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在工程活动的过程中,充满着工程管理。工程活动中必然内在地存在着许多深刻、重要的哲学问题,认识工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离不开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心理学原理及现代工程的基本属性出发,界定了现代工程师工程意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工程意识与工程思维、工程活动的关系,明确了工程意识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决策调控功能,工程意识具有现代工程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等本质属性;讨论了工程意识在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工程意识与工程知识、工程技能、思维方式等构成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讨论了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工程意识养成的教育对策,认为以"大工程观"还原工程本身的面目,使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以体现系统性、实践性、创新性特质的工程教育的"工程模式"进行高等工程教育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重视工程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工程知识的结构性掌握以及工程思维习惯和工程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工程思维是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文章以幼儿户外“运玩具”游戏为例,通过创设情境、调查探索、设计实施、评价交流四个步骤,初步形成了幼儿工程活动实施路径,为后期幼儿工程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打下基础。在完整的工程活动中,幼儿工程思维得到了启蒙。文章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用工程思维开展活动,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工程思维和设计思维是新工科建设活动中的基本思维。通过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专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等新工科建设活动中设计特征分析,提出在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工程思维和设计思维的融合,即"工程设计思维",体现新工科课程体系的创新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在新工科课程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学习者工程设计思维的培养,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式,创新性的解决具体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5.
卓越工程师培养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关系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卓越工程师的思维特征在其创造性的工程实践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介绍了思维的基本方式以及科学思维、技术思维和工程思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深入剖析了卓越工程师工程思维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创造性思维是卓越工程师的核心特征。最后,简单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工程思维培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工程活动的难易程度,设计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工程思维。《小小工程师》一课,以“制作铅笔加长器”作为工程项目,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工程师工作的不同环节,于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迭代思维。  相似文献   

7.
从工程本体论来看,工程活动有其独特的思维结构、内容、特征、运行机制与要求。工程思维的特征有:它是筹划性思维、规则性思维、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容的思维、综合集成性思维、构建性思维、权衡性思维、殊相性思维、价值性思维、过程性思维、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统一的思维、复杂性思维。工程思维的基本要求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社会性要求、人性化要求、审美性要求、最优化要求、协同化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是重要课题。在科学项目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筹划性思维、激发可行性思维、培植价值性思维、实现迭代性思维等路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相似文献   

9.
1工程思维概述化学学科是一门实用型学科,化学研究的最终价值在于运用。将化学知识运用于化工生产,通过工程活动“创造”出现实世界中的“人工物品”需要的思维方式属于工程思维,工程思维的主体是工程师、企业家和管理者,是在工程的设计、研究和实践中形成的思维,工程思维的核心是筹划性地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结合现代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论述了在工程制图课中培养学生工程思维的意义,从点、线、面等角度提出了工程思维的构成元素及工程思维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软件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决定了中国软件产业的未来。软件人才教育必须重视科学人文底蕴的积淀,而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该文着重探讨了如何针对软件学院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在教学中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并引导其从哲学角度思考软件开发与设计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数学是电大开放教育财经、理工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在开放教育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实用、思维、德育、美育等功能,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工程实训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通信工程实训仿真系统进行了建模和解释,提出了移动通信工程仿真实训软件架构总体设计方案,并定义了该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移动通信工程现场实训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仿真系统对培养学生系统思维、移动通信工程实践能力、职院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力学课程的特点,提出引申触类在力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具体应用。引申内容包括力学教学中的工程意识培养,力学史、力学家、力学事件等相关历史发展知识培养,工科课程学习方法培养及人文素质培养。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申触类,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 of an introductory discipline to the engineering curricula at the Brazilian Federal University of ABC (UFABC). The university offers a common basic curriculum that must be accomplished by every student and can be followed by professionalising courses. The discipline ‘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presents the basis of the engineering career, methods and thinking together with professional commitments and regulations. The objective is to help students to consciously choose their careers, minimising the precocity problem in deciding a professional future. The discipline methodology includes activities proposed by the TryEngineering website and from Brazilian engineering councils. Lectures with invited professors introduce UFABC engineering specialities: Aerospace, Bioengineering, Energy, Environmental & Urban, Information, Instrumentation & Automation & Robotics, Management, Material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roposed activities,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students, a methodology critical analysis and the impacts on the following steps of students embracing an engineering career.  相似文献   

16.
从工程地质学讨论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地质特点,提出了相关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指出了导致教学活动缺乏创新因素主要是由于工程地质对象的复杂性和认知活动中非系统思维,并探讨了教师在工程地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提高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7.
摘要:普通思维是以现实中的个人和集体为主体,以发现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和内在规律为目的的科学逻辑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工程思维是以工程眼光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式,其具有非线性、超协调逻辑性、集成性的思维特点。基于工程思维的视角,提出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教学方式强调超协调逻辑性、课程体系体现系统性和整合性的工程思维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机器人课程作为一门典型的工程教育类课程备受关注,如何在机器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值得研究者思考。通过纠错任务解决机器人产品中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机器人内部组成结构及功能,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获取更深层的学习体验。结合已有研究,文章尝试将纠错复原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通过感知与操作、拆分与分析、识别与诊断、测试与总结等步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旨在为机器人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如何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个性化教育的思路及方法至关重要。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采取了包括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辅导员与教师联动的教育管理模式、因材施教、构建第二课堂等在内的个性化教育措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初步条件。  相似文献   

20.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被广泛认为是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中一个成功的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依照高等工程教育PBL教学法具有创新性、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特征,在问题选取时遵循真实(逼真)性、建构性和整合性,适当的复杂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批判思维,无认知能力的设计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PBL的教学设计过程包含设定学习结果、问题陈述、问题分析、新知识应用、评价和反思。在高等工程教育应用中PBL教学法优势突出、有效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