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宋末元初临安词人的群体特征及其成因,认为由生活的富足进而讲求生活情调的高雅,由生活情调的高雅进而讲求艺术趣味的高雅,由艺术趣味的高雅进而讲求词作格调的高雅,是此词人群必然的发展趋势。国亡之后,词人群体特征的内涵发生了质变。  相似文献   

2.
高雅     
段奇清 《老年教育》2008,(12):22-22
古人云:“清范何风流,高文有风雅。”高雅是文明,是高尚。高雅,不是因为条件优越或占有优势。条件优越,占有优势,产生的不一定是高雅,而极有可能是高傲。食山珍海味,居华美豪宅,乘香车宝马,这些也并不是高雅,充其量只能算是高贵。而高傲、高贵与高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高雅音乐的热潮,处在潮头的北京,去年高雅音乐会248场,到现在为止,今年已高达300多场,目前,这种高雅音乐会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举办过类似的音乐会。历来视为阳春白雪的高雅音乐能面向观众,这对于我国高雅音乐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一些批评的声音见诸各种媒体,不少音乐会的组织者为了改变最初  相似文献   

4.
高雅艺术对于提升大学生审美素质、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高雅艺术进校园路径包括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建设,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从外在向融合转变;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实现大学生从观众客体向创造主体转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少数人的狂欢向全体参与的转变;完善高雅艺术进校园相关机制,将节点式的活动向弥散性渗透转变。  相似文献   

5.
"高雅"呼唤"娱乐"——古典音乐走进大众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当今“娱乐成风”社会现象的分析,论述了“高雅”与“娱乐”二者的关系,试图找到古典音乐与大众融入的一个契合点;强调应该重视高雅音乐的娱乐性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让娱乐走进高雅,让高雅洋溢着娱乐,让古典音乐真正走进大众。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文化部等单位发起"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让高雅音乐进校园具有更现实的意义。通过分析大学校园音乐氛围的现状和高雅音乐进校园的意义,提出高雅音乐进校园的方法途径包括开设专业课程、提高学生鉴赏水平,组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强音乐实践、提高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薛松 《时代教育》2012,(11):246
高雅音乐走进校园是近年来提高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一个通俗音乐泛滥的时代。广大学生更易于接受流行音乐,高雅音乐在高职院校的推广显得极度艰难。因此,在高职院校推广高雅音乐,培养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高雅音乐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雅音乐教育具有教育效果显著性、教育手段科学性、教育实践可操作性等特点。文章通过援引海南高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教学成果,对高雅艺术教育的多维性效果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应该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中国青少年学校教育的方向,高雅艺术在这种转变中负有重要责任.本文从青少年高雅艺术热出现的原因,高雅艺术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从主客体两方面入手,让高雅艺术持久地为青少年素质教育作出贡献,谈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从2个层面调查分析了高雅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指出了高雅音乐在校园文化中以其独特的方式为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并探索了实现高雅音乐成为校园文化主流的前提、途径及其载体,认为要真正实现高雅音乐成为校园文化主流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努力.  相似文献   

11.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成绩卓著,影响深远。鉴于地方高校高雅艺术育人在资源、设施、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受到制约,可从加强顶层设计、挖掘文化内涵、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地方高校高雅艺术育人“内生力”,优化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高雅的艺术,具备高雅的情趣和欣赏能力,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的心脏一起跳动。因此欣赏者要培养高雅的情趣,掌握欣赏的技巧,慧眼灵心巧学诗,从我国优秀的古代诗篇中获取营养,改造并提高精神境界,净化灵魂。  相似文献   

13.
曲高和寡     
《中国高校招生》2009,(9):11-11
曲调越高雅,越难理解,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常用来比喻作品、言论等高雅深奥,不为众人所接受。也指人的品德高洁,一般人很难理解。高:高雅。寡;少。  相似文献   

14.
邓钦芳 《文教资料》2010,(16):98-99
目前,在许多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都开展了高雅音乐进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强烈的高雅音乐热潮。但在以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高雅音乐选修课是否具有必要性,是众多教师和学生讨论的话题。本文认为,在高职院校开设高雅音乐选修课,尽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也存在许多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情趣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高雅的情趣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低俗的情趣体现了人们甘于生活的堕落。音乐就属于高雅情趣的一种。通过上音乐课,可以让人们喜欢上音乐,培养自己具有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一个喜欢音乐的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气质是高雅的,与没有音乐细胞的人比较起来当然更让人喜欢。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好音乐是提高气质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情趣与兴趣     
文章为《情趣与兴趣》一课的教学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情趣与兴趣的关系,以及懂得高雅生活情趣与庸俗生活情趣的不同作用,并能够区分情趣的高雅与庸俗。有助于学生高雅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资讯     
◎部委信息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对选秀的有力反击教育部官员在近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尽管媒体指责各种选秀活动,但是各级各类电视台对选秀活动乐此不疲。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则是对这种鄙俗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有力的反击。王旭明表示,这几年中央财政陆续支持了很多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这些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对“选秀”这种鄙俗的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有力的反击。但是媒体对此的报道并不是特别多,不是特别充分。据了解,从2002年策划“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始,中央财政累计拨款3000万元。今年九月的“高雅艺术进校…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雅艺术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雅艺术对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人格形成,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雅艺术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古琴以其高雅的文化品格、丰富的精神内涵,被古代文人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充分挖掘古琴艺术的高雅品格,对古琴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媚骨,撑不动高雅的体魄; 流俗,派生不出潇洒的举止。只有灵魂是洁丽的,高尚的,优雅的,动人的,才会有洁丽的精神肖像,高尚的行为取向,优雅的气质外化和动人的风度展现。高雅,是灵魂的一种投射,是由内向外的富于真善美的生命能量的抒发。高雅,是听从灵魂指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