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球》2008,(11):120-120
Q暗藏杀机前两天,我们夫妻俩闲来无事,就去附近正在举行的网球3.5级别赛现场找乐子。我们发现有一场双打比赛尤为激烈,就赶忙走过去瞧瞧热闹。当我们俩正看得入神,我丈夫突然发现有一个球前来搅局,它偷偷地潜入一方队员的场地,并  相似文献   

2.
《网球》2008,(2):108-108
Q坏球在一场双打比赛中,我发球对手接发。当对手击中我发过去的球时,忽然发出一声奇怪的响声,听起来像是球拍断裂的声音。我的搭档借机偷袭了这个球,打出巧妙的截击。这一分后,我们的对手更换了一支新的球拍,但我看见他那支球拍没有坏。然后我继续准备发球,但此时我看到了之前的那个球,我发现它被打爆了。我告诉了我们的对手,但是之前的那个球算他们得分。但是我想问对手回球造成球爆裂,我们是不是要重赛这一分呢?  相似文献   

3.
规则问答     
《网球》2014,(1):96-96
Q打中"飞鸟"一场双打比赛中,在将对手的站位打乱之后、我将一记截击球打向对方场内的开阔区域。显然,这会是一记制胜分。然而,就在球即将落地之前,从隔壁球场飞来的球恰巧与我打出的球撞在了一起。我们比赛双方都认为这确实应该是一记制胜分,但是对手想要重赛这一分,理由是这次击球实际并没有落在界内。请问我们是否应该进行重赛?这一分的确应该重打,因为这球算作干扰。规则规定,如果"打出的球击中空中飞过球场的小鸟,那么这一分应该算作干扰。"在这里,你可以将隔壁场地飞来的球当做是一只小鸟,这样你就知道该如何裁定这一分。  相似文献   

4.
《网球》2007,(8)
天外来球Q我们正在进行双打,另一个场地的球突然飞了过来,但是还没有进入矩形比赛场地,这时我们的对手就叫了NET,对手说那一分是他们的,因为最终比赛的那个球落到我们一方,而且我们又不同意重赛这一分。我的搭档表示争议,可是坚持不过他们。对此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5.
规则问答     
《网球》2013,(10):121-121
Q笨手笨脚在一场双打比赛中,对手向我的正手位打了一记带有强烈上旋的月亮球。当我挥拍迎击时,没有打准球,球打到了我握在拍柄上的大拇指上,之后球弹回了对方的场区之内。虽然对手将这个球打出界了,但我还是因为手指碰  相似文献   

6.
规则问答     
《网球》2014,(2):79-79
Q机不可失在一场双打比赛中,我的搭档还在捡球回网前的路上,对手就将球发向了我,虽然我把球接回去了,但我的搭档却将对手打过来的球打下球网,我的搭档认为对手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将球发出,因此这分应该重赛。但对手却以这分都已经结束为由拒绝了我们的要求。请问谁的说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网球》2012,(10):138-138
最近总打双打比赛,经常遇到一个让我一直一来很纠结的问题——对手挑高球后.我到底是直接打高压还是等球落一下地再打高压?因为我这两种球都打不太好,所以想知道哪种更简单一些,否则很影响我的双打信心,搞得自己都不太敢上网了。这个问题还是要根据对手挑出的球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来球见高不见远,打落地高压球(太高的球不容易把握击球时机,落一下地后较为简单);如果来球见高又见远,打落地高压球(防止球出界误接);如果不确定来球是否过网,打落地高压球(避免过网击球)。如果来球弧度较平,直接打高压(前提是判断出球不会出底线);如果来球是非常舒服的“点心”高压,直接打高压;如果判断来球在落地弹跳之后低于可以站立打高压球的高度,直接打高压。以上所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应对策略,还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临场情况区别对待,尤其是双打,很多过顶球如果没有把握可以放掉,让给你的搭档来处理。高压球理论上是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的球,因此放平心态,认真对待,就一定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规则问答     
《网球》2012,(6):122
Q无意干扰在前不久的一场双打比赛中,其中一分斜线相持时,在一次对方击球前,我看出对方可能要变直线,于是较大声提醒站在网前的同伴注意直线(对方能听到)。结果对方击直线球失误。对方说我的行为干扰到了他的击球,要求算我们失分,请问这算干扰吗?  相似文献   

9.
截击在双打比赛中的应用,比单打更富有魅力。截击可以漂亮干脆地解决一分,是双打的重要技巧。在双打比赛中,如果截击技术不过关。比赛很难取胜。根据来球的不同,截击可以分成许多种,我们现在介绍的是如何做好截击对手的接发球。这也是最基础的截击。  相似文献   

10.
不败的双打     
《网球天地》2009,(7):92-92
《网球双打55种制胜技巧》一书很好地介绍了双打的发球、接发球、拦截、挑高球、高压球等各种技术与战术.并详细列举了网球双打的特点、配对、阵型、规则等。学习完书上的理论知识后,建议有条件的球友经常将自己的比赛通过录像记录下来。不仅拍摄自己打球的姿势,而且还要将比赛的过程全程录下来。通过录像可以了解到失误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1.
《网球》2008,(4):110-110
Q卡住了在一次比赛中,我的对手准备打一个截击,就在球与球拍接触的一刹那百年不遇的事让我撞见了,球竟然卡在了拍喉的空隙中。他用手敲了敲球拍后球才有些松动,然后掉在了我这边的场地上并跳了两下。他说他应该得到这一分,理由是他的球拍只接触了球一次。最终,我们重赛了这一分。我想知道按照规则应该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2.
我很高兴有人要我谈谈我们的双打技术问题。可能亚洲打法与欧洲打法有些不同,现在我讲讲亚洲与欧洲双打不同的看法。古纳兰先生说过,欧洲人很高,发球人要注意不能发很高,一个办法是发球击球点要离网近一点,大多用发短距离球。我的看法这种发球不是最理想的。为了发球取得好角度,我站在发球线半米的地方发球,用通常欧洲式发球。但是如用另一种方法,发球人站在发球线上,发短距离球,挥臂不大,球飞行落在对方网距30公分的地方,刚才讲,球的飞行轨道最高点离网30公分处,指通常欧洲式发球,易被对方扣杀。现在我换一种发球法,这个方法站在发球线上,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反手握拍,发短球。击球点在发球线前半米左右,球飞行轨道最高点就更深入到对方场地。通常欧洲式发球法的击球点在脚后地方,而对方接球点在靠网地方,不是  相似文献   

13.
双双飞     
老梁 《乒乓世界》2003,(5):33-33
双打的魅力,在于强大个体之无法把握。双打的魅力,还在于仿佛神秘力量的默契。 因此有人说,双打搭档间的默契,有时比夫妻的关系还要复杂,还要细微。 这是一组2001年大阪世乒赛21分制时代的双打图片。与现在新规则下的摸索相比,那时的双打技战术更清晰,更完善,更接近默契的最高境界。 这其中,有些搭档已不可能第二次握手再战江湖了,像孔令辉和刘国梁。在2001年的日本,上演了动人的绝唱。 今天我要和你一起双双飞。是啊,我们只在乎今天的美丽。  相似文献   

14.
专家邮箱     
跑过了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一直困扰我好久了。在打双打时,我经常能打出直线穿越球,但是在单打时,我在跑动中很难打出直线球,即便打出来,也很无力,反倒是斜线球更顺手,其实我跑的很快,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规则问答     
《网球》2013,(7):113-113
Q"永久固定人"在一场双打比赛中.我的一记大力斜线击球落在对方界内之后,弹到了旁边相邻的球场上。在那片球场上的选手正准备接发球,当她看到我的球向她飞去,就用球拍将球挡到一边去了。我的对手因此想要重赛此分,因为他觉得相邻  相似文献   

16.
规则问答     
《网球》2013,(8):135-135
Q一打二在一场混合双打的比赛中,我们的男性对手比较强,而女性对手基本不会打球,一看就是刚学网球没几天,连规则都没太弄明白。我们可以理解男选手为了赢得比赛而主动抢着打一些球。但是他们的行为实在太奇葩了——女选手除了发球和接发球之外,就站到一边,剩下的球都由男选手来满场飞奔回击。虽然网球不像乒乓球双打规则那样要求每人轮流进行击球,但他们这样的做法是否算作合理利用规则?  相似文献   

17.
专家邮箱     
双打中的接发球专家你好,我的单手反拍技术比较薄弱,在相持过程中还能拉住对手,但是一旦对手的重炮发球发向我的反手,我就顶不住了。单打比赛还好说,我可以用切削的接发球技术将球挡深,可是在双打比赛中,我的切削接发球总会被守在网前的对手抢到,或是发球的对手直接发球上网,我就根本没有  相似文献   

18.
规则问答     
《网球》2010,(9):129-129
站位错乱 在昨天的双打比赛中,我们四个球友配对打双打,比赛非常激烈,我们杀得难解难分,在对手的发球局中,由于过于投入,我竟然以为是自己搭档的发球局,因此在占先区接完发球后,随后的一分我又跑到平分区去接了发球,我的搭档也稀里糊涂的站在了占先区,我们赢得此分。但随后我们的对手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要求重赛此分,但我认为既然这分已经打完了,就算过去了,因此没有同意重赛,随后我们改正了各自的位置。请问,我们这样做是否与规则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网球双打比赛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随机应变地站位和换位。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站位、换位方法,以往打不到的球也能打到。现在我们就重温那些已知或未知的站位和换位方式方法,掌握变幻莫测的阵型。双打比赛中及时合理的站位、换位和补位,可谓胜败攸关。  相似文献   

20.
我的学生们经常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当你和你的搭档在场上进行双打比赛时,有什么计划?大家的脑袋里肯定有很多策略,即使是简单的将球打向对方实力较弱的选手,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很多时候,水平不高的双打组合的战术策略都是不适当的、低效率的和缺乏想象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