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它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属性。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人,是素质教育的至上目标和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2.
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基础教育改革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指导,顺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的现代化提出的特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人复兴。  相似文献   

3.
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对于“三个面向”可能而且应当作更细、更精的思考:首先教育要面向人的发展;其次,教育是兼顾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中国和世界的;最后,教育既是“面向者”也是“被面向者”.我在长期教育工作中也归纳了自己的“面向”:面向学生,面向我的大学,面向我的民族,面向我们可爱的中华大地,从而也面向家人和自己,以及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孔素芹 《河北教育》2005,(24):36-36
“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它意味着对任何个人的合法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也意味着对人的活动都应注人人性化的理念;它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超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国家、社会尊重教师的职业劳动,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是师德教育的内在保证。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新教育实验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一是新教育的社会性。新教育的宗旨是要让我们的孩子最终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二是新教育的人本性。新教育主张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必须面向人,面向人的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提升生命的质量。这样的教育应该区别于以知识为目的、以社会为宗旨的教育,而以人的发展为起点和归宿,才是本真的教育,也才是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需要的教育。为此,关注生命,关怀学生的生命,也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深层审美心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审美教育实践和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能够使得人们逐步在认知能力、情感能力、意志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克服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和异化状态,成为一切人的本质力量都得到发展的全面的人。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使现代中国人在能够生存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本从人的发展角度,论述了教育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及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社会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也不例外。教育一直处于改革与发展之中,这是教育的本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行的,这突出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变化上。概括起来讲,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是因循着"一德一艺双基双力一非一素"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并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实践活动,其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造福社会,也造福学生本人.教育的工作内容是以智慧培育智慧,以心灵滋养心灵.这就要求教育必须按照人的成长规律,一切服务于人的成长,一切服从于人的发展,一切着眼于人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