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     
《网球》2011,(2):125-129
"澳网未来星计划"启动2011年1月4日,由澳大利亚南极星体育学会和匠心之轮第六感网球学院联合打造的"2011年澳网未来星——中澳青少年网球特训营"开赛仪式在北京正式启动。"澳网未来星计划"旨在发掘中国网球潜力少年,造就中国网坛世界巨星,这一活动也得到了澳大利亚网球协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网球》2006,(4)
保罗·迈克纳米选择休伊特在拉斯维加斯争取赛季第一冠前提出自己的辞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2006年澳洲网球公开赛的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在离开也许能为澳网新一代掌门人腾出足够的时间来与雷顿·休伊特沟通。一边是为澳网尽心尽力12年的老骥,一边是澳洲网球孤芳自赏的天王,这段在两人间持续了15个月之久的宿怨,不知道是否可以就此消散。早在百年澳网开始之前,口舌素不饶人的休伊特就公开抱怨澳网场地的球赛过慢:"墨尔本公园球场简直就是一堆牛粪!"在他看来,赛事组织者对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动态     
《网球》2011,(1):128-131
第二届起亚业余网球赛落幕草根选手澳网之旅激情起航2010年12月4日至6日,第二届KIA起亚凯尊澳网业余网球公开赛中国站决赛在上海落下帷幕。这是继去年"全新索兰托巅峰之战"后  相似文献   

4.
《网球》2008,(11):142-142
"中国网球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2004年雅典,李婷孙甜甜以拍代笔,谱写了中国网球的春天。如果说当时,我们还缺乏一点自信,那么2006年澳网和温网,郑洁晏紫让世人不再觉得中国网球是爆冷。经过2007年短暂的沉寂后,2008年初,孙甜甜在澳网为  相似文献   

5.
暴动的春天     
保罗·费恩  serra 《网球》2008,(3):30-34
2008年的澳网,最后展现给我们两个年轻人的瑰丽结局。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蛰伏和磨砺之后,任何人对澳网的统治欲都是难以实现的,这正是澳网的本色。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既有萨芬和约翰森这样令人惊讶的冠军,也收获过舒特勒、巴格达蒂斯、冈萨雷斯这样勇猛的亚军。但比起往年来,2008年的澳网更具备历史的标杆作用,两个首尝澳网冠军的年轻人的诞生,使得网球的格局得以重新划分,两个亚军也将继续活跃,伊万诺维奇会继续冲击冠军,特松加将进入前10。此时,任何关于这四名选手是"冷门"的看法,都将是对他们的贬损。胜利,是对德约科维奇和莎拉波娃的智性和坚持的最高褒奖,胜利,也是他们超越年龄达到伟大境界的最佳方式。他们的成功,大大地削弱了费德勒、纳达尔和海宁对网球的掌控力,为未来的历史描绘出了轮廓。  相似文献   

6.
澳网亚洲符     
"澳网未来面临着威胁,因为中国人很渴望能把一项大满贯赛事引入到他们的商业经营中。自2002年韩国 KIA 成为澳网赞助商后,这项赛事就融入了亚洲元素。之后,它更是被添上了‘业太大满贯’的注脚。考虑到上海举办过ATP 大师杯赛,而奥运会又将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办,他们的确有理由对澳网动心。"  相似文献   

7.
动态     
《网球》2013,(3):138-139
Wilson中国龙团体赛观战团梦圆墨尔本1月27日,随着2013年首个大满贯赛事澳网落下帷幕,Wilson中国龙全国业余网球团体赛2013澳网观战团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墨尔本之旅也给每位Wilson中国龙赛2013澳网观战团成员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太棒啦!我真是没想到在现场看澳网比赛是如此的美妙!"宁波鼎峰网球俱乐部队员孔翔麟激动地说。除了进入罗德·拉沃球场观看比赛,Wilson中国龙团体赛澳网观战团还考察了澳洲网球市场,以及和澳洲当地球迷进行互动。宁波鼎峰网球俱乐部领队汪海  相似文献   

8.
声音     
《网球》2006,(2)
"我还只有16岁,我会继续训练,我会回来的,我的归来将令人震撼。"——卡拉坦切娃只有16岁的卡拉坦切娃的禁赛当然不能与普尔塔同日而语,她还有的是时间去恢复。"尽管 ATP 现在存在如此多的伤病问题,我很庆幸我还站在澳网。"——费德勒费德勒有惊无险地参加了澳网比赛。"如果我能站在奶牛的粪便上赢得澳网,那我会拼尽一切去做的。"——休伊特如此形容澳网的球场,但这是输球的理由吗?"我只想记住那些美好的回忆。能够回来比赛真好,这样的气氛让我着迷。我知道一切都不简单,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我只想打好我的比赛"。——辛吉斯在时隔四年之后,辛吉斯终于回到了墨尔本公园。"我们并不谈论这些事情,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说说一些八卦的东西,男人们,或者其它事情。"——维纳斯.威廉姆斯维纳斯拒绝对妹妹的体形做出任何评价。"我来到这里,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像是一个竞争者。"——布莱克悉尼公开赛获胜给了布莱克巨大的自信,他第一次对澳网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9.
邱友益 《网球》2014,(1):42-47
"穆雷在2013年帮助英国实现了36年的温网梦,老而弥坚的塞琳娜经常在纽约给美国球迷带来快乐,很少贡献超级巨星的法国,也在并不算太遥远的2000年由贵妇皮尔斯在巴黎举起苏珊·朗格伦杯。相比之下,自澳洲东道主球员克里斯·奥尼尔在1978年最后一次举起澳网奖杯后,可怜的澳洲人像中了魔咒一样,足足有35年未能再次触摸到澳网冠军奖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网球,确切地说是中国女子网球去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于是,在新一年里,我们的期望值也上扬了许多。但激动之余,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军团整体实力的问题了,尤其是在澳网结束后,这一问题就愈加凸显了出来。此次中国有5名球员参加澳网单打正选赛,这一数字排在了澳网各参赛国球员数量的第8位,与近邻日本相同。但要想在短期内成为世界女子网坛的下一个"俄罗斯",中国军团仍需时日的历练。  相似文献   

11.
聚焦     
《网球天地》2020,(2):46-47
1.10德尔波特罗退出澳网德尔波特罗宣布,他因膝伤退出2020年澳网,自去年六月女王杯之后他还没参加过比赛。这是德尔波特罗在2009年美网夺冠后缺席的第18个大满贯比赛,也是他连续第二年未出战澳网。  相似文献   

12.
2011赛季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进行,与去年相比今年澳网的奖金有所增加,单打冠军奖金达到了220万美元,亚军奖金为110万美元。中国金花李娜自2005年起连续参加了四届澳网女单比赛,2009年因伤缺席。2010年李娜在澳网中连胜沃兹尼亚奇和大威两位TOP10,杀入四强,这也是她在澳网上的最佳战绩,虽然半决赛不敌小威,但其整体表现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2011年让我们期待李娜能够续写辉煌。  相似文献   

13.
像往年一样,墨尔本率先开启了2007年网球赛事的大幕。澳网的对决,将给全年的走势定下一个基调,是费德勒继续稳坐钓鱼台,还是群雄纷纷揭竿而起,来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式的革命?作为球迷来说,希望看到革命。在众多狙击手中,萨芬、纳达尔和罗迪克三人无疑最有希望分别在澳网、法网和美网上完成对费德勒的狙击。  相似文献   

14.
邱友益 《网球》2014,(4):54-56
"在今年澳网青少年赛场,张莹和曹思齐凭借排名直接入选,郑妩双在澳网亚太区外卡赛青少年比赛上获得冠军,我们俱乐部同时有三名球员进入大满贯青少年正赛名单中。"据壹壹贰叁俱乐部负责人介绍,俱乐部原本计划用3到4年的时间,帮助球员的ITF世界青少年排名突破前一百。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俱乐部仅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球员们排名的攀升速度,已经完全超出了俱乐部的预想。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是众望所归的旷世球王,一个是出人意料的"超级黑马",同样是网坛巨星,2007年澳网的最大赢家费德勒和小威廉姆斯之间,却有着世界排名第1位到第81位的落差。新赛季第一项大满贯赛事,同样充满了落差之美,以下让我们通过7个关键词来回顾澳网赛场内外的闪亮时刻。  相似文献   

16.
木鱼 《体育博览》2008,(3):72-72
2005年澳网,当时不到18岁的德约科维奇第一次参加澳网,也是他个人的第一个大满贯赛事,结果他在第一轮不敌最终的冠军萨芬。据说小德赛后一个人躲在更衣室里痛哭流涕。谁又能想到这个当年被萨芬横扫的小伙子会在短短的3年之后成为澳网新冠军呢?  相似文献   

17.
澳网迁徙史     
邱友益 《网球》2012,(1):22-27
在四大满贯中,澳网是最年轻的,但它的身世也最为坎坷。从1905年诞生开始,澳网就在墨尔本、悉尼、阿德莱德、布重斯班和珀斯5个澳洲城市之间“流浪”,还有2次飘洋过海来到新西兰。1972年,澳网被固定在墨尔本的库扬草地网球俱乐部举行。  相似文献   

18.
拉菲尔·纳达尔出现之前,网球史上曾经有两名球员,在夺得两项"背靠背"大满贯冠军之后,却仍然无法立刻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1988年的澳网和法网冠军没能帮助韦兰德超越伦德尔,1994年的美网和1995年的澳网冠军也没能让阿加西推翻桑普拉斯。2008年8月,纳达尔完美地复制了两位前辈的成就,但与两位前辈不同的是,凭借一波巡回赛32连胜,他结束了自己长达156周的追逐,也结束了费德勒绵延237周的王朝。最终,在北京夺得第29届奥运会网球男单金牌。  相似文献   

19.
不经意间,一年一度的澳网又翩然而至。傍晚时分,坐在电视机前看澳网抽签的结果,窗外雪花飞舞纷纷扬扬,我的思绪一下子就被勾到了1998年,那时的窗外也下着雪,电视里的辛吉斯威风八面、溢彩流光,青春像雪花一样轻舞飞扬。今年,曾6次打进澳网决赛的瑞士小公主辛吉斯又回来了。但可以想见,她很难再有昔日的风光。我又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萨芬与费德勒在澳网的半决赛上演了一场不朽的经典,而今“费天王”依然坚挺,胜利者萨芬却退出了澳网的赛场。是啊,百年澳网岁月如歌,每一年的跨度都足以写就一部耐人寻味的“光阴的故事”,不同的是,读者每一年都会有不一样的心情。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08,(3):10-13
这是我第一次去墨尔本采访澳网,心情特别激动!近两周的时间里,我感觉澳网的"中国味儿"越来越浓。中国选手及其团队、中国观众及助威团随处可见,还经常能听到亲切的汉语。最后一天,孙甜甜还为中国拿到第3个澳网冠军!我拍摄了伊万诺维奇、汉图楚娃等以前未能谋面的选手,但我更喜欢、更应该聚焦的当属中国人。希望大家都来支持中国选手!——陈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