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在2006年5月上市之后,迅速获得了读者的认可,销量位居各大书城及网站的排行前列.在<新京报>的学术类排行榜上,几乎连续三个月名列前茅.对于一本以学术专著面目出现的历史读物,对于一本一开始被作为教材推广的通史书,能够获得这样广泛的认可,是编者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2.
悲悯情怀是文学存在的理由──访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众所瞩目的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评选结果中,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似乎格外引人注目。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荣奖了国家图书奖,而另外一本长篇小说《红瓦》则同时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个人著作中一人荣获两项大奖,这在国家图书奖的评比中尚属首次。而《红瓦》2所以列为提名奖是因为国家图书奖评选规则规定,一入不能同时获两次国家图书奖,所以《红瓦》在评委的协商下列为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尤其难得的是《草房子》同时获得了国家三大图书奖之一的“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获奖是基于作品价值而体现的社会认可,曹先生以学者兼作…  相似文献   

3.
江卉 《新闻三昧》2005,(2):30-32
新闻发现这一命题最早由《武汉晚报》原总编辑潘堂林于1996年在《怎样发现新闻》一书中提出。在8年多的时间里,我国新闻界对于它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这些阐述比较多的是从新闻发现的概念、作用和思维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怎样能够真正获得新闻发现,怎样具体地发现新闻研究不太多。本从新闻发现的四种模态切入,具体探讨新闻发现所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4上海书展期间,有一本书在全国众多出版社推出的大量优秀图书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社会、专家及读者的关注和认可。它入选《时代报》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向上海白领推荐的三十本优秀图书;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接受《文汇读书周报》专访时推荐的三十三本有思想的优秀图书中,就有它。这本书就是由上海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中国原生艺术手记》。从书名上看这是一本关于原生艺术的书,实际上它不仅仅是对原生艺术的探讨,而是超越了艺术的范畴,上升到思  相似文献   

5.
赵耀 《中国档案》2005,(5):67-67
目前,《联想风云》正在热卖。据说该书揭示了联想集团这个典型的中国企业的重重迷雾,是目前惟一一本联想集团认可的记录联想集团20年发展的权威版本云云。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全国第五个记节前夕,《南京日报》评论员、记刘根生获得了江苏省新闻人才最高奖——第四届“戈公振新闻奖”。刘根生获得这一殊荣可谓是实至名归,《南京日报》推出的以刘根生名字命名并由他担任主笔的时评专栏《根生时评》以思想性强、贴近性强、时效性强的时评得到了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广大老百姓以及报业同行的三重认可,为把《南京日报》打造为“有思想的大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2006年伊始,《楚天都市报》的《生活原色》栏目推出了大型励志报道。该系列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和突破,宛如一枝奇葩,给《生活原色》栏目增添了不少光彩。励志报道推出后,在读中引起强烈反响,读纷纷来电来信,表达心中的“震撼”。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一个栏目只有以差异化作为突破口,进行创新和突破,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郭晶 《出版参考》2006,(9S):10-10
2005、2006这两年对《网管员必读》系列图书来说可谓“名利”双收,不仅获得了大陆读者的认可,其销售业绩已突破了540万,同时也得到了台湾地区出版商的认可,成为“2005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做好电视宣传,办好报纸版面,《中国电视报》以读者为“本”,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报纸版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调整,取得了“读者满意.市场认可”的预期目的和成效。  相似文献   

10.
刘畅 《青年记者》2006,(12):9-10
20世纪90年代,中国记者在舆论监督的实践和探索中,以鞭挞丑恶、揭示问题、守望社会的精神,获得了职业荣誉与职业梦想的巨大满足。摆脱了脱离事实、粉饰现实的工具阴影,开始意识到以职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和意义。这一意识觉醒,催生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国青年报《本报调查》等一系列新闻媒体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获得了社会认可,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精神气质和面貌。  相似文献   

11.
创刊于1980年的《足球》,在读者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得到中国足球圈的高度认可,如何提高《足球》的国际影响力,成为《足球》这几年始终不渝孜孜以求的目标,提高《足球》的国际影响力,并非期望报纸能够扩大在国外的发行量,而在于改善和加强与国际足坛的交流和沟通,拓展国际足球的采访渠道,方便地获得国际足球的采访资源,  相似文献   

12.
2014上海书展期间,有一本书在全国众多出版社推出的大量优秀图书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社会、专家及读者的关注和认可.它入选《时代报》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向上海白领推荐的三十本优秀图书;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接受《文汇读书周报》专访时推荐的三十三本有思想的优秀图书中,就有它.这本书就是由上海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中国原生艺术手记》. 从书名上看这是一本关于原生艺术的书,实际上它不仅仅是对原生艺术的探讨,而是超越了艺术的范畴,上升到思想和人性关怀的层面,故而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中,引起了多方深切的关注和共鸣.  相似文献   

13.
《长江日报》去年4月下旬刊发的人物通讯《为世界通信业划“跑道”》,去年11月5日获颁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等级并不算高,但作为采写,我们还是感到自己的报道获得了专业人员的认可,并受到新闻采写方法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社会新闻在党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党报增加可读性、亲近性的重要措施。山东省《菏泽日报》对社会新闻一直十分重视,并在报道形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且收效明显,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凝固的肖像     
徐斌 《新闻实践》2011,(4):F0003-F0003
在今年的人民摄影报“2010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潇湘晨报》记者杨抒怀拍摄的反映江西宜黄抗拆迁自焚事件的《宜黄钟家姐妹》(附图一),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获得了年度最佳照片。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对于同行们能获得全国性的新闻大奖,笔向来是很佩服的。因为,新闻工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牺牲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大奖实在不易。然而,笔读到《新闻与写作》杂志2004年第6期一篇章,标题为《用“心”拍摄》,说的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杨小兵拍摄的一幅图片《孩子上学“走钢丝”》获得中国新  相似文献   

17.
钟岩 《传媒》2007,(5):17-18
《大学生》杂志是隶属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一本综合性刊物,也是一个面向大学校园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88年创刊以来,《大学生》杂志一直以在校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及一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才俊为主要读者,旨在引导大学生如何学习和生活,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就业观或者留学观,秉承以贴近、深入大学生生活的文字打动读者的原则,《大学生》杂志在近20年的时间里,默默地用自己踏实的工作换来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在第六届国际电视节纪录片“金熊猫”奖的评选中,张以庆执导的《英和白》脱颖而出,独揽四项大奖,成为这场评奖会中最大的赢家。然而获得国际大奖并不意味着能够得到国内学界业界的认可和推崇,相反,张以庆和《英和白》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遭到抨击和质疑。批评的焦点是《英和白》违背了纪录片“客观记录”的本性和职责,过多地表达了创作主观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刷微博,看到一种说法:"中国现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盗墓笔记》、《全职高手》、《龙族》、《哑舍》。"对于这种说法,起初是哭笑不得,后又觉得有案可稽,引人深思。虽然这4本书远远达不到能与四大名著齐名的地步,但是读者们对这些书的极高推崇,正是这些书能在众多出版物的参与和角逐中获得的市场认可。我们动漫公司的《龙族》、《哑舍》能够列入,除了欣喜和骄傲,也引发了思考,通过这次大数据专题培训课,加以体会和总结:"爆品"图书是如何"炼"成的?  相似文献   

20.
蓝云春 《中国出版》2014,(17):67-67
在作家去世两周年、《野兽国》获得凯迪克金奖50周年之际,中国引进出版了《野兽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以纪念被称作“图画书创始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者”这一旷世大师——莫里斯·桑达克。《野兽国》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其手稿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贵州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野兽国》由知名图画翻译家宋珮译自“50周年纪念版”,该版本真实地“还原了原作”,是唯一获得桑达克认可的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