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磷钾肥对旱地春油菜生长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氮、磷、钾肥料对旱地春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合试验区域自然条件和农民常规施肥,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对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确定了本区域内春油菜产量与氮、磷、钾肥料因子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Y=2342.76+400.47X1-143.66X2-86.29X3-28.40X21+12.47X22+60.36X23+5.25X1X2-18.20X1X3-14.02X2X3,最佳产量为3194.06kg.hm-2时,对应的施氮量101.97kg.hm-2、施磷量85.74 kg.hm-2、施钾量36.15 kg.hm-2。试验区域内春油菜缺氮处理相对产量为64.95%,因此土壤氮素偏低,为低肥力水平,缺磷、钾处理相对产量大于95%,土壤磷、钾为高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采集于西藏那曲地区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进行成苗试验.结果表明:采集于西藏那曲不同地区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在西藏曲水县成苗情况良好;采自那曲县的野生垂穗披碱草在每次灌水量为1055.56m3/hm2、施N量为250kg/hm2、施P2O5量为118kg/hm2时成苗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3.
对林芝地区察隅县玉米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了配方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点最大产量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N 8.63kg/667m2、P5O22.01kg/667m2和K2O3.36kg/667m2,此时玉米的产量为724.78kg/667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8.59kg/667m2、P5O22.08kg/667m2和K2O3.28kg/667m2,对应玉米产量为724.95kg/667m2。  相似文献   

4.
自1989年至1992年对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常绿阔叶林通过凋落物约为4.3t/hm2.a-4.7t/hm2.a。养分归还量氮、磷、钾、钠、钙和镁各为68kg/hm2.a-85kg/hm2.a,3.1kg/hm2.a-3.8kg/hm2.a,21kg/hm2.a-kg/hm2.a,4.4kg/hm2.a-6.8kg/hm2.a,113kg/hm2.a-160kg/hm2.a和19kg/hm2.a-28kg/hm2.a。氮和磷的归还量小于而钙的归还量大于热带雨林。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高产早稻新品种嘉育253,进行了不同播期、施N量与播种量的大田试验,通过对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稻谷、糙米及精米植酸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就单因子而言,播期为4月15日的产量最高,而施N总量为13kgN/667m2或播种量为6kg/667m2的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就播种期、播种量与施N总量三因子的综合影响而言,4月8日播种、施N总量为13kg/667m2、播种量为6kg/667m2的实际产量最高;就植酸含量而言,糙米植酸含量在不同播期间、不同施N量间存在显著差异,随播期延后或随施N量的增加,糙米植酸含量呈递减的趋势;不同播种量问糙米植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播期、播种量与施N总量对精米的植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高产配套的农艺措施对精米植酸含量影响不显著,不会明显影响精米中的矿质营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西红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17,(5)
本试验采用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西红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磷酸铵水溶肥的施用量在0~116 kg/hm2时,西红柿产量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施肥量,反而降低西红柿的产量;施用水溶肥能够增加西红柿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同时也能增加西红柿硝酸盐的含量,当施肥量为116kg/hm2时,西红柿各个品质的指标达到最优,因此,聚磷酸铵水溶肥在西红柿上的最佳用量为116kg/hm2。  相似文献   

7.
刘伟明 《科技通报》1993,9(2):130-133
选择麦、春大豆、甘薯三熟套种中对眷大豆和甘薯的产量、净产值等影响较大的大豆播种密度、大豆施氮量及甘薯扦插密度三个因素,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分别组建、研究诸产量性状及净产值对于三个决策变量的回归模型,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优化了春大豆、甘薯套种的群体结构与大豆施氮技术,即大豆种植密度1.0~1.2万株/667m~2,甘薯扦插密度3200~3500株/667m~2,大豆尿素用量3~5kg/667m~2.文中还提出了豆、薯套种情况下,协调两者关系的农艺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8.
自1989年至1992年对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常绿阔叶林通过凋落物归还到枯枝落叶层的养分量进行了测定.凋落物的干重约为6.4t/hm2·a~8.8t/hm2·a,其中叶凋落物约为4.3t/hm2·a~4.7t/hm2·a.养分归还量氮、磷、钾、钠、钙和镁各为68kg/hm2·a~85kg/hm2·a,3.1kg/hm2·a~3.8kg/hm2·a,21kg/hm2·a~67kg/hm2·a,4.4kg/hm2·a~6.8kg/hm2·a,113kg/hm2·a~160kg/hm2·a和19kg/hm2·a~28kg/hm2·a.氮和磷的归还量小于而钙的归还量大于热带雨林.  相似文献   

9.
周绍华 《科技风》2013,(5):28+30
本文通过研究施肥量与栽培密度不同的条件下,水稻产量是否受到影响。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中优9801在B3(氮肥为94.0kg/hm)2×C3(30cm×10.0cm)的条件下,产量可达到最高,为9530.8kg/hm2。因此,应参照此施肥量与栽培密度来管理水稻种植,争取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辣椒施钾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梅 《青海科技》2006,13(1):30-3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温室栽培条件下不同施钾水平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纯N 418.5 kg.hm-2、P2O5 276 kg.hm-2基础上,施K2O 45~180 kg.hm-2,可明显促进辣椒产量的增加,增幅为5.1%~25.5%,以施K2O 90kg.hm-2增产幅度最高,增产达18.87t.hm-2。施钾后辣椒单株果数、果长和茎粗均较对照有所增加,最高增幅分别为120.0%、9.04%、12.07%。日光温室辣椒最佳施K2O量为45~90kg.hm-2。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对雁江区老君镇泉溪村三社小麦施肥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小麦产量与氮、磷、钾三因素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Y=247.45+23.41N+10.40P-35.51K-0.47NP+0.60NK+3.55PK-0.70N2-0.93P2+1.507K2。通过此肥料效应函数获得的小麦最高产量推荐施肥指标为:N 10.66kg/亩、P 5.6kg/亩、K 3.08kg/亩,小麦产量422.86kg/亩;最高经济效益推荐施肥指标为:N 9.19kg/亩、P 6.52kg/亩、K 2.96kg/亩,小麦产量421.41kg/亩。当氮、磷、钾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用量时,小麦产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及植株体内含磷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磷量为P2O5 3.22千克/亩时水稻各项指标均较高,当施磷量为P2O5 4.39千克/亩时产量最高,产量为667.49千克/亩。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林周县"3414"春青稞肥效试验结果,对其采用函数拟合法和梯度分析法进行联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氮肥(N)施用量在7.5kg/666.7m2~8kg/666.7m2的范围内,产量可以达373.45kg/666.7m2~373.76kg/666.7m2;五氧化二磷(P2O5)施用量在2.5kg/666.7m2~3.5kg/666.7m2的范围内时,产量可达375.8kg/666.7m2~380.11kg/666.7m2;氧化钾(K2O)施用量在4kg/666.7m2~5kg/666.7m2的范围内时,产量可达370.13kg/666.7m2~371.37kg/666.7m2。由此推荐林周县春青稞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7.5kg/666.7m2~8kg/666.7m2、P2O52.5kg/666.7m2~3.5kg/666.7m2、K2O4kg/666.7m2~5kg/666.7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西藏玉米进行氮、磷、钾不同配比研究。结果显示:氮、磷、钾不同配比几乎都可以提高玉米秸秆产量,处理14(N2P1K1)、12(N1P1K2)、2(N0P2K2)的氮、磷、钾配比最有利于玉米秸秆产量的提高,均比对照增产30%以上;氮、磷、钾不同配比还可以改善玉米秸秆的营养成份,处理9(N2P2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处理10(N2P2K3)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脂肪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处理2(N0P2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灰分含量、P含量,处理14(N2P1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Ca含量,处理4(N2P0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无氮浸出物含量。因此,当地尿素最佳施用量为15.95kg/666.7m2;磷酸二铵的最佳施用量为26.87kg/666.7m2;硫酸钾的最佳施用量为37.13kg/666.7m2。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施氮量与栽培密度对中浙优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栽培密度、施氮量与栽培密度的互作都对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生产上可采取采用不同的氮肥密度组合方式取得高产,可采用每公顷施氮量120kg、密度30万丛的低肥与高密度的组合方式,可获得高产。或采用每公顷施氮量180kg、密度22.5-30万丛的中肥与中、高密度的组合方式,也可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春青稞藏青320在贡嘎县中低产田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配比,逐步建立适合该县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地区春青稞大面积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5"回归最优设计,开展了春青稞青320肥效试验,研究中低产田施肥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的施肥配比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1)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2)该区域土壤肥力春青稞亩产量达146.5~156.25kg。(3)当地常规农家肥亩施用量1500kg,在提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当季亩增产20.5kg。(4)结合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和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肥亩推荐施用量分别为46%尿素8.21kg/亩,12%过磷酸钙18.75kg/亩,60%氯化钾2.29kg。  相似文献   

17.
在秋季复种的白菜、萝卜两种作物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增施钾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氮磷等肥料基础上增施钾肥对两种蔬菜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氯化钾10kg/667m^2和15kg/667m^2,白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6.2%和18.5%,白菜经济最佳施用量为12.1 kg/667m^2;萝卜施氯化钾10kg/667m^2与15kg/667m^2,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3.7%和26.7%,经济最佳施用量为11.7kg/667m^2;白菜和萝卜施氯化钾5kg/667m^2和20kg/667m^2时增产率均较低;施钾对蔬菜干物质、可溶性糖和全氧化钾含量均有提高,氯化钾施用量对这两种蔬菜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徐雅梅  苗彦军 《西藏科技》2009,(10):58-59,67
从物候期、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饲用营养价值几方面对几种高丹草在拉萨的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丹草在拉萨地区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大多能完成孕穗至抽穗,但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或结实率很低。甘露2号和先锋两个高丹草品种在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上优于其他两个品种,甘露2号鲜草产量为62013k:g/hm2,干草产量为18792kg/hm2,先锋高丹草鲜草产量61112kg/hm2,干草产量为18862kg/hm2;在饲用营养价值方面,大力士高丹草营养价值较高,粗蛋白含量最高,为9.12%,粗纤维含量31.88%。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在影响青稞产量的农艺措施因素中,选择播种期、底肥施用量、追穗肥时期作为生产上的决策变量,以青稞产量为目标函数,所得试验结果通过微机计算,建立了二次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主效应、交互效应的分析结果,播种期、底肥施用量不同是影响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说明其最佳优化方案,在西藏林芝气候、环境条件下"康青3号"品种最高产量的最优组合为:播种期4月8日至4月10日;底肥施用量210~240 kg/hm2;追穗肥时期6月26日至7月4日是最佳农艺措施方案.这一研究结果对春青稞采用模式化栽培技术提高春青稞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探讨曲水县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不同氮、磷、钾配比与用量对春青稞"藏青320"产量的影响,为指导曲水县春青稞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春青稞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此区春播域内春青稞推荐施肥量(kg/亩)为:N7.75、P2O52.49、K2O4.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