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具有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主要体现为中国道路的引领意义、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与中国方案的创新意义。本文从中国道路的引领意义、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和中国方案的创新意义对新时代"中国特色"作出阐释,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为世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三大要素,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诉求、文化诉求和动力诉求。中国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视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公认的中国四大国粹,成为世界艺术林中之独响,并且能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的重要原因,是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合尚中,中国文化的内容是儒道互补、刚柔相济,这在中国书法艺术中都有博雅而细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而不强的中国金融业已经开始进行制度变革。目前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尚存在缺乏"中国制度"的经济理论基础、缺乏"中国金融"专业课程与案例、缺乏"中国标准"的学科评价与教师评聘、缺乏"中国文化"通识教育与领悟等问题,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背景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急需改革。本文从构建以中国政治经济学为基的经济学体系、以"中国金融"为主线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师评聘机制、深化以"中国文化"为主导的通识教育四个方面,为新时代下金融强国人才培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经科学技术部批准,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设立,成为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改革后,首批批准的26个社会力量设奖奖项之一。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设奖者和承办机构进行了相应调整,目前奖项的发起设奖者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6.
2001年3月,经科学技术部批准,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设立,成为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改革后,首批批准的26个社会力量设奖奖项之一。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设奖者和承办机构进行了相应调整,目前奖项的发起设奖者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7.
面对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如何有效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涉及的内容众多,诸如中国文化输出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输出的主体、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的途径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等等。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媒介,中国英语能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信息与文化全球化,中国英语肩负着向世界介绍、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探讨了中国英语及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实践途径,以加快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面对世界教育数字化浪潮的席卷,如何在两个大局、两个百年以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彰显中国特色、反映中国理念、适合中国需要成为时代命题。在新发展阶段下,教育数字化战略应秉持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科技、人才、教育强国目标的关键支撑和融入世界教育潮流,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经验有效保证的科学定位,应坚持教育数字化战略的系统全局观、开放共享观、守正创新观、协调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应守持以生态转型擘画共“享”胜景,以底层共“建”夯实数字底座,以数字共“治”畅享教育未来,以互融共“通”谱写数字教育交流新篇章的中国进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了马大正先生40余年间著述《二十世纪中国边疆研究》《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中国边疆学构筑札记》《中国边疆学构筑论衡》《中国边疆学八题》的历程,阐论了从萌生创设中国边疆学到构筑中国边疆学的学术实践,重申了中国边疆学研究应坚持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初心;直面现实、深化中国边疆研究是边疆学人的责任担当;中国边疆学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凝集、壮大途径和方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毛姆是一位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的作家,《在中国屏风上》是1919年他在中国旅游时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他以深邃的观察力和优美而犀利的文笔,描写了在中国接触到的人物、风景和某些偶然事件,构筑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形象。毛姆在《中国屏风上》描绘了三种美学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古老、辉煌和华美的中国;黯淡、破败和落后的中国;宁静、平和与恬淡的中国。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是他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做出的认同与否定,体现了他所属群体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范式,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撞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哲学"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考察,是要表达当代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哲学思考。它所要研究的理论范畴,包括中国历史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中国社会矛盾、中国文化精神及文化属性、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等等。中国历史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建构中国历史的过程体系,要建构一部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形态的中国历史。它要按照中国历史本身的嬗替逻辑,阐述中国历史的合逻辑发展过程。中国历史过程研究,对于一般哲学来说是历史的,对于一般中国通史来说则更具理论色彩,其学科属性是理论历史学。中国历史哲学是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理论解读,解释中国历史的话语权,在中国学者自己手里。但所谓中国话语主要是话语权问题,而不能理解为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体系,不能理解为用中国的历史语言去书写中国历史哲学,而是要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科学概念体系,结合中国历史的具体实际,去构造中国历史哲学的范畴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读历史的一套概念体系,仍然是我们应该使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改革,离不开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而中国金融的发展又离不开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政策与改革定位.本文从我国国情、金融历史发展入手,就研究中国金融现存困难、研究问题的切入点、中国模式金融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重新梳理中国金融的有关问题,对中国金融的研究发表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5.
"气"是中国近代教学论的本原,"中国气派"是中国近代教学论的结果,"气化"是中国近代教学论的动因。中国气氛、中国气质、中国气度、中国气息气化形成了"中国气派"有机的系统,并表现出"适切性"、"民族性"、"现代性"、"诗范性"这样一些文化特征。从当今中国教学论建设的需要出发,看待我国近代教学论的文化特征,其清浊之气对于当今建构"中国气派的教学论"能够提供正面的经验、反面的教训。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最深刻的内在规定性,它生成并限定了中国只能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发于“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的中华文明特性之自然展开,是以中华文明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而不照搬、综合创新而成的中华新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百余年中国道路的探索,本质地表现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地聚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自始就与近代以来的中国道路选择、社会发展方向问题密切相联,对其的理解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语境。“中国特色”表达正向、积极的内容,其使用范畴必须严肃、审慎。  相似文献   

17.
名中国哲学史专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石峻先生,不幸于1999年4月15日与世长辞,这是中国哲学界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外交际中,通过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交际,逐渐将中国文化和风俗融入其中,这就形成了中国英语。在与外国人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交流时,主要通过中国英语了解中国的事物与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英语被看做是中国文化传播海外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模式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中国模式,就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实现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理念、经验和规律的总结。从中国模式的指导思想、形成和内容上来看,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英语"是英语的国别变体,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提升"中国英语"的认知是中国的英语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前提,而现行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本土文化几乎呈缺失状态。建议从政策导向、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三个层面构建适合"中国英语"发展的高校教学模式,顺应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