2站男子个人前6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2003年中国现代五项锦标赛和冠军赛男子个人前6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了统计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现代五项选手的成绩结构与世界优秀男子选手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近年来,我国选手乃至整个亚洲选手的现代五项运动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击剑项目总体水平仍普遍较低,或者说没有较大幅度或明显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明近几年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步的原因,为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收集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许滨的各项训练和比赛技术参数,从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及绝对速度、助跑最后10m和助跑利用率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许滨的专项成绩.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把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如鲍威尔、比蒙、黄庚等参数与许滨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许滨在内的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后10 m速度的平均值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结论:由于助跑速度利用率偏高,绝对速度太小而导致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跳远专项成绩无法更进一步得到提高,由此告诫我国的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应着重加强哪些训练等注意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若干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部分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部分指标与世界选手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变化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踏板瞬间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腾起角度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水平速度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均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一、苏联游泳运动发展概况苏联游泳运动员于1952年初次参加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奥运会游泳比赛,未获奖牌。按非正式计分,只得一分(仅在女子200米蛙泳比赛中取得一个第六名)。经过20年的努力,苏联游泳运动员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上的游泳比赛中取得2枚银牌,3枚铜牌,团体总分获32分。苏联队在这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并不突出。在1976年举行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苏联游泳运动员的成绩有很大提高,共取得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