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其规律即该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排球比赛从来是在排球竞赛规则制约下进行的,其竞赛规则即是排球比赛发展的“特定条件”。随着这一特定条件的改变(排球规则多次进行修改),排球比赛规律亦随之变化。通观排坛历史,这种变化是呈双向性的,一方面体现在规则对比赛技术的制约,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比赛技术对规则的反制约。譬如“持球”、“连击”规则判罚严,促使“飘球”产生制约了上手双手接发球技术,发球得分率上升,但却导致接发球新技术——垫球出现;“允许拦网手过网击球”规则的实施,刺激了“平拉开扣球”技术的产生;“增设‘标志竿’”,接着“‘标志竿’内移”的规则,致使拦网得分率大幅度增长,迫使扣球另辟蹊径,又一一涌现出“短平快”、“时间差”、“前飞”、“背溜”等扣球技术;“允许拦网触手后还可三次击球过网”的规则,给排球比赛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促使反击战术多样化,更使“反攻系统得分”地位的突出为必然趋势。 1988年12日15月,国际排联又颁行新规则。新规则究有哪些特点?我们怎样缩短对新规则“不适应—适应—新技战术出现”的过程,是我国排球界莫此为甚的重大课题。本刊现发孙德利”排球新规则若干问题初探”、“女子排球比赛决胜局发球手段选择之浅见”两篇专论以飨读者。并请读者热情赐稿,以期引起我国排坛人士进一步的商榷、探讨和争鸣,求得向解决“莫此为甚”之排球比赛规律渐次靠拢,推动我国排球运动在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综观世界排坛,网上争夺日趋白热化,扣拦矛盾极为突出。这是当前世界男排发展的一大特点。扣拦矛盾不仅表现在个人技术和身材高度上,而且更表现在集体进攻战术和集体拦网战术的运用和对抗方面。随着进攻战术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拦网战术的深刻变革,尤其是交叉换位跑动的“配合进攻”风靡一时的七十年代后期,作为与之相抗衡的集体拦网战术——重叠拦网,也就应运而生。1978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9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上,苏联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随着1976年排球规则的重大修改(允许拦网后仍可出球三次,大大刺激)各队拦网的积极性在1977年“世界杯”赛时,为有效地突破对方拦网,波兰男排首次有意识并成功地运用了后排进攻这一新式武器,从而开创了进攻点由平面转向立体纵深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拉开进攻     
拉开进攻是排球比赛中经常使用的进攻方法。它的战术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网长,分散对方拦网,打乱对方防守部署。为要达到这种战术目的,拉开进攻在相应压低传球弧度同时要加快传球速度,使之能在快速和变化中造成空网进攻,或一对一进攻。比赛中,灵活运用拉开与集中相结合的战术原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战术效果。近几年,“八一”男排在“高快”战术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有高度,又有速度的“高平拉开”打法。过去的平拉开注重速度,而缺少应有高度,因而不能充分发挥进攻手弹跳高度的优势,只能靠打线路过关。“高平拉开”进攻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排球自从规则允许拦网可以伸手过网拦阻以后,拦网技术已成为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拦网技术在比赛中的威慑作用不仅迫使网上进攻向着“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而且也迫使进攻战术向着“高点”“纵深”方向跃进。同时,强大的拦网在比赛中对进攻队员心理上也造成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代中期,由于排球规则允许拦网手可以过网以后,我国排球运动员按照当时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趋向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曾创造了一种“四号位快速平拉开”的进攻战术。这种打法打破了外国的拦网优势,有的外国强队对于这种飞快的、顺着网的上沿低掠而过的“平行传球”以及随之而来的快速劲疾的扣杀,往往为之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当时世界上评论:“苏联的排球是力量的排球。”“捷克的排球是技巧的排球”,而“中国的排球是速度最快的排球”。有的  相似文献   

7.
拦网又称为“拦扣球”,是网上阻拦和削弱对方各种扣球进攻最积极和最有效的武器。拦网是组成反攻战术的基础,也是攻防反复激烈争夺的一个支撑点,尤其随着排球快速多变进攻战术的发展,各种相制约的新型拦网技术也随之拥现出来。以往,拦网被称为排球比赛的第一道防线,但当拦网规则改变后,尤其在进入七十年代拦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拦网越来越包含有进攻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进攻的武器。我队与来访的国际强队罗马尼亚男排的一场比赛中也暴露了这个问题,在三局中罗队拦网得13分,而我只拦得5分,平均每局罗队得4.3分(罗队每局扣球只得3.3分),我为1.7分,拦网已呈现很大的差距。从74年的墨西哥世界排球锦标赛的  相似文献   

8.
1965年开始执行新的排球规则。新规则变化的主要内容是:拦网时手可以过网,网长利用长度缩短,标志杆间距由9.40米缩短为9.00米。这些规则上的重要改变,明显有利于高大队员。因此男子排球比赛网上争夺日趋激烈。为适应这些变化,二十余年来,世界各国排球队以及我国各排球队都在不断地  相似文献   

9.
<正> 前言:当前世界排球运动正朝着全面、高度、快变的趋势发展。高度的不断增长使得网上的扣拦争夺日益加剧,进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定促使拦网技战术的相应提高。“防反”是排球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也是衡量一支队伍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男排的快变进攻战术在世界上曾享有声誉,但“防反”水平距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这也是我国男排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东丽男排认真总结了世界排球先进的理念和技战术打法,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把全队的基本打法定格为“快”。“快”的好处在于:快速多变的战术可以让对方无法确定进攻点,从而无法组织有效的拦网。而在强攻实力不足的队伍里,快攻更是得分的关键。在目前世界流行的组织型拦网中,如果出现四号位和二号位的快攻,那么这两个位置的拦网队员就会向两边移动,从而在三号位产生空当,此时,就形成了二打一(三号位快攻与六号位后攻)的局面。而如果拦网队员不变时,还可以把战术变为打两边。一传在三米线附近的情况下,则可以组织远网快攻以使对方无法形…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排球运动迅速发展,规则不断修改和拦网技术的加强,直接推动着进攻技战术的创新和改革。世界各强队都探索如何通过新的途径,突破对方拦网,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进攻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也不断促进防守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五十年代初期,进攻战术较简单,攻击力量不很强,防守战术多采用“心跟进”。六十年代进攻战术较前有了发展,防守战术随之而变化,很多队采用“马蹄形”和“边跟进”。七十年代随着拦网规则再次修改,进攻技战术向“高、快、变”方向发展,防守战术也由“边跟进”的死跟发展到“活跟”。  相似文献   

12.
拦网规则的修改,给予进攻以很大的制约,使扣拦网上的争夺更加紧张、激烈。同时对进攻技术的提高和战术的发展,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辛勤努力,近几年来,国内各强队的扣球技术日臻成熟,进攻战术更加完善和灵活多变,制造空网进攻的二次攻击战术(掩护进攻)已成龙配套,颇具威力。例如,交叉掩护、夹塞、双快一游动等;出现了避开对方拦网的集体进攻战术和个人进攻战术相结合的新打法。如近体快球结合背飞、短平快球结合前飞、近体快球结合拉三空中错位进攻、短平快球结合拉四空中错位进攻等;加上已为广大运动员熟练掌握的个人进攻战术,如时间差、位置差、空中错位  相似文献   

13.
美国男排的拦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男排何以夺得1984—1986年“三连冠”?排坛人士众说纷纭。扣球和拦网是一对主要矛盾,美国队除了有自己独特的“摆动进攻法”以外,其优势在拦网—道格拉斯·彼尔认为“这一技术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美国男排的强点”。从表面上看,美国男排的拦网似乎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战术简单,基本上总是由两名或  相似文献   

14.
排球进攻战术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拦网水平的提高;而拦网战术的创新和合理布局及运动员拦网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了进攻战术的发展。夹塞战术就是遵循这一攻防的发展规律,由我国运动员在七十年代初发明的。但不久又出现了相应的拦网对策。八十年代初国家男排在夹塞进攻的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突破对方拦网而创造了“快夹塞”与“假夹塞”进  相似文献   

15.
排球的一攻战术是指;接发球后所组织的第一次进攻。一攻的好坏是排球比赛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决胜局规则修改后一攻的目的不仅能解决夺得发球权和不失分的问题,还可以直接得分。本文以男排一攻的发展作为依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排球自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就不断地向“快速、高度、力量、全面和变化”的方面发展。随着新一代排球运动员身高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技、战术水平全面化的加强以及拦网规则的放松,使得网上的争夺更为激烈。为了突破防守方高大密集的拦网,进攻方将充分利用网长,在网前运用各种跑动和快攻战术(包括一点攻和二点攻)积极主动地调动对方的拦网人,打乱对方的拦网布局,以突破对方的防反体系。由于近年来战术变化不大,至今在国内比赛中都还沿用了五十年代三号位快攻掩护,四号位摆开打二号位点缀进攻”的落后战术。纵观国内的比赛,二号快攻及快攻战术往往被人忽视,但在比赛实际运用中,二号位快速多变的战术攻和二传手的二次攻又常常在双方激烈争夺和关键时刻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那么,二号位的快攻战术在比赛中的优势到底在哪里?二号  相似文献   

17.
1977年国际排联修改了规则,将标志杆各内移20厘米,并且防守队在拦网后仍可击球三次。这样一来,排球比赛的网上争夺则日趋激烈,拦网已成为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拦网进攻已与扣球进攻、发球进攻并列为排球的“三攻”之一。它有时甚至可以左右比赛的胜负,同时还具有心理上的威胁作用,给扣球手造成很大的思想负担。所以说,拦网技术在现代排球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因拦网激烈而致肘部损伤的日趋增多,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种损伤的发病情况、产生原因、损伤机转、损伤部位及其性质。笔者在1982~1983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快球和一套有效的空间差扣球战术已成为我国排球的特长打法。目前我国男排常用的空间差扣球包括前飞、背飞、拉三、拉四,其中拉三、拉四扣球是以三号位前快球和短平快为基础,运用空中横移摆脱对方拦网的。而在二号位以背快球为基础发展空间差扣球还没有人运用过。为使二号位扣球战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拉二”这个研究题目。“拉二”扣球即佯扣二号位背快球,而突然向右侧冲跳,转扣向二号位拉开的  相似文献   

19.
现在排球发展趋势是大型化。即此身高、此力量、此速度无疑就是加强进攻力量,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防守技术、战术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加之排球规则修改以后,触拦网手后仍可击三次,各个队在防反中也力争打快打战术配合,战术的组成率有明显的提高,要求不但要防守起球,而且力争到位,这样也给防守带来很大压力。再则,由于积极地组织拦网,造成能手球增多,据统计约有40%以上的球会突然改变方向,也给防守增加了困难。综述以上三种情  相似文献   

20.
拦网的规则修改之后,拦网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起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只是阻拦对方的进攻,已是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如一九八一年世界杯排球比赛中,中国对日本女排一场比赛,在决胜局的是后几分,中国队即多是靠拦网所得。其他场次的比赛,以成功的拦网而结束战斗的,也是屡见不鲜。就当前国际国内的比赛来看,拦网的技术与效果,虽有着较显著的改进和提高,但也见有不足之处。如拦网起跳的时间,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