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斌 《档案》2023,(6):59-64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识,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通过建立健全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阶段性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相关规范标准、加强立法保障、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等方式,实现了语言文字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促进了语言文字在全社会的规范、标准、高效使用,推动了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获得新成就、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8月流行语     
《青年记者》2009,(17):35-35
44汉字整形 自8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历时8年组织研制的新《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公众征求意见以来,对于44个汉字调整字形的争论热火朝天。有网友直指此举纯属“穷折腾”。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在征求意见后的9天中,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大众已对Ⅸ通用规范汉字表》提出了近1500条建议和意见。其中67%赞成,反对的只有6%。  相似文献   

3.
表外字能不能写成繁体字?这是许多编辑在文稿编辑加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所谓表外字,是指国务院2013年6月5日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外的字,即8 105个汉字以外的字.所谓能不能写成繁体字,实际上是说表外字的偏旁是否可以不进行类推简化. 关于这一点,《通用规范汉字表》没有明确说明,而字表课题组在《(通用规范汉字表)...  相似文献   

4.
自1951年《人民日报》社论发出号召“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到2001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已按国际公例有了完整的法制体系。但是,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水平,却任重而道远。尤其对现今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语言文字现象,报纸更应当成为汉字规范用语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至今已经两年多了。两年来,通过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新闻出版部门的宣传和努力,规范用字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图书报刊等出版物上的用字混乱现象也开始好转。但是,汉字使用问题非常复杂,即使是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每天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人也常常存在一些概念不够清楚、使用不够恰当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些介绍与探讨。一、规范汉字所包括的范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什么是规范汉字呢?许多人并不完全清楚。在2002年山西省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6.
8月12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同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多数网友表示反对.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字现行规范标准简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王铁昆为了帮助读者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现将有关出版物上国家现行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和标准介绍如下:(一)汉字方面1《简化字总表》该表1964年根据国务院1956年颁布的《汉字简化方案》编制,收简化字...  相似文献   

8.
吴文 《新闻实践》2007,(5):56-56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已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实施办法》是我省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政府规章,它的颁布实施意义十分重大。对报纸来说,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推行规范汉字,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法律制度,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9.
《出版视野》2009,(6):43-44
为什么要制定字表?字表中的汉字是如何筛选出来的?围绕这些问题,记者对主要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后期研制工作组进行了专访.揭开字表中8300个通用规范汉字背后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9,(14):10-10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的有关官员4月11日证实了《规范汉字表》即将出台的说法。这一字表出台后,中小学教材的常用字范围可能面临变化,新生儿起名字时能被使用的汉字也将受到规范。  相似文献   

11.
产品目录、人名表册,特别是辞书编纂等,都需要做汉字字符的排序工作。汉字字符排序主要有以义(如《尔雅》)、以形(如《说文解字》和《字汇》)、以音(如《广韵》)、以数码(如四角号码)等几种主要的排序方法。为了促使汉字排序标准  相似文献   

12.
汉字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汉字将近6万个,书写现代汉字7000个,其中包括《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所收的3500个。汉字字数多,结构复杂,字形与读音联系不紧密,给使用者带来很多困难,造成很多混乱。因此,1986年1月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制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以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更好地适应“四化”建设特别是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可是,目前乱造简化字、滥用繁体字的现象特别严重。为了使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使用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消除用字不规范、不标准的现象,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92年7月7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该规定要求使用规范汉字,而不能使用不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13.
乔永 《出版史料》2009,(1):121-124
《辞源》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被誉为第一部中国百科全书。《辞源》编写体例奠定了现代汉语辞书编纂体例和基本格局。《辞源》编撰与出版已有百年历史,回顾《辞源》百年编纂和修订的历程,对现代辞书编纂与修订和我们《辞源》新的修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辞书编纂指导是联系辞书学理论研究和辞书编纂实践的重要纽带.数字化技术对辞书编纂的各个方面均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辞书编纂指导研究也需进行相应调整.本文首先尝试简要分析数字化技术对辞书编纂的影响,然后探讨数字化时代国外辞书编纂指导系统研究,继而剖析国外辞书编纂指导的数字化特征,以期促进我国的辞书编纂指导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刊物如林,木秀于林的《辞书研究》双月刊以其10多年来在辞书学和辞书编纂领域不断开拓、创造、深化的业绩,取得了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1979年,《辞海》、《辞源》修订出版,《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也开始走上正途,加速了编纂进程,正在编纂或即将上马的中小型辞书更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16.
产品目录、人名表册,特别是辞书编纂等,都需要做汉字字符的排序工作。汉字字符排序主要有以义(如《尔雅》)、以形(如《说文解字》和《字汇》)、以音(如《广韵》)、以数码(如四角号码)等几种主要的排序方法。为了促使汉字排序标准化,1963年,文化部、教育部、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原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联合组成汉字查字法整理工作组,  相似文献   

17.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收录汉字不足,增字配号细则不够完善,编目员对某些姓氏汉字的增加及配号难以把握。文章介绍了几种著者号码表缺字增补以及配号的方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汉语著者号码的索取。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2001年1月1日,即新世纪的第一天,我们国家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这在我们国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对我们语言工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在语言文字方面能够立法,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反映。立法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法制的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新闻出版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简介■王铁昆(一)汉字方面1.《简化字总表》该表1964年根据《汉字简化方案》编制,收简化字2236个。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语委)重新发表,并对其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调整后的《简化字...  相似文献   

20.
编辑和作者都要学会使用规范汉字,也要学会鉴别不规范汉字.什么是规范汉字?什么是不规范汉字?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先说规范汉字.《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指出:“所称的规范汉字,主要是指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所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简化字总表》分作三个表,共收录2235个简化字,其中第一表收录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收录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第三表收录应用第二表所列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753个.这两千多个简化字,都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严格审定后确定下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