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古代俄国第一个图书馆于1037年由明哲的基辅大公耶罗拉夫在基辅索菲亚大教堂内建成。15至17世纪,总主教堂拥有一些重要的图书馆,莫斯科的外交和医药机构。扎戈尔斯克的谢尔盖耶夫三圣修道院,索洛韦茨和其它一些修道院都收集、抄写和保存了许多宗教书籍。18世纪初,由于沙皇彼得一世的改革,出现了一批藏有通俗读物和科学文献的图书馆。1714年,按照沙皇彼得一世的命令,在彼得堡创造了一座大型图书馆。1725年,该馆归新成的俄国科学院所有。这就是俄国第一个科技图书馆(现在改名为列宁格勒苏联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民主时期的俄国新闻事业贾乐蓉编译前言:在俄国历史上,有过一个非常短暂的资产阶级民主时期,这就是1917年2月至10月。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掌握了国家政权,给予俄国各党派较多的民主自由权利,包括出版自由的权利。因此,在沙皇长期统治下的俄国,新闻...  相似文献   

3.
沃依诺夫是俄国布尔什维克报纸的优秀通讯员,一九一七年七月六日为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英勇牺牲。列宁和斯大林曾怀着深深的敬意颂扬他的英雄业绩,苏维埃政府为了纪念他,把他流血牺牲的地方——彼得格勒施伯利尔大街改名为沃依诺夫大街,许多历史书籍和新闻著作都一再提到他的名字。一个普通工人通讯员能得到如此崇高的荣誉,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千古不朽的名字,这在世界新闻事业史上还是第一人。沃依诺夫于一八八四年出生在俄国雅罗斯拉夫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一九○四年来到彼得格勒尼古拉耶夫五金厂当工人,积极参加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运动。一九○九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一九一○年成为布尔什维克合法报纸《明星报》的通讯员,写了许多反映工人运动的通讯和消息。一九一二年成为《真理报》的通讯员,后被沙皇警察逮捕,流放到雅罗斯拉夫尔。他在流放地参加了当地布尔什维克报纸《斗争报》的工作,接着又被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7):73-74
<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898年3月成立(党的一大只有9位代表),但只是宣布了党的成立,产生了一个3人中央委员会,指定在基辅出版机关报《工人报》,没有制定党纲和党章。中央领导机构很快被沙皇警察破获,《工人报》尚未出版即被捣毁。蓬勃发展的俄国工人运动普遍存在着分散和自发倾向。列宁和其他许多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正遭  相似文献   

5.
自从俄国工农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夺取政权的消息传遍全世界的那些日子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比半世纪短一些。但是在这个短短的四十年中,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漫长和光荣的道路,取得了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胜利。在这四十年中,苏联人民建成了社会主义,而目前在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有历史意义决议的鼓舞下正从事共产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灿烂的未来的火已经燃烧起来。仅在最近几年,苏联建成了世界第一个原子电站,在苏联国内及国际的航空路线上飞翔着苏联的客运喷气式飞机。正在十月革命节前的日子里,放射了苏联人  相似文献   

6.
1896年5月26日,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莫斯科举行加冕典礼。这场盛典就是一场灾难。那些为一只面包和一块香肠吸引来到霍登广场上的有五十多万人。而组织工作做得很糟,竟挤死了许多人,广场周围布满了尸体。这次庆典是由皇叔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主持的。人们要求审判他,追究惨案的责任。沙皇的反应却是:这事永远不许说。波别多诺斯采夫迎合着说:谁也没有打死人,是老百姓自己挤死的。公开承认皇室成员犯了错误,就等于削弱君主制度。尼古拉二世就这样戴上了沙皇的冠冕,开始了末代沙皇的统治。皮库利也就从这里开始了他的历史小说《邪恶势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沙皇俄国是侵华诸列强中最凶恶的。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积极与中国政府进行接触,中苏关系开始解冻。抗战爆发后,国府西迁,苏联大使馆、苏联大使馆武官处、苏联塔斯社和中苏文化协会纷纷迁渝或在渝成立,直至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为止。  相似文献   

8.
1924年初,苏联与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签订条约,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从此,中苏关系展开了新的一页。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残缺,两国建交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至今仍不很清晰。本文试图以原始史料为依据,对二十年代中苏经交的全过程加以梳理有论述。(-)在中国近代史上沙皇俄国参与了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对咛国的瓜分和掠夺,同活政府以及后来的北洋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获取了大片领土、巨额赔款、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新政府立即表示,断绝与沙皇政府侵略和掠夺政策的一切联系,对一切国家和…  相似文献   

9.
文有仁 《新闻三昧》2005,(10):26-26
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89年访问中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等等。  相似文献   

10.
陈力丹 《新闻前哨》2012,(11):80-81
列宁1905年1 1月发表在布尔什维克第一家公开报纸《新生活报》上的文章《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被视为集中论述党的出版物党性原则的经典之作。因而,这篇文章的背景、所指和列宁的写作目的等等,成为国际共运史研究的一个话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是1898年成立的,由于党的中央组织一开始就被沙皇警察破获,党名存实亡。1903年党的二大召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译自<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满洲国史·分论>.日本满蒙同胞援护会1970年.题目系译者所加,译文有删节.另外,由于原日文作者是站在日本侵略者的立场上记叙,因此文中有不少掩盖罪行,美化自身,污蔑他国的反动言论,故需要保持批判态度. 居住在满洲的俄罗斯人在1917年3月俄国革命后,不想移入苏联新政权之下的留居者,及为了逃避革命移居国外的俄罗斯人,总称为俄罗斯侨居国外者,用满洲语称呼为"白俄侨民",在户籍上作为"无国籍(白俄人)"处理,但一般习称白俄人.  相似文献   

12.
辛文 《航空档案》2005,(6):77-82
斯大林干1917年协助列宁组织和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联。1924年列宁去世后,他全面担负起党和国家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黄仁达  小田 《出版参考》2005,(11):52-53
毕加索立体主义实验室狡兔之家 1860年,扎尔茨老爹在蒙马特的梭尔街开了一家歌舞酒厅,为了要吓阻那些布尔乔亚前来光顾,扎尔茨老爹为它取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杀人犯歌舞厅”,同时还在门外插着一把血淋淋的利刃。不过,舞台上的歌女虽然扯开嗓门高唱挖苦、嘲弄中产阶级及贵族们的歌曲,却非但没有将他们赶走,反而更令他们乐不可支、流连忘返。其后,酒厅改名为“纪尔的白兔”歌舞厅,  相似文献   

14.
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三次讲话中多次提到“苏联”。如他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就有四处提到“苏联”——“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远东国际法庭以及中国、苏联等国的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然而,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前苏联民歌…  相似文献   

15.
一部书诞生了,著译者的名字赫然印在封皮上,并进而印在读者的心中;一部书成功了,鲜花似锦般的颂扬纷沓而来,荣誉的桂冠带在了著译者的头上。然而,对于那些为了书籍的诞生和成功倾注了同样感情和心血的编辑们,他们工作的艰辛和甘苦却很少被人提起,他们劳动的价值和业绩没有得到应有的敬重和彰扬,这未免有失公允。刈除绿叶的红花,难免给人以缺憾。  相似文献   

16.
远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列宁就热望在俄国建立真正人民的、不受资本权力支配的报刊.他把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四年的《真理报》比作迎接春天的第一只燕子.时过三年,真正的春天来到了,一再被沙皇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封闭而不得不多次更改名称的《真理报》,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九日又恢复用老名称出版了,真正的人民报刊诞生了.这是俄国无产阶级赢得政权后首批掌握的一张报纸.这时的报纸应当怎样办?其任务与  相似文献   

17.
在旧俄国,在专利刊物上汇编专利情报始于一八一四年。十月革命以前,俄国没有出版过专利文献情报题录刊物。有关本国的和别国的专利文摘和题录都分别在各科技杂志上报导。如:《织物与贸易》、《工业》、《俄国技术学会会刊》、《肥皂业》、《印刷艺术》、《手工业报》和《现代技术》等杂志,不定期的刊载过二次专利情报。在这个时期,俄国也没有专利情报的协调中心和收藏世界上出版的工业产权保护对象文件的图书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苏联的国内外专利题录情报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国内外专利情报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苏联专利题录情报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第一阶段——从苏维埃政权建立至伟大的卫国战争;第二阶段——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8.
周强 《湖北档案》2009,(11):43-44
19世纪下半叶,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国在欧洲遭受一系列打击后,开始调整对欧洲列强的外交政策。为了缓和与西方各国在巴尔干和近东地区的冲突,沙皇俄国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鼓吹“东进”的沙文主义情绪在俄国统治阶级内部开始蔓延。  相似文献   

19.
赵永华  刘朋 《新闻界》2015,(3):46-47
<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903年重建后党内形成了两个派别,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在如何进行革命斗争方面存在分歧。1905年10月17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整顿国家秩序宣言》,宣布俄国实行君主立宪,确保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不受侵犯。俄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新闻自由,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分别在国内公开出版了合法的报纸《新生活报》(Новаяжизнь)和《开端报》  相似文献   

20.
苏联现有200多家出版社、2400多家印刷厂、17000多家书店和30多万图书出版、印刷和发行工作人员。1982年以前十年平均每年出版书籍和小册子83400种、17亿册(据苏联《图书评论》周报1983年9月2日第35期)。1982年出版书籍和小册子80674种,总发行量19亿2508万册(据全苏图书院编《1982年苏联出版年鉴》)。比我国1982年28544种(不包括图片)多1.9倍。沙皇俄国1913年出书30079种、99179000册,仅次于德国,占世界第二位。俄国从1564年印刷出版第一本书《使徒行传》到1917年十月革命这三百多年间总共出书55万种,革命后从1918年到1982年六十多年间出书335万种,共约576亿册,种数为革命前的6倍。换句话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