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满堂接”,无“愤”“悱”,有作秀表演之嫌窦桂梅老师这两堂语文课中见不到学生被教师问得难住了的场景,即课堂上不见“愤”“悱”,当然也  相似文献   

2.
一、“满堂接”,无“愤”“悱”,有作秀表演之嫌 窦桂梅老师这两堂语文课中见不到学生被教师问得难住了的场景,即课堂上不见“愤”“悱”,当然也不见学生的质疑.更谈不上“读出问题”了。  相似文献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倡导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就由此而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呢?按照它的原义,所谓“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发愤用功,一心想把知识弄懂却没有弄通的意思。而“悱”则是指“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即学生经过思考想要表达,而又讲不清楚的样子。所以从字面上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学生没有达到“愤”、“悱”状态,就不必去启发。反过来说,应该“愤”则“启”,“悱”则“发”,在学生“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所谓“愤”,就是当学生心求通而未达的时候才去开导他;所谓“悱”,就是当学生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才去启发他。那么,在启发式教学中应如何主动地引导学生“愤”、“悱”,着力于“愤”、“悱”状态的构建呢?试作肤浅论述。(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愤”、“悱”状态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择准时机,启于愤悱之际,问于矛盾之时,使学生思维层层深入,保持其“愤悱”的心理状态。 下面提问是就《穷人》开头设计的:“屋外寒风呼啸,惊涛拍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这“温暖而舒适”表现在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6.
启发教学来源于孔子的“愤”、“悱”说,如今已成为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当今语文教学语境下,“愤”与“悱”的内涵有了新的延伸。把握学生“愤”、“悱”的度的原则关键在于判断学生的心态和能力;“愤”、“悱”不足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愤”、“悱”恰好时运用灵活的启发方法;“愤”、“悱”过度时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引导。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提问要把握时机,最好在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最佳状态,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跃跃欲试,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创建提问的时机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趣味化、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创建、把握提问的时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活动化情景引出课题后问:“小朋友,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三角形的哪些问题?”这时刚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实质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中“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其本义包含四个基本观点 :其一 ,“启发式”教学要选择最佳的施教期。所谓“愤、悱”。按朱熹的解释 :“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状 ;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 ,发谓答其辞” ,即学生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 ,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处在这种“愤、悱”心理状态的学生 ,其大脑思维异常积极活跃 ,也亟须教师引导。如果教师此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和“发”的引导 ,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克元 《湖南教育》2004,(11):33-33
要提高化学教学的感染力,关键是创设化学知识与教学情感相结合的美妙情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些话告诉我们:“悱”、“愤”之境十分重要,而入境离不开赋情。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谈“愤、悱”情境的创设河南鹤壁二中(458000)陈林在生物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力措施。而启发式教学的最关键、最典型的方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愤、悱”情境。“愤”和...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不仅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在巧设提问、讲究提问和优化提问上费心思,使学生从外部到内部动起来,从而进入“愤”、“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巴尔扎克说:"问号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演绎美丽的、未成预约的精彩.部分数学老师盲目提问,问题不是过于简单,就是太难,或一问到底,数量多而质量差,或问不到关键,不能让学生愤和悱.提问目的要明,方向要准,表述要清,笔者结合自己课堂提问,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13.
“启发”二字在我国源于《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郑玄作注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朱熹也作注:“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愤”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乃是教师当学生想弄通而未得,想说出而未能,即在他们“心愤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扩散,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会巧用问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高潮迭起。一、质疑启思,相机诱导“施教之功,在于引导。”课堂教学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点拨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关键。教师要善于用问语质疑启思,把学生引入“愤”、“悱”的境界,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点燃学…  相似文献   

15.
甲 在课堂上,常常由于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就被说成这堂课启而不发,你对这种提法有何看法?乙 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对启发式的一种歪曲理解.这种理解客观上成为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加以沌清.在我国,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郑玄解释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朱熹又解释说:“愤者,必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换成现在的话,愤是学生积极思索而不能通,悱是学生想表达而又表达不出.启、发是指教师所作相应的指导.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看作启而不发,是把启误以为提问,发误以为学生有了答案,因此这样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启”与“发”湖北宜昌师专陈声洽“启发”一词来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这愤、悱、启、发是什么意思呢?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注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悱都是一种心理状态,是“...  相似文献   

17.
顾文薇 《考试周刊》2010,(7):179-17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正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如果不注意正确地观察学生是否处于“愤”、“悱”的状态,那么就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去启发;如果教师“举一隅”而没能觉察到学生是否能够“以三隅反”,又如何确定是继续讲下去还是应该变化角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一隅”?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也说:“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启发之。”孔子这话不是单单强调“启发”本身的功能,而是强调启发前学生要具备足以使“启发”成功的条件,也即“愤”、“悱”的状态。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进一步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可见,  相似文献   

19.
“愤”“悱”源于孔子的《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当学生学习时,不到苦思不解要求解答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中有了体会想说而又说不出口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实质就是恰到火候的启发,它要求教师不能坐等学生的“愤”“悱”,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启动全部思维。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创设“愤”“悱”情境呢?一、巧设导语,以导创境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可以启智导学,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导语要讲…  相似文献   

20.
杨洁 《现代语文》2009,(6):123-124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者,心求通丽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得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开其辞”。强调的是教学中启发、提问的时机与技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掌握一定的课堂提问技巧,可以增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使课堂提问更富有成效。但是从大量的语文课堂日常提问的分析发现,提问的功能发挥常常不足以实现提问的行为价值。究其原因,在提问的优化设计上,教师研究不足。依据对文本所设计的提问千变万化,如何从中发掘具有审美和创新特性的问题,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笔者不揣鄙陋试对课堂提问作艺术化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