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身为杂志社的主任记,我有幸先后四次采访了“两会”中的政协委员。回首往事,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感动,使我感到温暖,特别是政协委员们,总有一些小事,一些小的细节,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相似文献   

2.
思念母亲     
我早已做了孩子的母亲,可无论是忧伤、快乐,还是悠闲、繁忙,我都无刻不在思念着我的母亲。无论我长多大,可在母亲面前我总是个小老丫。  相似文献   

3.
我常常怀着复杂的心情审视我为之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民画报》。这本伴随着新中国成长、曾受到人们喜爱并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老杂志,正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一直在走下坡路。  相似文献   

4.
树的情结     
人的一生中,因为职业关系,会与许多事物结下不解之缘。譬如我,从前与路,现在与树,就结下了极其深厚的情缘。作为武警森林部队的一员,以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为使命,经常从事着护树、爱树、种树之类的工作,连续不断地增加着感情的积累,到时候就会冲破忙碌生活的堤岸,在记忆的原野上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绿洲。当我参加植树造林时,当我扑救森林火灾时,当我面对树端详其长势、揣摩其年轮时,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儿时爱树、种树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的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追求与推进……  相似文献   

6.
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的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追求与推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我母亲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在我出生的那天晚上,她竟然梦到了我是一把娇媚动人的琵琶。我的全身漆黑如夜,可黑得高雅、黑得大方,黑色中倾泻出让人心惊肉跳的美丽。这种美丽幽雅入魂,深邃入肌,融人心骨。因为琵琶是我,所以我是琵琶。我是木做的肌体,婀娜的娇躯散发着飘渺的木樨般清香……  相似文献   

8.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我便站在井边,用水桶/从足边的那眼深井里吸水/那清清亮亮的井水呵/那甜甜润润的井水呵/滋润着我童年的欢乐/滋润着我中年的沉稳。”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首府加格达奇北山。 在一片肃穆的、石碑林立的墓地中,我静静地寻找着。终于,我发现了肖永刚这个名字,我走过去,将一束刚采来的兴安杜鹃默默地放在墓碑前。然后,郑重地向这位30多年前、30多岁时就在灭火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举手敬礼,表达我一个后来人,对这位森林部队前辈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0.
我一向敬佩和热爱陈毅同志,特别热爱他那忠诚、耿直、豪爽的性格,还有他那儒将风度和笔下充满革命激情的诗词。从50年代后期起各报刊上发表的陈毅同志的诗词,我都陆续抄录下来,并保存着。  相似文献   

11.
刘泽民 《生态文化》2002,(2):58-58,64
知天命之年后,聊发少年狂,学写涂鸦之作,一股作气写了三百余篇散文,编成《山趣》、《山梦》、《山韵》、《山魂》四个集子。有人见我老态龙钟了,就规劝我说:“该止笔了,悠闲地安度晚年吧。”我没有听信金玉良言,仍然固执地写着,并开始写长篇小说。我不安分的主要原因是受了敖汉五十多万人的重托。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听了《空山鸟语》这首曲子。 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被带进一个幽静的山谷之中。那里群山翠谷,山清水秀。鸟儿们在欢快的歌唱。我快乐极了,总想高歌一曲,以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我已经被大自然美丽的杰作给迷住了。  相似文献   

13.
清水河蓄水那天,我正在张家口。 四周葱茏的山色起伏着温存,岸边脉脉兰香幽长着温婉,清水河就像是天上的瑶池,如诗如画。似梦似幻。确切地说清水河更像一只涅榘重生的凤凰,花朵般盛开的喷泉就是怒放绽妍的羽裳。叶叶轻舟点缀其间,秀润荡澜,婀娜着妩媚。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形容她的美好了。对于清水河,那一天是她有生以来最靓丽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槐魂     
于堰 《生态文化》2008,(6):32-32
我家住的是平房,在狭小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槐树。暮春时节,每次从外面回来,打开院门一阵槐花的淡雅香气,袅袅不绝地融入我的身体,我一直为这棵槐树感到欢喜。  相似文献   

15.
感受北京     
中国和法国的生活大不相同。有时,我觉得我似乎走错了地方,应该回到我的国家去,但是这种时刻总是稍纵即逝。于是,我觉得我既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法国。当然,我想念我的家人和朋友们。这里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吸引着我,但我解释不清,每天都有些新的事情发生。现在,中国不仅让我领略了一种化,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思绪万千,我在中国的经历更像个饱含眷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从位于云南西部的滇缅公路东段的南华向北,经过姚安、大姚,当汽车缓缓爬上山顶时,极目远眺,一座形如方桌的大山横亘天际,那就是方山。二十一年前,我曾在这里服役,与战友们一同担负着保卫祖国的任务。虽然,我后来已回到了故乡上海,但高山上留下了我青春的印记和永恒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宁波见闻     
李莎 《对外大传播》2001,(10):24-25
我曾经在不同的季节去过4次浙江省。8年前我在浙江的一个小村庄与当地人起度过了春节。以后在1985、1993和1999年我又去了杭州,每次都发现这个江南城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去过宁波,尽管从杭州到宁波走高速公路开车只需1个半小时。  相似文献   

18.
冬季的森林     
一提到森林,人们就会联想到那满目的葱郁、苍翠和浩瀚。可是,在北国,在冬季的大兴安岭,情况却完全不同。冰封大地,雪飘万里,壑似银蛇,山如蜡象,森林河宛若一条或曲或直的白色飘带萦绕着山峦。一棵一棵、一片一片、一座山一座山的松树、杨树、白桦就在这样的背景中肩并肩手挽手地肃立着,愈发透出深深山野的和谐与壮美。我是作为一名森林警察在一个深冬的季节进入这片森林的,也就是说,我认识森林首先是从她的冬季入眼的。虽然天气格外的寒冷,虽然厚厚的积雪没过了我的马的小腿,我的双眼还是充满了好奇。这大自然绝妙的造化,诱惑的不仅仅是我的眼睛,也深深地诱惑了我的心灵。大兴安岭丘陵状的山峦绵延起伏,骨子里透出的是平和与包容。银装素裹显示的不是她的单调,而是她的高贵与圣洁。乘一匹骏马,立于山巅,极目旷远而寥廓的四野,心境不由得你不沉静,胸怀不由得你不豁达。  相似文献   

19.
草原情殇     
坐在长途公共汽下上一路走来,心情总是按捺不住地荡漾着。是啊,阔别多年的故乡啊,你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想,你会越变越美丽的。那一望无垠的草原曾经是我的乐园——我忘不了她开满鲜花时的艳丽,忘不了她那软软的、绿绿的、如茵的嫩草,更忘不了那条犹如长龙流动住草原卜的小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守林世家     
叶儿 我从教堂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只见滋芽还站在原地,好像根本没有离开过一样。当头的太阳毒辣辣直射着头顶,她弱小的身躯已经全部被汗水打湿,麻花粗的辫子滴着水珠。可她却如一樽木偶,呆呆地立着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