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子扬 《学语文》2012,(4):17-18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孟子及《孟子》这部作品;章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字词句;背诵全文。  相似文献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古人说理论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教学重难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教学过程:1.导语。猎人在湖边布下罗网,几只鸟被网住了,猎人在  相似文献   

3.
万晋 《华章》2012,(24)
文言文纵贯我国三千年历史,在中学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它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是:弄清字词句含义,学习古汉语常识,即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明确词序,分析句子,掌握句式;了解社会历史知识,消除时代隔阂,如简介背景和史实典故;全面学习课文内容,正确评价作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知识类化,如归纳实词、虚词、一次多义、古今异义、文言句式、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 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及运用比喻说理的特点。 3.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就”沛“浡”“御”“夫”“之”等词语及文言句式。 2.理解孟子用设喻阐述“仁政”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位四年级语文老师教学《猫》一文的生字词,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后,布置学生朗读课文,接着出示写有十多个字词的小黑板,围绕形、音、义逐一教学.这样,仅字词教学就花去近二十分钟.另一位老师也教这一课,他先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指出这是一篇好文章,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就词句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自学。检查自学效果时,只重点抓住“枝折花  相似文献   

6.
张驰 《广西教育》2013,(12):44-44
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差异的。初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
宋国平 《考试周刊》2010,(53):52-52
新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是毋庸质疑的,那么诵读如何合理地运用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8.
吴开华 《教育革新》2007,(10):35-35
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一些文言篇目。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学习课文中“我”和妈妈尊重老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准确的词句表达图意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老奶奶说的话的意思,难点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准确的词句表达图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知道,自己的亲人一般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17课《亲人》。 (板书: 17.亲人 )在学…  相似文献   

10.
任伟 《语文天地》2010,(3):38-40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程的阅读部分规定中,要求学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反观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相似文献   

12.
教学要求 :1 .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2 .学会本课生字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教学重点 :1 .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2 .通过理解词句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教具准备 :课文中提及的海洋生物的图片、幻灯片 ;录音机、投影仪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3课时第一课时一、板题导入1 .板书课题。2 .简介“西沙群岛”。二、范读课文三、练读课文1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不好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的"文"即文章。所以文言文的教学一是要着眼于理解"文言"的词句,二是要读懂文章的内容。通常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规定都是——"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这就非常明确地概括了文言文教学这两个基本点。文言文教学要"字字落实"特别是要把常见实词和虚词解释清楚是无可非议的,许多中学  相似文献   

14.
《公输》     
教学目的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3.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3.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解说:诵读应作为学习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范读、领读、跟读,可以默读、朗读,可以自读、齐读、分角色读。做到读熟读懂。)2.质疑法。(解说:引导学生根据…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同现代文教学应有所不同,教学重点应落在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欣赏作品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对文言的字词句的理解要作为重点来考虑.先理解字词句,再欣赏作品的思想内涵.所以,文言文教学不适合用教现代文的方法来进行,文言文教学应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方法.根据我自己多年的经验体会,文言文教学过程应采用以下的几个步骤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了解文言文1 .通过出示和回忆所学过、见过的文言名句(如“三人行 ,必有我师”等 ) ,让学生读名句 ,说名句的意思 ,再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的一般特点。这样 ,既有激趣功能 ,又有复习的作用。2 .教师激情谈话 ,介绍文言文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祖国的语言文字及中国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达到“课始即生情”的效果。3 .板书课题 ,提示学生注意“弈”的写法。读题 ,理解课题。简介作者和文章出处。二、通读课文 ,理解句子1 .提示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之一 :诵读。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学生练…  相似文献   

17.
教学文言作品,必须注意串讲。就今天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谈,一般接触文言作品较少,文字障碍大,加以文言作品又有它本身的特点:反映的生活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词语和句式也与现代作品有不同,教师如不串讲,学生必然感到许多困难。过去我们曾一度反对过串讲,认为串讲会使情节支离破碎,冲淡对学生的感染力,等等,其实这都是片面的看法。任何一篇课文,假如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词句意义,一知半解,就进行分析,学生即使了解其中情节,也是粗糙肤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中对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两点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以及"阅读浅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  相似文献   

19.
正《苏教版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目标首要定位是诵读和背诵。而实际上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为了推进课堂进度,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以文本翻译为主,串讲实词虚词,分析句式结构,剖析文本内涵为主要教学目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使中学毕业生具备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要达到这个要求,仅仅让学生弄通字词句是不够的,那只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一定要使学生学会善于理清作品的脉络,捉捕作者的思想,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综合、褒扬、批判。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也是文言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目前,教学中存在一种偏向,就是只教字词句,不管段篇义,把文言教学单纯当作文言材料的教学。甚至有人认为理解篇章,分析思想是现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